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气理论蕴含前瞻性疫病观
(2022-08-06 03:50:32)
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
宋咏梅
摘自2022-8-5中国中医药报
《素问》运气七篇以天人相应为总纲,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以干支相配为推算工具,构建了一套完整而复杂的气化时空图式,论证了天地与生命气化的紧密连结和内在感通,并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疾病观,建立了以五脏—五气为核心的内外气化环境交感致病机制,其中包含温疫的预测与防治,对后世医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运气七篇有关温疫发病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该篇以三阴三阳六气司天为纲,对六十甲子的气候、物候及疾病特点、治疗原则进行了归类和总结,指出“辰戌之岁,初之气,民疠温病”“卯酉之岁,二之气,疠大至,民善暴死……终之气,其病温”“寅申之岁,初之气,温病乃起”“丑未之岁,二之气,温疠大行,远近咸若”“子午之岁,五之气,其病温”“巳亥之岁,终之气,其病温疠”。通过对上述时段运气格局,尤其是客主加临的分析,发现温疫多发时段为初、二、五、终之气,与客气少阳相火、少阴君火密切相关。初、二之气,为一元复始,两阴交尽,阳气渐复之际,以自然、升发、条达为顺,若君相二火加临,阳气升发过早过快,则可见气大温,草早荣之象,人体受此影响则内生邪火,耗伤精气,疫毒乘虚而入。五、终之气,为两阳合明、一阴始生渐盛、阳气敛降封藏之际,若遇君相二火加临,则阳明燥金欲降,火气承之降而不下;寒水受相火扰动,冬应寒反温,桃李反花,受天时影响,人体则封藏失司,精气内耗,化生邪热,引发温疫。
天地之气的异常变化是温疫流行重要因素,也是发病后证候表现的主要影响因素。己亥年岁运少宫,上临厥阴,岁土不及,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风气大行,脾土受邪。初、二之气,逢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加临,春行秋冬之令,阳气欲升受阻,阳热郁结于内;三之气,厥阴风木加临少阳相火,气运相合,风胜伤土;四之气少阴君火加临太阴湿土,湿热相搏;五之气太阴湿土加临阳明燥金,燥湿更胜,沉阴乃布;终之气,少阳相火加临太阳寒水,畏火司令,应寒反温,冬行春夏之令,失时反候,人体闭藏失司,阴精耗散,卫外不固,疫疠之气乘虚而入。从六气六步来看,新冠肺炎在不同时段邪气的主次不同,其中火热贯穿始终,大寒节后寒湿外袭郁闭内热,内热伤阴化燥,寒湿困阻肺脾。复杂的病情不仅与个体体质相关,还与多种运气因子的动态变化密切相关。
运气七篇的疫病观体现了中医学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但我们不可简单拘泥于常数之推演,应不断深化五运六气的相关理论及实证研究,为中医药防治疫病提供前瞻性信息支持。
摘自2022-8-5中国中医药报
《素问》运气七篇以天人相应为总纲,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以干支相配为推算工具,构建了一套完整而复杂的气化时空图式,论证了天地与生命气化的紧密连结和内在感通,并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疾病观,建立了以五脏—五气为核心的内外气化环境交感致病机制,其中包含温疫的预测与防治,对后世医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运气七篇有关温疫发病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该篇以三阴三阳六气司天为纲,对六十甲子的气候、物候及疾病特点、治疗原则进行了归类和总结,指出“辰戌之岁,初之气,民疠温病”“卯酉之岁,二之气,疠大至,民善暴死……终之气,其病温”“寅申之岁,初之气,温病乃起”“丑未之岁,二之气,温疠大行,远近咸若”“子午之岁,五之气,其病温”“巳亥之岁,终之气,其病温疠”。通过对上述时段运气格局,尤其是客主加临的分析,发现温疫多发时段为初、二、五、终之气,与客气少阳相火、少阴君火密切相关。初、二之气,为一元复始,两阴交尽,阳气渐复之际,以自然、升发、条达为顺,若君相二火加临,阳气升发过早过快,则可见气大温,草早荣之象,人体受此影响则内生邪火,耗伤精气,疫毒乘虚而入。五、终之气,为两阳合明、一阴始生渐盛、阳气敛降封藏之际,若遇君相二火加临,则阳明燥金欲降,火气承之降而不下;寒水受相火扰动,冬应寒反温,桃李反花,受天时影响,人体则封藏失司,精气内耗,化生邪热,引发温疫。
天地之气的异常变化是温疫流行重要因素,也是发病后证候表现的主要影响因素。己亥年岁运少宫,上临厥阴,岁土不及,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风气大行,脾土受邪。初、二之气,逢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加临,春行秋冬之令,阳气欲升受阻,阳热郁结于内;三之气,厥阴风木加临少阳相火,气运相合,风胜伤土;四之气少阴君火加临太阴湿土,湿热相搏;五之气太阴湿土加临阳明燥金,燥湿更胜,沉阴乃布;终之气,少阳相火加临太阳寒水,畏火司令,应寒反温,冬行春夏之令,失时反候,人体闭藏失司,阴精耗散,卫外不固,疫疠之气乘虚而入。从六气六步来看,新冠肺炎在不同时段邪气的主次不同,其中火热贯穿始终,大寒节后寒湿外袭郁闭内热,内热伤阴化燥,寒湿困阻肺脾。复杂的病情不仅与个体体质相关,还与多种运气因子的动态变化密切相关。
运气七篇的疫病观体现了中医学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但我们不可简单拘泥于常数之推演,应不断深化五运六气的相关理论及实证研究,为中医药防治疫病提供前瞻性信息支持。
前一篇:李应东治房颤验案一则
后一篇:从“三阳结谓之膈”辨治食管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