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刺五加

(2022-09-05 04:27:36)

身边的本草(五):刺五加,竟有这么多神奇的功用!

 刺五加 (2022-09-03 22:56:38)
标签: 

星座

 

情感

 

文化

 

时评

 

旅游

刺五加别名刺拐棒、五加皮(药名),为五加科落叶灌木。根、根状茎、叶可入药。根皮称“五加皮”。根、茎、叶可制刺五加冲剂等。

国内外研究成果表明,刺五加具有良好的抗疲劳作用,较人参还要显著!而对中枢神经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并能明显提高耐缺氧能力。对改善睡眠有明显的作用,对改善兴奋与抑制过程有双向调节作用,对记忆力、注意力有改善,防止记忆减退,改善情绪,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脑力,增进体力与智力效能。

刺五加既有雄性激素样作用,也有雌性激素样作用,对性功能障碍和性功能衰退有治疗和预防作用。

刺五加能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促进抗体生成,提高玫瑰花结的生成率,增加脾脏重量。对恶性肿瘤有一定抑制作用,能减轻抗癌药物的毒性,对放射性损伤有保护作用。

刺五加能调节内分泌功能紊乱,参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血糖的调节,刺激性腺和肾上腺的分泌功能。具有促进失血后血红蛋白的恢复。有抗炎、扩张血管、增加冠状动脉流量、降血压等作用。

研究还证明,刺五加有延缓衰老的作用,能消除体内氧自由基,修复被氧自由基损伤的组织和细胞,增加防御和抵抗疾病的能力,达到延年益寿。长期服用能明显推迟老年病出现的时期。

古医籍认为,刺五加“补中益精、坚筋骨、强志意,久服轻身耐老。破逐恶风血,四肢不遂,贼风伤人。明目下气,治中风骨节挛急…补五劳七伤。”

中医认为,刺五加性温,有较好的补肾安神功效。用于肾精亏虚,心神不宁之证。《本草纲目》谓其能“进饮食,健气力,不忘事。”

刺五加补肾安神功效与其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有关,并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刺五加有活血通络作用,可用于治疗血脉不通、气血淤阻之证。

此外,临床常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有益气活血作用,能使胸闷疼痛,心悸气短等症状得以缓解。

因刺五加与人参同科,又具有同样的强壮作用,故又被称为“五加参”,医学上称刺五加“同于”或“优于”人参,因此又可做为人参的代用品。

刺五加使用方法:刺五加根、茎、皮、叶、果,均可用。即可全株用,亦可分而用之。

可以泡“”保健酒;亦可用刺五加叶泡“刺五加茶”饮用;亦常用茎、皮、根与鸡血藤、木瓜、威灵仙等祛风通络药同用入药。

长白山刺五加有这么多药食同源、治疗与保健、增强免疫力、延年益寿的神奇功效,快试试吧!小编可以代劳深入长白山森林腹地,去寻找和采摘“野生刺五加”!

黄芪兄弟有异同——答博友问【草根一生】

 刺五加 (2015-06-23 05:44:41)[编辑][删除]
标签: 

健康

 

                                 http://pic16.nipic.com/20110824/1670650_111352598383_2.jpg                                                                                        黄芪性味甘、微温,归脾、肺经,为补气要药。 临床应用分为生用、蜜炙、麸皮拌炒3种,其药效各有不同,生黄芪多用于固表、托疮、利水等;蜜炙黄芪多用于补中益气;炒黄芪多用于益气健脾。 要是补气的话,我觉得还是炙黄芪好些。 详述如下:

   生黄芪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尿消肿,托疮生肌的功效。药理实验表明,黄芪具有强心、利尿、降压、保肝、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扩张血管、改善皮肤血液循规蹈矩环及营养善。对肾炎蛋白尿有一定的消除作用。适用于气虚衰弱、倦怠乏力,自汗易汗,容易感冒;中气虚陷,食少便溏、胃下垂、脱肛、便血、妇女子宫下垂、崩漏;疮痈肿毒,脓成不溃,或久溃不收口;气虚水肿及一切气虚证。                          炙黄芪功效与作用: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脏器下垂,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黄芪圆片,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2月24日播出:这就是中医(3)--黄芪(上)

  黄芪兄弟有异同——答博友问【草根一生】 (2010-02-25 00:25:05)
标签: 

杂谈

分类: 节目预告

黄芪能补气,兼能生气,善治胸中大气下陷,解释一下。

黄芪分为生黄芪和炙黄芪

颜色浅的生黄芪,颜色深的就叫炙黄芪,它是用蜜,蜂蜜炙的,这个生黄芪和炙黄芪有什么区别呢,它的两个作用是不一样的,大家记住了这个看中医药方的时候,一定看写的哪个黄芪,因为各地药店是不一样的,你就单写一个黄芪,在各地给的不一样,有的地方给您生黄芪,有的地方就给您抓的炙黄芪了,这个各地药店规矩不同,所以这个中医开方子的时候一定要标清楚,是生黄芪,还是炙黄芪。

   生黄芪呢,它是补气的作用比较强,但是它走表,它固表气,它往外走,比如说人们有这个疮壅的时候,刚才像张锡纯讲那个外科的病症,那么这个生黄芪呢它就走表,它就有把这个毒往外顶的作用,所以生黄芪往往用于什么呢,用于有这个很长时间的这个疮,外科病,这个疮口不愈合的,就是表气不固的,往往用生黄芪,那么蜜炙黄芪有什么作用呢,蜜炙黄芪它这个温热之性就稍微增加了一点,那么它是温脾胃,补脾胃中气的,它这个作用集中在中焦。 2月24日播出:这就是中医(3)--黄芪(上)

张锡纯说《神农本草经》里边,说这个黄芪主大风,这个后世很多医家不知道,黄芪补气的怎么会主大风呢,他通过这个实践认识到就是主大风,这个风邪进入体内了,黄芪就有这个作用,他说如果与发表爱同用,就是与解表要同用,能够去外风,能够把外风给驱出去,是这样的,那么我们在今天呢,实际我们也会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比如说我们受到风邪了,比如天特别冷,刮大风,有的人受到风邪了会发现自己的肢体哪边被吹到了哪边疼,这就是风湿的开始,比如说风湿,有的叫,比如说鹤膝蜂,有的人风湿非常重,这个膝盖都变形了,叫鹤膝蜂,那么中医里边有一个经验,就是治疗鹤膝蜂一味主要的药就是这个生黄芪,这是我们古代医家的经验,在清代的时候傅青主就曾经用过这样的方子,用生黄芪他是用四两来治的鹤膝蜂,那么为什么这个生黄芪能够治疗我们这种风湿的这种情况呢,是这样的,因为是经络不通,风邪进来了,和这个寒湿结合在一起,这不是有热症的情况,是寒湿的情况,它阻碍了经络的通畅,血液凝滞,这个时候您单用活血药,效果一般,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活血药它只能通,但是它的力道未必那么足,用了黄芪以后,再加上补气,能够推动这个药性的行走,中医有句话叫什么呢,叫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率。

   俗话说叫十男九痔,痔疮非常的多,给大家介绍一个小方子,

2月24日播出:这就是中医(3)--黄芪(上)

就是用生黄芪用那么 9克到12克都行。然后用地龙碾成粉末,什么是地龙呢,您到药店去买去,就是蚯蚓,干的蚯蚓,叫地龙,地龙碾成粉末,每次是6克。用这个黄芪煎这个汤,然后服这个蚯蚓的粉末,那地龙的粉末,每次服,这个是一天的量,一天服一次就可以。

   地龙有通络作用,黄芪有补气的作用,那这个痔疮是怎么得的呢,痔疮就是气血运行不好,然后在局部淤住,然后静脉开始往外膨大,形成了这个痔疮,一般内痔,外痔都会出现。

一般的动物它趴着走,它没有痔疮,动物是没有痔疮的,为什么呢,因为血液循环很通畅。

为什么人有呢,因为人直立行走了,所以血液循环到肛肠这儿回流受阻,所以压力大,它形成局部的淤阻,那么这个地龙能够把它这个血给活开,然后黄芪补气能够加速它把这个血活开,所以这两个配在一起效果是不错的,大家可以尝试一下,这个方子很平和,因为对地龙也很平和的,大家可以尝试一下,对于这个内痔,外痔,膨出的,这效果是不错的,尤其是气虚型的效果很好。

   黄芪如果是气虚的人,可以在食疗的时候用一点,比如有一个非常有名的药膳叫黄芪老鸭汤,

2月24日播出:这就是中医(3)--黄芪(上)

老鸭它是滋阴的,老鸭是滋阴的,那么黄芪是补气的,大家在熬这个老鸭的时候,稍微往里放一点生黄芪。10克,15克都行,这个就是起一点补气的作用,它是一个药膳,我们不把它当药来吃,是一个调理的,如果气阴两虚的人,比如说手术之后,这个人身体很弱,创口愈合很慢,那么这个时候用这个黄芪老鸭汤,然后吃这个鸭肉,喝这个汤,能够促进他机体的恢复,能够更好的促进他创面的愈合,所以这个黄芪老鸭汤是一个非常好的药膳。

 http://pic38.nipic.com/20140213/9251364_132519429000_2.jpg 北京卫视2010年养生堂视频第20100225期:这就是中医4-生黄芪治大气下陷、升陷汤可用于煤气中毒后恢复。7分12秒之前为养生厨房。

本集讲解的内容:

大气下陷是张锡纯对中医的贡献,在张锡纯之前基本上没有人认识这个病,是张锡纯把它给单独提出来,并且大力的宣传这个大气下陷这个病症,从此以后大家就知道这个病该怎么治了。《养生堂》曾经讲过,比如说胃下垂,或者什么样的脏腑的一些下垂往往跟大气下陷有关,那么张锡纯怎么治这病呢,他开了自己独创的一个方子,叫升陷汤。

升陷汤

【组成】 生黄芪(18克) 知母(9克) 柴胡(4.5克)桔梗(4.5克) 升麻(3克)

【功用】 益气升陷。

【主治】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其兼证,或寒热往来,或咽干作渴,或满闷怔仲,或神昏健忘,其脉象沉迟微弱,关前尤甚。其剧者,或六脉不全,或参伍不调。

【用法】 水煎服。

【加减】气分虚极下陷者,酌加人参数钱,或再加山萸肉(去净核)数钱,以收敛气分之耗散,使升者不至复陷更佳;若大气下陷过甚,至少腹下坠,或更作疼者,宜将升麻改用钱半,或倍作2钱。

大气下陷是张锡纯的一个突出的贡献,张锡纯他在起初看病的时候,他也琢磨这么一个事,琢磨什么事呢,就是我们人体是推动我们这个气血运行的,大家想一想,我们脏腑自己跟那儿天天的运转,什么推动它呢,比如说脏腑都在这个,我们这个内脏的这个空腔里边,它各司其位,运转正常,它为什么不往下掉呢,什么推动它来运行,运行的很正常,是什么呢,张锡纯也琢磨这个问题,他天天琢磨,他看的古书,古书我们有各种论述,有中气,人体有很多气,中气,胃气,所以是气在推动它运行,但是到底是什么气呢,他就不断地在这个书在翻。

他后来他看到张仲景也写了这个《金贵要列》里边,他说这个大气一转,其气乃散,他说这个是不是叫大气呢,然后后来又看到有位医家叫于家言,于家言是明末的时候的一个医家,明末清初的,于家言就论述,他说有大气在胸中推动五脏六腑这个气血运行,然后张锡纯明白了,他说这个气一定叫大气,所以他就给这个气命名叫大气,这个大气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胸中之气,这个气是我们身体的元气,结合了呼吸吸收进来的这个精微物质,然后和饮食收入的精微物质结合,形成的这么一股气,它在我们身体里推动这个气血运行,它一出毛病了,我们身体的四肢百骸全都出问题,因为气血供应不畅了,尤其容易出现的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它无力固实了。

大气下陷的表现:

有的人跟喘似的,呼吸觉得这气不足,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有的时候很危险,觉得气都上不来了。

这个病症一般老年朋友比较多,身体虚弱的人比较多。

识别大气下陷的一个方法,就是有的人到下午的时候,在疲劳的状态下,肚子会胀,这是气往下走了,有些人往往到医院检查会有胃下垂的情况,那么这都是大气下陷的表现,把气往上提呢,补气,提气就会好用一些。这个方子里边,大家知道这个知母是良药,就是来防止这个黄芪热的,张锡纯的意思就是我怕黄芪太热,我来制约这黄芪的热,实际张锡纯用黄芪往往用到一两,他方子里写的是六钱。

生活中大气下陷的情况:

比如说我们生活中的白领,因为很多白领起来的晚,早晨起来以后不吃早饭,上班晚了,急忙就跑。跑到单位干吗,单位干活呀,到单位干活,您想有的是轻活,有的可能是重活了,单位进了一批货,赶快帮着搬吧,这时候是饿着肚子,较劲,往往一下就把这个胸中的气给伤了,这种人往往您这么时间长了以后,发现四肢乏力,一点劲都没有,说话也没劲,就说话总像是很累似的,气提不上来,走一走就喘,这都是大气下陷的表现,这是很多的,这个白领要注意。

给大家再举个例子,一位老大妈,早晨起来去锻炼去,大家想想锻炼是饿着肚子吧。锻炼完了走路过看到摊上卖那个红薯,地瓜,一下买很多,觉得回去我天天吃红薯去,拎着这红薯就往回走,大家想想本来锻炼已经很累了,又饿着肚子,又拎着往回走,然后回家上楼,上楼梯累的非常累,到家里边心脏就开始不舒服,气就上不来,她这个病。

她怀疑自己是心脏的问题。按照心脏病,因为治疗心脏病,大家一般都是给她活血化淤,心脏病,血淤了,活血化淤,打红花滴液什么治疗很长时间,这个病一直没好,实际发病就是这么一次,拎很多东西,回家以后患的病,这胸口难受,气上不来,上不了楼,非常难受,这是怎么造成的呢,就是大气下陷,气不足了,然后你又过度劳累,实际上相当一部分的心肺功能的障碍,这个疾病都可以从大气下陷来论治,那么她这个情况按照大气下陷治很快就缓解。

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罗大伦博士;主持人:王宁。

肉苁蓉:曾助天骄气势虹
摘自2025-4-2中国中医药报
赵中振 北京中医药大学《本草纲目》研究所
中药肉苁蓉有“沙漠人参”之称。《本草纲目》记载,肉苁蓉补肾阳,滋肾阴,益精血,润肠通便。用于男子绝阳不兴,女子绝阴不产。
初识肉苁蓉
我初识肉苁蓉时还在日本。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日本电视节目里每天都播养命酒的广告。养命一词,使用的就是《神农本草经》上品中药“主养命,以应天”的概念。畅销国际市场的日本“养命酒”里面含有十几种中药,其中之一便是肉苁蓉。
在日本留学期间,我曾受邀到长野县养命酒的工厂去参观,还做过一次学术讲座。到讨论环节时,对方向我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比如,肉苁蓉的肉是什么样的?肉苁蓉有什么功效?肉苁蓉生长在哪里?肉苁蓉的花是什么样的?肉苁蓉与寄主关系如何?肉苁蓉现在的资源有多少?我逐一回答了对方的疑问,因此还获得了十万日元的奖学金。
我想日本人提出的这些问题,也是现在很多中国人想了解的,下面逐一解答。
肉苁蓉被收录在《本草纲目》草部第12卷,属山草类。关于肉苁蓉的名称由来,李时珍解释道“补而不峻,故有从容之号”。
从容,是和缓的意思。肉苁蓉药性和缓,可从容进补,加之是草本,所以就加了个草字头,得“苁蓉”二字。
肉苁蓉补肾壮阳,并不像其他补肾壮阳药那样燥热。所以,这个药比较温和,是一种缓补的药物。肉苁蓉除了补虚以外,还有一个功效就是润肠通便。尤其是精血亏损引起的肠燥便秘,这是一种困扰现代人的常见疾患,老年人尤其多见。如果患有此类型的便秘,不妨用肉苁蓉煮水喝,起效较快,同时还有温和的滋补作用。
《本草纲目》解决了不少问题,也留下了众多的未解之谜。肉苁蓉的来源就是其中一个。
关于肉苁蓉的来源,《本草纲目》中记载了一些古人的传闻,其中提到陶弘景说过“言是野马精落地所生”,听来就是神话传说,还有几分荒诞。但也说明肉苁蓉不是一般的植物,古人对其并不了解。《本草纲目》中就记载肉苁蓉十分罕见。那么肉苁蓉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沙漠人参
我第一次实地考察肉苁蓉是在内蒙古。在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上的成吉思汗陵前,我感受到了广袤草原的苍茫气魄。
蒙古族有这样一段传说:当年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大军,在大漠鏖战几天几夜。正当将士们筋疲力尽、饥渴难当之时,天神派来神马,踢开梭梭树的树根,露出了肥壮鲜嫩的肉苁蓉。将士们食用之后,不但解饥解渴、而且精神抖擞,一个个变得生龙活虎,一举击溃了敌军。
在中药当中,有几种药物具有特别的传说故事,如冬虫夏草、天麻、肉苁蓉、茯苓、珍珠、石斛等,从而演绎出了“仙草”之名。一个比一个有名,一个赛一个奇特。“仙草”除了是形容其疗效之外,多数是人们搞不清它们的基原,因此就笼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肉苁蓉生长在海拔1200米以下的干旱沙丘荒漠,夏天最高气温超过50,冬天最低气温低于-30,生存环境十分恶劣,它属于列当科的寄生植物。
《中国药典》收载入药的肉苁蓉有两种,即肉苁蓉和管花肉苁蓉。前者寄生在藜科植物梭梭和白梭梭的根部,后者寄生在柽柳科植物柽柳,也就是红柳的根部。
梭梭是防沙固沙的优良树种,也是骆驼的优质饲料。大自然中每千株梭梭,仅7株根部生有肉苁蓉。肉苁蓉长成熟需3~5年,每5千克鲜品才可晾晒出1千克干品。
吉尼斯纪录
肉苁蓉药用部位是茎——生长在地下的茎。这种茎肉质,形似膨大的芦笋,高度一般为40~80厘米。如果不断往上面培土,肉苁蓉可以在地下一直生长。
2004年,香港浸会大学中药标本中心收藏了一棵1.74米高的肉苁蓉,被列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这是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中药。
肉苁蓉开花前是在地下默默生长的。等到春暖雪融,顶端美丽的花序露出地面,这时才能见到它的真面目,给寂静荒凉的沙漠增添一缕缤纷的色彩。
肉苁蓉一般4~5月开花,花冠白色,顶端裂片为紫红色,非常漂亮,5~6月结果。结的果是蒴果,成熟开裂后,细如尘埃的种子在沙漠中随风飘扬,散落到浩瀚的沙漠之中,等待着与寄主的相遇。
肉苁蓉种子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可以和千年的古莲子相媲美。沙漠夜晚最低温度可降到零下30,白天最高温度能到50,在经历过这样80温差的历练后,肉苁蓉的种子依然保持数十年生命力,难怪人们称它为“地精”!
“肉苁蓉之父”
说到肉苁蓉,我还要介绍一位被誉为“肉苁蓉之父”的科学家——北京大学的屠鹏飞教授。
认识屠教授还是在三十多年前,他虽然比我小五六岁,那时候我就叫他老屠了。1997年,我和屠鹏飞教授一起去南京,探望他的博士指导老师徐国钧院士,才知道早在读书时,徐先生就叫他老屠。他少年老成,这对于他是一个永不过时的、长青的称谓。
屠鹏飞教授是让我非常佩服的人,不是因为他在国家药典委员会中是药材组的组长、是我的领导,而是因为他是一个脚踏实地的,是把青春贡献给了祖国医药事业的可敬之人。
一提到新疆,人们可能会想到抱着火炉吃西瓜的景象和烤全羊、羊肉串的美味,似乎全是和乐、怡然的印象。但是到肉苁蓉生长的地方看一看,便能了解屠鹏飞教授在新疆开展的这项研究工作有多么不容易。
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求是:阳光、空气和水。荒漠中有空气、阳光,就是缺水。在那个地方,蓝蓝的天空没有白云飘,因为缺水,没有水蒸气,何谈遮阳的白云。
在荒漠中寻找野生肉苁蓉的工作,需要拿着铁钎子当探针,真有点像考古探查古墓一样。我在那里也只是尝试性地寻找了一下肉苁蓉。白天在酷暑高温下,就连汽车的车门都烫得不能碰,能把手烫起疱。
屠鹏飞教授形容肉苁蓉与寄主之间,就像情人谈恋爱一样。肉苁蓉的种子与寄主的根能相互吸引。寄主的毛状根长到肉苁蓉种子附近时,种子也能够感到这种气息。于是种子便开始萌发,主动与寄主结合在一起,然后从寄主根中获取水和养分,形成幼苗,逐渐长大,直到长出地面、开花、结果。
人何尝不是如此,屠鹏飞教授与大漠,与肉苁蓉,三十年间也是发生了这样一场“苦恋”,最终修成正果。三十年前我认识屠鹏飞教授的时候,他的头发还是茂密乌黑的,如今他的头上已是“不毛之地”。他的付出换来的是荒漠上的片片绿洲。
一个数字让我记得很清楚,李时珍用了30年写了190万字的《本草纲目》,屠鹏飞教授用了30年帮助当地治理荒漠190万亩。
经过30年的努力,屠教授的团队研究发现管花肉苁蓉与肉苁蓉具有类似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如今,管花肉苁蓉已被收入了《中国药典》。
药源解决了,农民致富了,环境改善了,昔日漫漫黄沙变成了“金矿”。屠鹏飞教授也被当地群众誉为“肉苁蓉之父”。大漠风情,陶冶出屠鹏飞教授开朗的性格、平和的心态,他的网名就叫“从容一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读书境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