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冀自拟安神宁心汤治心悸

(2022-09-12 14:04:17)


时间:2022-07-01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5版  作者:李振超 罗珊珊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李冀临床常用安神宁心汤加减治疗早搏,疗效甚好。早搏是一种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中医谓之“心悸”,常因气血阴阳虚衰,痰饮瘀血阻滞,使心失所养,致心中悸动不安。

病因病机

本病多为虚实夹杂或本虚标实之证,以虚为主。从病因上看,人们的饮食习惯随着日益升高的生活水平和日益快速化的生活节奏而改变,肥甘厚味、嗜食茶酒、饮食无度是现代人饮食结构的常见改变;各种冷凉饮食、辛辣厚味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主要饮食构成,加快的生活步伐也使人们不注重一日三餐规律的重要性。然而“食贵有节”,饮食太过、过度饥饿、饮食不规律,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脾胃的损害,致使运化失司。脾胃损伤,脏腑气血津液化生不足,使中气亏虚,心气因此生化不足,心气乏源而使运血无力,血行壅滞不通,阻塞脉道,而成血瘀。气虚不能顾护心阳,心神失守而不宁则心悸不安。同时气虚日久不愈,心阳亦因而虚衰,而寒为阴邪,易损伤阳气,心阳失于守卫,寒邪最易乘虚而入,发为寒凝。

临床应用

李冀以心脾互调为原则,临床上治疗心悸常用调补心脾、益气化痰之法。一方面运化得力,气血盈满,使心气得养,运血有力,心阳亦得顾护;另一方面使清阳得升、浊阴得降,气机条畅使心阳得展则心气足沛,从根本上上发挥益气养心之效。安神宁心汤为李冀的自拟方。方中党参甘平入脾、以滋化源;生地入血分、滋阴经,共奏滋阴益气之效;白芍滋心阴、人参大补元气,调营养卫,益肺补脾;炙甘草补养心气,与白芍相合又可酸甘敛阴,顾护心阴,少量黄连可减缓心率,甘松单味以益气醒脾。本方的配伍特点是大量补益药物,少量醒脾药物,使补而不滞,脾旺则运化充足,心得所养,心气充沛,鼓动有力,则心脾调和,神安志定,是为安神宁心。

随证加减:患者心悸时作,兼见善惊易恐,稍惊既发,劳则加重,舌红,脉动数或细弦,可加用归心经的重镇药:紫石英10g,珍珠母10g,酸枣仁20g,伏神20g,夜交藤20g,心为神舍,心气不足易致神浮不敛,心神摇动。方中诸参补益心脾之气,另加入心经,养心神之品,使养心与安神并举,心得所养,心神安宁,则惊惕可祛。患者心悸气短,胸闷胀满,兼见食少腹胀,纳呆呕恶,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可酌加开窍化痰之品:石菖蒲20g,天南星20g,远志20g,郁金10g,使脾运痰化,心神安宁。患者心悸不安,胸胁胀满憋闷、叹气时作,不寐少眠,舌质红,苔薄黄或薄白,脉沉弦、结代,临床上可用本方加以疏肝理气之品:柴胡15g,黄芩15g,川芎15g,白芍10g,川楝子5g,使心肝脾3脏调和,气机条达,诸症自愈。

典型医案

女性,45岁,2014年7月14初诊。自述自觉心慌20天,既往体质较好,近两月经常熬夜,出现心悸,3天前于哈医大就诊,血压:100/75mmHg(1mmHg≈0.133kPa),心率:85次/分,心电图:偶发室上性早搏。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示:三支及分支均未见明显狭窄及斑块形成,余各项化验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心脏神经官能症,给予各种中西药治疗,未见明显好转,经介绍求治于门诊。患者现可见心慌时作,惊惕善恐,不眠少寐,倦怠乏力,食少纳呆,面色萎黄,舌苔薄白,脉细弱等症状。

诊断:(心胆虚怯型)心悸。

安神宁心汤加减:炙甘草10g,白芍15g,太子参20g,黄芪20g,黄连5g,甘松20g,琥珀15g,茯神15g,石菖蒲20g,远志15g,合欢皮15g,夜交藤15g。7剂,水煎,每日1剂,分为2次服。

7月21日二诊:药后心慌减轻,少寐、多梦仍未好转,续上方化裁,拟方如下:玄参20g,苦参20g,煅龙骨20g,煅牡蛎20g,琥珀15g,伏神15g,石菖蒲20g,远志15g,合欢皮15g,夜交藤15g,柏子仁30g,五味子30g。7剂,水煎,每日1剂,分为2次服。

7月28日三诊:药后心慌、少寐、多梦诸症消除,继上方调治至愈。

按此案心悸,辨为心胆虚怯,诚如《诸病源候论》所云:“心藏神而主血脉,虚劳损伤血脉,令心气不足,因而邪气所盛,则使惊而悸不定。”李冀认为本案久劳损伤心神脾气,脾气失运,气血化生乏源,心神失养而见心悸,故塞其源便可止其悸,故用太子参、黄芪补养脾气,炙甘草补养心气,甘松以激发脾脏运化功能,少量黄连可减缓心率,辅以琥珀、伏神、远志、菖蒲、合欢皮等以安神定志。纵观方药,补脾养心同用,有标本兼治之意,补脾与醒脾共施,又有补而不滞之思,可见遣方用药之精明。中医治疗心悸,以功能性因素最为常见,每每因劳累过度、饮食所伤而致脾运失健,心气不足,心脾失调者,皆可运用本方加减化裁,每收奇效,但对于器质性心脏病所致心悸者,切不可盲目自信,而应中西医结合治疗。(李振超 罗珊珊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国医大师李辅仁治疗心悸早搏

 (2020-01-21 15:02:34)[编辑][删除]
 

治疗心悸之验方 

组 成

党参20克,紫丹参20克,麦冬15克,五味子10克,龙眼肉10克,郁金10克,炒远志10克,菖蒲10克,柏子仁10克,瓜蒌15克,薤白15克,葛根15克,生黄芪20克。

功能:养心安神,化瘀通痹。

主治:心悸气短,胸闷憋气,早搏,心前区痛,心房纤颤,失眠,脉结或沉细或涩,舌质暗或紫暗苔薄。

用法:汤剂共煎30分钟,头煎、二煎药液合并约400毫升,早晚2次,每次200毫升,每日1剂,以2-3个月为1疗程,可服6个月,以资巩固。

方解:本方临床应用治疗早搏、多发性早搏、心房纤顿、冠心病属于气虚血瘀型疗效颇为显著。

方用党参、丹参自拟为二参汤,益气活血化瘀;

配生脉饮、黄芪,益气强心,调整改善心肌代谢,增强心肌收缩力;

炒远志、菖蒲为远志汤,专治久心痛;

配龙眼肉、柏子仁,奏健脾宁心启闭之功;

葛根配丹参能扩张心脑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其效益彰。

加减运用:

便干者加肉苁蓉30克;

心火偏旺者加炒山桅10克;

口干者加元参10克、石斛10克;

心阳不足加桂枝10克;

夜寐多梦者加夜交藤30克;

下肢浮肿者加泽泻20克;

兼高血压眩晕头痛者加珍珠母30克、生石决明30克;

汗出烦躁者加浮小麦、大枣。

辨证要点: 根据心房纤颤、早搏、心绞痛临床表现及病机变化,祖国医学属胸痹心悸怔仲等病范围,临床辨证分型不外乎气阴两虚型、气虚血瘀型、阳虚水泛型、阴竭阳脱型、痰浊遏阻型。益心汤对气虚血瘀型颇为显效。李氏认为证候多见脉沉细、细涩、细数无力、结脉,表现为心律失常、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等。益心汤重点抓住临床出现胸闷窒息,心悸气短,憋气,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背痛或沉重感诸多表现,为气血亏耗,心失所养导致,依据阴血赖阳气以推动之原理,益心通痹,活血化瘀,补养心血,使病获愈。

方歌:

胸痹心悸有良方,二参麦味葛芪菖;

蒌薤远柏郁龙眼,扶正强心通痹良。

按语:本方为李辅仁主任医师几十年治疗胸痹、心悸之验方,益心汤临床应用近百例证明其具有强心益气,活血化瘀,改善心功能,调整改善心肌代谢的作用,使用时注意加减运用,疗效显著。

典型病例:

郑某,男,76岁,19911018日诊。

胸闷心悸、早搏已3年,近1年余早搏频繁,西医诊断冠心病

心电图:心率96/分,频发性室性早搏。

现胸闷憋气,心悸气短,夜寐欠安,背痛,大便干燥,四肢麻木,舌质暗紫苔薄腻,脉象结。

证属气虚血瘀,气失宣通,血流不畅,心血失养。

治宜标本兼顾,益气通痹,活血化瘀,荣心安神,予益心汤加味治疗,加夜交藤30克、肉苁蓉30克。

服药2周,诸症大减,胸闷憋气消失,背痛亦减,大便通畅,夜寐正常。心率84/分,早搏10次左右/分。原方减去肉苁蓉、夜交藤,原益心汤治疗,又服21剂后早搏、心悸消失,精神振作,饮食二便均正常,又予14剂以资巩固。

国医大师李辅仁 中风后遗症

滋补肝肾法治疗虚劳

许某 女就诊时间:2005-06-06

主诉:思维混乱1年余

现病史:患者一年来感记忆力差,思维混乱,乏力,余无特殊不适。刻下:记忆力差,思维混乱,乏力,余无特殊不适,无咳嗽,睡眠好,饮食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舌质:舌淡红 舌苔:苔薄白 脉象:沉脉,细脉,

既往史:高血压病,冠心病(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慢喘支,2型糖尿病,脑血栓后遗症,双眼老年性白内障。

辨证分析:患者年近九旬,肝肾不足,五脏皆虚,致髓海失养,脑海不充,又曾患过中风,风、火、痰、瘀互结而羁留,阻滞脑中脉络,使气血精微不得上充头脑,故记忆力差,思维混乱,语言含混,乏力嗜睡,二便失禁。

中医诊断:虚劳

组成:天麻20g,川芎15g,钩藤10g,橘红10g,沙参15g,桑皮15g,菊花10g,丹参20g,麦冬15g,石斛10g,党参20g,甘草3g

方解:此为攻补兼施之方,其中以化痰祛瘀平肝等祛邪为主,以益气养阴扶正为辅,以求邪浊去,经络通,气血上达,脑海得充。

用法:7,每日一副,水煎服

 

医嘱:生活规律,适当运动,预防感冒,忌食辛辣油腻。

益气养心、补肾强筋法治疗虚劳,心悸,腰痛

王某 男就诊时间:2003-03-21

主诉:腰痛日久,加重一周

现病史:患者既往经常腰痛,近一周来症状加重,腰酸痛,夜间明显,劳则尤甚,周身酸困不适,下肢无力,气短,时有心慌,睡眠可,二便调。舌质红,苔薄白欠润,脉沉细结代。

舌质:舌质红 舌苔:苔薄白欠润 脉象:沉脉,结脉,细脉,代脉,

辨证分析:患者年老体弱,脏腑亏虚,故腰痛乏力日久。由于劳累等原因可使原症状加重,肝肾不足则腰膝酸软,劳则尤甚,甚至疼痛;心气不足则见心悸气短,脉沉细结代。舌红少津乃肺胃阴虚之象。

中医诊断:虚劳,心悸,腰痛

方名:丹参生脉饮加味

组成:党参30g,麦冬15g,丹参20g,五味子10g,郁金10g,赤芍20g,川断10g,木瓜10g,威灵仙20g,金狗脊20g,当归尾10g,枸杞10g

用法:14,每日两服,水煎服

 

医嘱:慎起居,避风寒,节劳。

针治心脏病

 (2021-02-06 15:41:23)[编辑][删除]

 

针刺对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肺心病、心力衰竭等均有改善症状的作用。针刺心经神门和心包经内关等穴位对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律失常等效应机制的实验研究。经证实,针刺可通过调节中枢神经和自主神经功能、心肌细胞代谢、信号通路转导等途径,显著改善机体心功能和心肌供血,促进心脏功能的恢复。

郄门穴作为心包经的的郄穴用于治疗心系的急症。冠脉慢血流是一种微血管病变,与心肌缺血、心绞痛等关系密切。现代研究也发现,针刺郄门穴对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脏疾病具有较好疗效。

“人体的每条经络上都有一个郄穴,主治血瘀证,郄门穴是心包经的郄穴。理论上讲,冠脉慢血流就是血瘀的一种。”,郄门穴对改善心脏血流的有较好的效果,所以选取这一穴位来治疗冠脉慢血流,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看手脸知心脏

  (2021-02-08 04:01:36)[编辑][删除]
    心脏,主宰着人体的生命,虽然它只有拳头般大小,却极为重要! 中医有讲,心为君主之官,主不明,则十二官危!所以,有句老话说的好:养生,必先养心! 心脏好不好,看手上就知道,这3个异常表现,提示心脏可能生病了。

1.拇指根纹路凸起

  “拇指根”是心脏冠状动脉反射区的指示点,如果这个部位出现异常,十有八九就是心脏出问题了。平时这个地方可能表现的不明显,也不会有凸起,但是在心脏病变之后,这个部位就会有所表现了,通常会表现出纹路突出,而且还会伴随有水肿等状态。拇指根特别是纹理表现越来越宽大的时候,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2.手掌纹路不清晰

     掌纹是先天所携带的,是每个人基因所决定,手掌出现纹理不清时,十有八九是手肿了,也就是说,组织间隙存在液体渗出,导致手变得浮肿,所以本来可以观察到的纹理,现在也开始变得不那么清晰了。

     其实背后跟肾脏、心脏有很大的关系,查一下心脏、肾脏,包括肺脏功能,或许就能够查出问题所在了。

3.手指甲根纹路消失

     手指甲的根部,会有一圈白色的东西,“小月亮”,是反映血液供应是否丰富的重要外在表现。如果这个部位出现了纹路消失说明血液供应出问题了,可以联想到心脏是否存在泵血有问题,导致血液无法及时到达指定的部位。伴随有手部的皮肤变白,或者发紫等现象,十有八九是心脏出问题了。

  心脏不好,看身体三个地方。

一看舌头

     心,开窍于舌。通过观察舌头,能反映出心脏的情况。若舌头呈现暗紫色,或有淤斑,很可能心脏出了问题。而舌苔变白,伴有心律失常、乏力、心衰等,则要警惕贫血性心脏病。

二看嘴唇

     嘴唇的颜色,也能反映出心脏是否健康。一旦嘴唇颜色发紫,变为青紫色,需警惕心脏功能下降所致。

三看脸部

    心脏出了问题,会影响心脏泵血和一些循环功能,会导致浮肿。无缘无故的脸部浮肿,大多是心脏受损所致。

  心脏不好,身体常有这5种表现:

1、心源性咳嗽

      夜里经常咳嗽,胸闷心慌,久治不愈;

2、脉搏跳动不规律

       脉搏或慢或快,没有规律,过快时超过100次/分钟;

3、耳褶心征

       耳垂处出现皱纹,是心血管疾病的表现;

4、嘴唇发紫

       这种唇色,暗示体内有瘀血,或者是心脏有问题;易患心脏病、贫血,有中风的倾向;

5、莫名流汗

      心输出量大量减少,交感神经过度活跃,会造成心脏病发作的出汗症状。

冬季养心,谨记“四多”

1、多坚果

     坚果中,含有大量的镁,有助于降低神经和肌肉兴奋性,维持心脏弹性。并且,坚果还富含膳食纤维、各种矿物质元素、蛋白质以及维生素E、B2 B6等, 都有助于保护心脏健康。

2、多饮茶

      饮茶水,对心脏健康有益。

     绿苦丁荷叶茶,泡水代茶饮,消脂排毒,疏通血管,保护心血管健康。

     用蒲公英、荷叶、绿苦丁,搭配在一起,热水冲泡代茶饮即可。

     荷叶,入心经,含有黄酮和生物碱,可以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还可消脂降压,对于心脏健康,十分有益。

     绿苦丁的有效物质,能促进去氧肾上腺素诱导的动脉收缩,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同时,对高胆固醇诱发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有降低作用,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减小,从而降低血脂。

     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抗菌作用,现代研究发现,蒲公英具有降低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三者搭配在一起,可降脂、降压、利尿、排毒,对于心脏健康,十分有益。

3、多运动

     每天运动10分钟,也能有效改善心脏健康。  运动要定时,贵在坚持,培养运动习惯。最后,运动要定量,避免运动强度过小、过大。 每周,应活动3-5天,最好上、下午各一次。

4、多午睡

      午间养心,可睡一份午觉。  15-30分钟,可改善冠脉血供,消除疲劳,会大大降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多吃三红:

      1、藏红花

     藏红花,可以分解血管中的毒素,对于心脏毒素积蓄,引起的睡眠质量下降,有很强的舒缓效果。

     日常可以在茶叶中放点藏红花,充分发挥其功效,排除心脏周围的垃圾。

       2、红薯

     红薯富含钾、β-胡萝卜素、叶酸、维生素C和维生素B6,这5种成分均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其中,钾有助于人体细胞液体和电解质平衡,维持正常血压和心脏功能。

       3、红豆

     李时珍曾将红豆誉为“心之谷”。这说明红豆,对于心脏健康,十分有益。

     日常多吃点红豆,可补气血、促进血液循环、强化体力、增强抵抗力。

一、吃对

      1、苏子油是一种富含α-亚麻酸的天然植物油,其含量可达66%左右。

     研究发现,α-亚麻酸,是一种人体必需脂肪酸,有助于软化血管,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少脂质沉积及改善纤溶功能。同时,α-亚麻酸还可清除血液垃圾,降低血液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的量,增加血管的通透性,保护心血管,预防血管疾病发生。

       2、粗粮

      粗粮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促进肠胃的消化吸收,还可以降低机体中“坏”的胆固醇,升高机体中“好”的胆固醇;从而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预防心脏疾病的危险。

二、喝好

      1、人参地节茶

     人参含有的人参皂甘,能强心气、补肺气。

     百合有“蔬菜人参”之说,入心经,可养心安神,养阴润肺,增强抵抗力。

     地节,始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味甘多脂,质柔而润,其含有多种甙类和氨基酸、锌、锰等营养物质,具有保护心脏、血管,延缓衰老等作用。

     苦荞具有清热降火、降压、改善微循环的功效。蒲公英可清热去火,改善血液循环,并且性质微寒,可以改善人参滋补容易上火的问题。

     搭配在一起,可以很好的养护心脏健康,是日常养心安神,助眠的不错茶饮。

      2、山楂枸杞茶

     山楂有很好的养护心脏作用,其中含有槲皮素,对扩张动脉血管效果显著,也具有保护心脏的功效。搭配枸杞,是为了中和山楂的酸性,防止胃不好的人胃酸分泌过多。

      注意,一般来说,越酸的,表面绿色小颗粒越多的山楂越好,里面的槲皮素越多。

三、勤动

      1、踮脚尖

     适当踮脚尖,可以起到“护心”作用。这个小动作,可以刺激脚上的经络、穴位和全身各部的反射区,有助于改善一些冠心病人群的胃肠道不适等症状。

      2、极泉穴

     在腋窝顶端动脉搏动的地方就是极泉穴。当你出现胸闷、心悸、心痛等不舒服症状时,按揉这个穴位,可以快速缓解症状。经常揉腋窝,可以辅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3、推手

     两手伸直,掌心相对,平托于胸前,用右手拇指,从左手中指末端,沿手掌中线推移,至肘窝中点;有助于充分激活心脏的保护神—心包经和心经,促使经络畅通,心血充盈。每日一次,每次推25下即可。

      4、敲手臂

    手臂内侧,是心包经所经之处。经常敲打的话,可增加心脏供血,有助心脏健康。

     手握空拳,沿对侧心包经的路径,从中指尖向上,沿途敲打,内关、极泉等穴。

少做三事:

      1、穿少

   “寒冷”对心脏不好的人来说,危害极大,很容易诱发心绞痛。这是因为,寒冷会使血流变慢,影响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还会增加机体耗氧量。为了维持正常的体温,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进而便会增加心脏负担。

      2、过劳

    人在过度疲劳的状态下,身体会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和去甲状腺素等,使血管痉挛,血压升高,心脏局部血液供应量减少,进而诱发心血管疾病。很多猝死相关的新闻,都是因为过度劳累导致。

      3、多盐

    食盐过多,过多的钠离子被吸收进入血液,容易引起水钠潴留,导致血容量增加,血压上升。同时,会引起血管平滑肌细胞水肿,血管腔变窄,促使血压上升,增加心脏负担。所以日常生活中,要清淡饮食,少吃盐,每日用盐量控制住6克以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