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1942(壬午)年2月出生,2022年2月23日下午初诊。患者血压居高不下2月余,血压波动在170~190/75~90mmHg之间,每天早上4点到10点血压最高达190mmHg,伴头晕头痛,每日服用缬沙坦胶囊4片、氨氯地平2片,也曾在他医处服用中药,效果都不理想。刻下双下肢水肿,尿蛋白值高,后头痛,口干口苦,纳尚可,胃胀无嗝气,眠易醒,夜尿4次,大便不畅,足踝凉,舌底脉络迂曲,舌暗苔白,右脉弦大,左脉弦。
处方:给予顾植山推荐的壬寅年内服预防方加夏枯草,方药如下:朱茯神20g,醋青皮6g,炒车前子20g,玄参20g,生酸枣仁10g,生甘草6g,淡干姜3g,生白术10g,夏枯草20g。颗粒剂5剂,水冲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
龙砂开阖六气针法:少阳、厥阴各1针,阳明2针,百会引阳明。
次日二诊:患者自述早上血压已降至138/80mmHg,头疼头晕也未出现。继续龙砂开阖六气针法同上。
2月26日三诊:自行停用2片氨氯地平,测血压150/80mmHg,六气针法后血压降至140/75mmHg。跟踪随访得知,患者血压控制良好,一般在120~130/60~70mmHg,偶尔在150/80mmHg。
按患者壬午年初之气出生,就诊时恰逢壬寅年初之气,壬年岁运厥阴风木太过,寅年少阳相火司天,又上午4点到10点血压最高,属少阳时段,故六气针法选用厥阴、少阳。右脉弦大,就诊时下午阳明时段,加百会引阳明。
壬寅年内服防疫方是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根据目前的运气状况,对照《黄帝内经》壬寅年“其化上咸寒,中酸和,下辛凉”;一之气“宜治少阴之客,以咸补之,以甘写之,以酸收之”等用药思想制订的。方义:取壬年的岁运方苓术汤为基础,加上可以清司天少阳的生枣仁和车前子,用玄参则可治初之气的“少阴之客”和新冠伏燥之余邪,适合运气病机的各种疾病,效果显著。此患者睡眠易醒,将茯苓改为茯神。加夏枯草是为了增强降压效果。
龙砂开阖六气针法是根据顾植山发掘的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由顾植山弟子、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王凯军始创的一种新针法,又经龙砂团队医者的实践、总结和不断提高,疗效迅速,可重复性极强,通过本案笔者切身感受到了疗效的神奇。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嘱继续观察血压,随诊。(冷雪琴
山东省淄博市市级机关医院)
高血压防治8误区
时间:2019-04-24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7版 作者:王碧辉
你的血压正常吗?你吃的什么降压药?随着生活水平提高,高血压已成为当今流行最广泛的疾病之一,尤其中老年人,在聚会时都成了交流经验的话题。山东省济宁市中医院脑病科主任医师骆彤介绍,高血压是引起脑卒中、冠心病、肾功能衰竭等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对于高血压病的防治知识,不少人都存在一些误区,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在更多的人身上,骆彤提醒,注意以下几点。
凭着感觉来吃药
骆彤说,有些患者已被诊断为高血压,但是自己觉得自己没有头疼、头晕等不舒服的情况,只是血压高了一些,用不着吃药。但其实这种做法是十分错误的,只要是有血压升高的情况,无论有没有症状出现,其对人体健康都是有害的,所以应遵医嘱采取措施。
不愿意过早服药
很多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被诊断为高血压后,不愿意服药,认为一旦服药就一辈子断不了,害怕过早吃药会产生耐药性。骆彤提醒,这是非常错误。降压药不会产生耐药。血压控制得越早,能越早地保护血管,预防并发症发生,降低发生脑梗、心梗等风险,其远期治疗效果越好。
血压正常就停药
不少高血压患者吃药之后血压降到了正常状态,所以就停药,但其实这样做对身体非常有害,不利于血压恢复正常。且停药之后,血压会有再次升高的情况,血压波动比较大,会给心脑肾等器官带来更严重的伤害,甚至引起脑卒中等危险。
单纯靠药物
部分高血压病患者认为,得了高血压后只要坚持长期、规律地服药就行了。其实药物治疗必须建立在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之上,两者缺一不可。如果仅吃药而不注意改善自己不良的生活方式,比如过量饮酒、抽烟、吃高盐高脂类食物等情况都会让病人的血压难以控制,继续损害血管,药物再好也难有良效。
血压降得越快越低越好
有些人一旦发现自己血压高了,就认为降压应该越快、越低越好,有的甚至要求静脉点滴降压药,希望快速降压。对此,骆彤提醒,这种做法极为不妥当。除非高血压急剧升高导致了危险,如主动脉夹层、高血压危象等,需要静脉点滴降压药快速降压外,一般来讲,降压治疗时必须要掌握住缓慢、平稳的原则,用药后4~12周达到目标值。血压下降过快、过低,易发生脑中风等缺血性事件,尤其是老年人。
只服药不看效果
有些人以为只要服药就万事大吉了,不关注自己的血压值,去医院测量血压怕麻烦,又认为在家测量血压不准确,所以忽视定期测量血压。对此,骆彤说,这样难以保证血压长期平稳达标。正确做法是在药物治疗后仍需经常监测自己的血压,在医院测得的血压只是一个偶测的血压值。高血压患者或者家人要学会正确的测血压方法,在家中不同时间和状态下多次测量,建议每周至少测量一次,并做好记录,就诊时提供给医生参考。
自行购药服用
有些人患高血压后,不按医嘱服药,而是按照病友或药店的推荐用药,或者偏信广告中介绍的某种药物。有些人认为价格越贵的药越是“好药”,一味追求那些新药、特药;有些人看别人服用什么降压药有效,就自行购药服用,这些做法很盲目,也不安全。骆彤强调,目前的降压原则中十分强调个体化用药,人体存在个人体质和疾病病情的差异,错误用药可掩盖病症,延误治疗,严重的还会对身体造成损害,一旦确诊高血压,需到正规医疗单位,根据个体特征,采用适合自己的降压药。
轻信偏方和保健品
有些高血压患者害怕西药有副作用,轻信某些偏方、保健品,对此,骆彤提醒,在使用偏方时务必慎重。有些偏方疗效并不确定,是否有毒副作用,药物配伍是否合理,这些都不了解,普通公众难以分辨,所以患者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遵循医生和药师的建议用药。对于某些鼓吹的保健品,大多不具备明确的降压作用,即使有,降压作用也很轻微,不能达到治疗目标,不能盲目使用。
骆彤建议,对于某些临界高血压,可在医生指导下,采用改变生活方式、服用中药代茶饮、穴位按摩保健等方法使血压维持正常,暂时不用服药。对于确诊的高血压患者,必须遵医嘱规律、长期服药,切不可自行停药、减药、换药,以免产生不良后果。(王碧辉)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