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槐花:清血热之良药

(2022-07-07 04:10:32)

摘自2022-7-6中国中医药报
杨晓明 潘晓星 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
槐花不仅外形雅致、气味芬芳,吃起来香甜可口,还有着很好的药效,是药食两用的好食材。
养生功效
槐花别名又叫金药树、护房树、豆槐、槐米等,为豆科植物槐的干燥花及花蕾,前者习称“槐花”,后者习称“槐米”。槐花味苦,性微寒,归肝、大肠经,具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之功效,常用于治疗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等。槐花清肝火可生用,止血宜炒用或炒炭。
其实槐花入药在中国古代经历了一个较漫长的过程。《神农本草经》《唐本草》等药学专著只记载了槐角却并无槐花。到了唐代《本草拾遗》中记录槐花“花堪染黄”,并未探讨其药用价值,可见这时候槐花多是作为染料来使用。到了五代时期,《日华子本草》中记载了槐花的药用功效,称其“味苦、平、无毒,治五痔、心痛、眼赤,杀腹藏虫及热、治皮肤风、并肠风泻血、赤白痢,并炒研服”。明朝《本草纲目》中指出,槐花“未开放时采收,陈旧者良,入药炒用”。可见随着时代更迭,槐花的药性、主治功效和炮制方法逐渐完善,得到越来越全面的认识。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槐花中的芸香苷可以降低血管脆性,辅助治疗高血压,并能减少高血压患者中风危险。槐花中含有较丰富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可以帮助缓解眼疲劳,治疗夜盲症和干眼症。
槐花虽然美味,但在食用时也有一些禁忌。槐花性微寒,易伤胃阳,故脾胃虚寒者慎用。清代《时病论》说:“清肠之槐花,凉血之丹皮、茅根,祛寒之干姜、桂、附,利湿之米仁、通、滑,截疟之草果、常山,皆为犯胎之品,最易误投,医者可不儆惧乎。”因此孕妇不宜。此外,由于槐花比较甜,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多吃,过敏性体质的人也应谨慎食用槐花。
药膳推荐
下面推荐两道槐花药膳,请在医师指导下选用。
两地槐花粥
材料:生地30g,地骨皮30g,槐花30g,粳米30~60g。
做法:将生地、地骨皮、槐花洗净煎水,去渣取汁,与粳米共煮为粥。
功效:清热固经。适用于月经过多、经色深红或紫红、有血块,伴有腰腹胀痛、心烦口渴、尿黄、舌质红、舌苔黄、脉滑数者。
槐花清蒸鱼
材料:槐花15g,紫皮蒜20g,鲫鱼或鲤鱼500g,葱白、姜片、盐、料酒、香油适量。
做法:将鱼洗净去内脏,鱼腹斜切3~5刀,加葱、姜、蒜、盐、料酒,文火蒸20分钟。最后放入洗净的槐花,加香油少许,即可食用。
功效:清热利湿。适合平素易口渴、舌红、舌苔黄腻的湿热体质者。

槐花酒“不怕巷子深”

时间:2020-06-03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8版  作者:鲍安顺

 

  那山村,风景很美,鸟语花香,是一处群山环抱的山间盆地。置身其中,宛如走进了梦境里的世外桃源。

  张师傅20年前下岗后,就从城里回到老家,一直住在此地的山脚下。那儿是一条山谷口右侧高起的平地,一缕清泉自下流过,十几间红砖青瓦的平房,立在高起的平地上,像一个个簇拥着宁静的守望者,缭绕眼际,显得格外亲切。

  我与张师傅曾是城里小街道上的邻居。那些年夏天吃饭,家家都把竹床和椅子搬到户外,放上碗碟、菜肴和酒水。那时,我们喝白酒、啤酒和汽水一般寡淡甜腻的汽酒。张师傅不同,他喝一种颜色淡黄的酒,是从老家带来的,说是槐花酒。我喝了几口,味儿怪怪的,有一种清甜中的苦涩与淡香。张师傅说,每天喝上几杯,保管百病不会缠身。

  张师傅不是回乡务农,也不是养猪、养羊、养鸡。他说,他要回乡摆弄“人参酒”,在20多亩地上重塑人生价值。他是回乡办酒厂,用他祖传酿造槐花酒的手艺,开始二次创业。张师傅把创业二字说得干净而干脆,他不说下海,更不说下岗。我从他把所有家当搬上那辆拖拉机的时候,就感觉他不再回城里了,他已经厌倦了城里枯燥无味的生活,他说没有意思,总是反复无常。

  那些红房子就是张师傅的工厂,也是他几十年的家。他每天都酿白酒,贮存起来到槐花开放的时候,以花入酒,就可以做槐花酒了。他说,别人酿酒是为了谋生,他却是乐趣,乐此不疲,无怨无悔。他把我带进原料发酵车间,那儿的二氧化碳格外刺鼻。他说,那气味放放就好了,就像他当年下岗时的沮丧心情,回到故乡清新的山野,放一放就好了。果然,他把我带到贮酒车间,那儿摆着30口封口大缸,里面装的都是槐花酒,那儿香气好浓,浓得我魂不守舍了。

  张师傅笑了,那历经了风雨沧桑后的微笑,弥漫时光剥落的风情,有一种尘埃落定的欣然。他说,人生应该随遇而安,就像那槐花的随意,让白酒漫没过即可,再在酒里添加些冰糖,本是空瓶空罐空坛子就面目全非了,那是一个充盈的世界,有了酒香,也有了花香,还有了冰糖变了味的鲜甜。他说这话时很自信,好像在说他的生活丰富多彩,而我这个城里人的生活显得清淡寡味。

  张师傅的槐花酒为槐花精品原酿,与苜蓿、大米、小米、小麦等精制而成,酒中水分大都以鲜槐花汁代替,品质纯正,口感柔顺,香气浓郁。他说他酿槐花酒,是在寻找一种古意良方。见我迷惑,他又说,槐花有治湿退热之功,消皮肤肿毒,用槐花酒冲洗极佳。比如古代滁州有个姓于的侍御,髀胛患毒疽,喝槐花酒后肿胀迅速消解。还一个姓王的通府,患发背十多日后病情严重,服槐花酒后便毒散,后脓溃腐脱。还有姓刘的大尹,满背肿痛,其势甚危,饮槐花酒两碗后即可安睡,数日而愈。张师傅还说,他的槐花酒配上金银花、甘草等草药,药效更佳,妙不可言,不仅可治疗痈疽、疮疡、发背,还可以降低血压、防止中风、增强血管壁活力。

  张师傅更加得意扬扬了,他说过去是“酒好不怕巷子深”,现在是“酒好更怕巷子深”,因为要高山打鼓,就要走出小巷,不能藏着掖着,那样再好的酒也不会声名远扬的。 (鲍安顺)

四月蒸煮煎炒吃槐花

时间:2020-04-10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3版  作者:杨吉生

 

  每到四月,槐花飘香,人们喜欢采下花苞制作各种各样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吃,如包饺子、蒸饭、烙槐花饼等。现在又到了吃槐花的季节,下面介绍八款槐花的美食佳肴,供大家参考。

  清炒槐花 鲜槐花350克,择洗干净,在沸水锅内焯一下,捞出挤水待用。炒锅置火上,加入适量食用油烧热,下葱、姜爆香,倒入槐花略炒几下,加入一点盐、味精装盘,淋上几滴香油即可。外形犹如一盘碎玉,赏心悦目,色香味俱佳。

  槐花炒鸡蛋 将槐花洗净,放入开水锅内焯一下,捞出挤水。鸡蛋磕入碗内,加精盐、味精各适量打散,放入槐花拌匀。炒锅内加适量油烧热,放入葱花爆香,倒入槐花蛋液煎熟即可食用。

  槐花清蒸鱼 将鱼收拾干净,放入砂锅,加葱、姜、蒜、盐、料酒和适量清水,在文火上蒸20分钟。待鱼快熟时放入洗净的槐花即可食用。

  槐花蒸饭 取半开的槐花,放入盆里,倒入面粉,搅拌匀,每个花朵粘满面粉,在笼屉上放块纱布,再把槐花倒入,在槐花堆中用筷子扎几个出气孔,上火蒸10分钟。出笼放在盆里,搅拌散开,待凉,入炒锅加油、葱、姜炒热,放盐出锅即可。

  鲜虾煎槐花 新鲜槐花30克,面粉适量,鸡蛋2个,鲜虾仁200克。将槐花洗净,然后将槐花、面粉、鸡蛋、鲜虾仁放在一起拌匀,并加入精盐、葱、姜等调料,放入油锅中煎制3分钟即可。

  槐花煎饼 槐花洗净后控去大部分水。鸡蛋1个,打散,加入五香粉、精盐各适量搅匀,倒入槐花盆中,与槐花搅成稠糊状。平底锅内加少量花生油,烧热,将调好的槐花糊倒入锅内,均匀摊开煎烙,待下面一层可以晃动时,翻过来再烙另一面,将火调小,反复两面烙,烙至两面深黄,内里已熟时即可,吃时蘸上蒜汁。

  槐花饺子 采摘含苞待放的槐花适量,洗净,放入锅内,煮至断生,从锅里捞出,放凉水里过一下,用手挤净水。韭菜适量,洗净切碎。鲜鸡蛋数个,煎熟,切碎。取与韭菜、鸡蛋用料总和等量的槐花,加入精盐、油、五香粉、鸡精、姜未各适量拌匀即成饺子馅。用饺子皮包成饺子,开水锅煮熟即可食用。

  槐花粥 取择洗干净的槐花100克,淘净的粳米150克,红糖50克,红枣5个。锅内放适量清水,放入上述食材,大火烧开,再用小火慢慢煮熬半个小时,即可食用。色泽淡雅,清香逸远。(杨吉生)

汉家宫殿荫长槐

时间:2019-09-05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8版  作者:牛国莲

 

  槐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在古代,槐树因在人们心目中是吉祥、宝贵、尊优的象征而被广泛种植。在《周礼》中曾有“面三槐、三公位焉”之说,大意是在朝廷门前栽植三株槐树,借以象征司马、司空、司徒三公的品位。宋代诗人梅尧臣《宫槐》曰:“汉家宫殿荫长槐,嫩色葱葱不梁埃。天仗龙旅穿影去,钩陈豹尾拂枝来。青虫挂后蜂衔子,素月生时桂并栽。我意方同杜工部,冷淘唯喜叶新开。”周朝还在宫廷左右各栽九棵槐树,称为“九棘”,左九棘象征孤卿大夫的品位,群士在后,右九棘象征公候伯子男的品位,群吏在后。不仅民间喜植槐树,帝王亦是如此,《晏子春秋》记载:“齐影很喜欢槐树,特命令官员守护,守槐者秉承主人之意,特制定了‘犯槐者刑,伤槐者死’的刑罚。”可见槐在帝王心中的位置。

  槐树不仅有源远的历史文化内涵,而且还是中药家族的一员。唐代刘禹锡《传信方》记载:“槐枝为治痔良药硖州民间郎中王及,以槐枝煎浓汤,先熏后洗痔,然后再用艾灸局部。也可用于疮肿,及阴囊下湿疹。”《本草纲目》记载:“(槐角)味苦、性寒,无毒,主治五脏邪热,久服耳聪明目,轻身,使人肌肤润泽,精力旺盛、不易衰老、益气、头发不白、延年益寿。”《神农本草经》曰:“槐实,主五内邪气照……五痔。”明代缪希壅认为:“槐为苦寒纯阴之品,为凉血要品,故能除一切热,散一切结,清一切火。”国医大师朱良春认为槐角能“润肝燥、熄肝风。”槐花味苦、性平,有清热凉血、止血止痛、清肝降火之效,常用于治疗便血、痔血、尿血、赤白痢下、风热目赤、痈疽疮毒等。槐白皮味苦、性平,《本草纲目》载:“主治中风及皮肤恶疮、浴男子阴疝肿大,浸洗五痔、恶疮和妇人阴部痒痛。”(牛国莲 山西中医药大学)

 槐花:清热凉血利湿 治诸血症及皮腠之疾

2021-01-14 15:43  王庆国 北京中医药大学

槐花为豆科落叶乔木槐的花朵或花蕾。性味苦、微寒,归肝、胃、大肠经。有凉血止血,清肝明目之效。

槐花为笔者临床上的习用药,除因其易得而价廉外,还在于其功效独特。笔者在临床上常用槐花于以下诸病的治疗。

凉血止血,疗下焦出血

槐花功能清热凉血,对于各种血热妄行的出血均可用之,然于下焦出血尤为适宜。张元素谓:“治肠风下血,湿热便红,气痔、酒痔、脉痔,总因湿热下于大肠血分,必须用之。”如治肠风便血,《普济方》单用槐花炒,研细末,每服三钱,早晚食前白汤调服即效;而《经验方》则以槐花与荆芥配伍,研末酒服。治脏毒下血,《证治准绳》以槐花与枳壳、刺猬皮等配伍,研末,酒服或煎服。而对于痔疮出血,槐花更是常用之品。如《成方便读》以槐花与黄连、地榆等相伍,用于新久痔血。而对于痢疾下血,张元素槐花散,以之配青皮、荆芥煎汤服,治血痢久不止,腹中不痛,亦无里急后重者。槐花又可治崩漏之疾,临床多与黄芩、白芍、棕榈炭同用,以增强凉血止血之作用。而对于热结膀胱引起的血淋、尿血,也可选用槐花治之,配伍小蓟、茅根等效果更为突出。虽说槐花用治下焦出血者较多,但对于血热妄行之鼻衄、吐血也不乏佳效。如对于肝火犯肺,血随火升而致的倒经,可与丹皮、山栀子、牛膝同用,凉血止血、引血下行,则倒经自止。对于吐血,《沈氏遵生书》载有槐花散,以槐花与百草霜研末,茅根汤下,效果称奇。更有以槐花与乌贼骨研末吹鼻治鼻衄,以槐花一味研末敷舌治舌衄,以槐花与荆芥研末服并擦牙治牙宣等,均可选用。现代研究发现,槐花含有红细胞凝集素,能缩短凝血时间并存在量效关系,炒炭后凝血作用增强,这可能是槐花具有止血作用的现代机制。

清肝明目,治头晕目赤肿痛

槐花苦寒,入肝经,清热凉血,故对肝热上冲所致的目赤肿痛,头胀头痛,以及眩晕等证,单用槐花即可获效。代茶饮,也可以配伍菊花代茶饮。如果煎汤服用,配伍夏枯草、黄芩、龙胆草,效果更佳。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槐花有显著的降压作用,但持续时间不久,故对于高血压患者,配伍夏枯草、天麻、寄生等服用,可以达到降压快而药效持久的效果。民国时期京城四大名医之一的施今墨先生,常将槐花与黄芩同用,作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常用药对。另槐花中含有大量的芦丁,能降低毛细血管的异常通透性、脆性,可用于高血压伴有出血倾向者。

凉血解毒,治痈肿疮疡

痈肿疮疡,多以血中瘀热为病理基础,槐花清热凉血散血,故对于疮疡有治本之效,临床上将槐花加入五味消毒饮或仙方活命饮中应用,可以增加疗效。

凉血利湿,疗阴疮湿痒

中药学讲义中多讲槐花有清热凉血之效,而不谈其祛风除湿之功,从《本草正》言其:“治……阴疮湿痒……解杨梅恶疮,下疳伏毒”来看,其燥湿解毒之功不可忽视。笔者对于下焦湿毒为患所致的阴部湿疹、黄带瘙痒等,常用此物治之,每每收效。如笔者曾从冉雪峰弟子龚去非处得之一方,名旱莲槐蓟汤,由旱莲草、槐花、大蓟、生地、地榆、茜草、黄芩、栀子、蝉蜕等组成。该方对于荨麻疹、湿疹、接触性皮炎、急性肾炎等效果颇佳,现已成为笔者的常用效方之一。

外用治鹅掌风神效

鹅掌风是中医病名,包括现在的手癣、湿疹、汗疱疹等一系列有相似症状的疾病,表现为手部掌面皮肤红斑、丘疹、丘疱疹、水泡,有些可以出现流水、渗液、结痂,一般伴有剧烈的瘙痒。如果病程日久,可以形成苔癣样变,临床治疗不易。中医认为该病病机为血热挟湿挟风使然,而槐花兼有凉血、燥湿、袪风之功,故对于本病有很好的疗效。用法为:以煎汤熏之,并用瓦松搓患处,交替进行,每日3~5次,多于1周内痊愈。此法载于古方,笔者试用过,效果确实。

槐花常用量内服以10~30克为宜,外用适量煎汤熏洗或研末撒于患处。槐花性寒,脾胃虚寒者慎服。槐花清热凉血燥湿宜生用,止血宜炒用或炭用,若因血热妄行而致出血,可以生槐花、槐花炭并用。

槐花槐角大有功

 槐花:清血热之良药 (2019-03-24 06:40:19)[编辑][删除]

 

 

   自古以来,医家都把槐花作为止血的良药而广泛应用。别名:槐蕊、槐米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用于便血、痔血、尿血、崩漏、咯血、衄血等,以及肝热目赤、头胀头痛、眩晕与痈肿疮疡之症。亦可广泛用于血热出血诸证,尤善治肠道出血证。

有报道可用于银屑病、暑疖、颈淋巴结核、急性乳腺炎、溃瘍性结肠炎、高脂血症、高血压等。清炒可缓和苦寒之性,增强止血作用。

炒炭主要用于止血。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

用法用量:5~10g。

宋代的方勺在《迫宅篇》记载:有一位书生,舌头突然出血不止。很多医生都没见过这种病,对此束手无策。后来患者找到著名医家耿隅,耿隅诊病后认为这是“舌衄”,让患者将槐花炒熟,研成末敷在舌上,结果没有多长时间患者的病就痊愈了。

      槐花含有芸香苷、黄酮类、脂肪酸、鞣质等成分。芸香苷可以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还可以减轻其脆性。鞣质则有凝血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才使它成为止血良药。

       槐花炮制工艺不同,其效果也是不同的。最天然的当然就是生槐花,清肝泻火、清热凉血。所以因上火而导致头晕目眩或是血压高的人,喝些生槐花或槐花米泡的茶是有好处的。但槐花性微寒,所以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多用。经过炒制后,苦寒之性就大大降低了。炒制的方法又有多种,比如炒槐花、槐花炭、蜜槐花、醋槐花等。

炒槐花就是将槐花或是槐米用文火炒,等到槐花变成深黄色就可以了。槐花炭的在炒制的过程中需要的火候要稍大些,一直炒至表面变成焦褐色,有点类似炭的颜色再出锅。蜜槐花就是先将蜂蜜倒入锅内加热,等到蜂蜜沸腾了,再倒入槐花,用文火慢慢地炒,一直炒到槐花不粘手,就可以了。这里蜂蜜与槐花的比例一般为14。还有一种叫醋槐花,它有两种制作方法。第一种是将醋倒入槐花内拌匀,醋与槐花的比例为110,也就是说,每10克槐花用醋1克。之后,将槐花倒入锅中,炒到微微变黄就可以了。另一种方法,是先将槐花放入锅内炒,一边炒一边往里边洒醋,一直炒至金黄色。无论哪种炒炙方法,切记都不能用旺火,要用小火慢慢地炒,这样才能将药效完全激发出来。

这几种槐花之中,炒槐花的苦寒之性虽然有所下降,但与生槐花相比,凉血的作用也弱了,不过止血的效果却比生品要好。槐花中的鞣质有凝血的作用,而鞣质的含量与温度是密切相关的。加热的过程中,槐花中鞣质的含量迅速增加,所以炒过的槐花要比没炒过的槐花止血效果好。但止血效果最好的还属炭槐花,经过炭化后,鞣质的含量比生的高出四倍。前面提到的名医耿隅,在给病人治病时用到的就是槐花炭。因此对于槐花,中医有“止血宜炒用,清热降火宜生用”的说法。

槐花苦降下行,入大肠经,所以它对下部血热导致的便血、痔血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本草正》载:“槐花凉大肠,治痔漏。”《日华子本草》称它“治五痔”。《备金千金要方》称:“夫五痔者,一曰牡痔,二曰牝痔,三曰脉痔,四曰肠痔,五曰血痔。”也就是说,凡是肛肠类的痔疮,用槐花都是有功效的。中医名药槐花散,就是将槐花与柏叶、荆芥穗、枳壳配伍,对于便血、痔疮出血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将槐花煮成粥来吃。取炒槐花(可去药店购买)30克,马齿苋100克,粳米100克。先将马齿苋放入沸水中焯过,之后切成碎末备用。槐花切碎备用。将粳米洗净,加适量水煮粥。待粥将熟之时,放入槐花末及马齿苋末,再用小火煨,分成早晚两次服用。对于大肠癌便血且血色鲜红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马齿苋又称“五行草”,因为它有五种颜色。《本草经集注》对它的描述是“叶青,梗赤,花黄,根白,子黑”,是一种较古老的野菜,民间又把它称为“长寿菜”或是“长命菜”。中医认为,马齿苋可清热解毒,散血消肿,“煮粥止痢及疳痢”,对便血、女人赤白带下也有效果。马齿苋与槐花同用,可谓强强联合,效果更好。

此外,咯血、吐血,可将槐花炒炭研末,然后用糯米汤送服。小便尿血,可用槐花、郁金各3克,研成粉末,以淡豉汤送服。舌头出血,将槐花炒炭,研末敷在上面,很快就能止血。

唐人有诗“雨中妆点望中黄,勾引蝉声送夕阳。忆昔当年随计吏,马蹄终日为君忙。”小小的槐花,即可充饥又可疗伤,真是功德无量!

 

  其实槐树的其他部分,比如说槐叶、槐角也是可以入药的。

    什么是槐角呢?“角”即豆荚。槐角就是槐花谢后结的果实,一串串的,跟念珠的样子差不多。槐角又叫槐子、槐实。《南村辍耕录•药谱》有个更形象的称呼,叫“鬼木串”。鬼木即指的槐树。槐树有两点使它在众多树木中“脱颖而出”,第一点就是长寿。虽说其他的树种也有长寿的,但很少这么普遍。但几百年的老槐树却很常见。古代由于生活条件的局限性,人类自身的寿命很短,所以对这种长寿的树种产生一种敬畏之情,认为它有灵性。再者,槐树生长的也很茂盛,也就是墨子所谓的“茂树”。大家知道树荫多的地方特别凉快,就是因为它的阴气旺,所以被当成“阴树”,与鬼魂精灵更产生了不解之缘。它的果实当称为“鬼木串”。

    槐角入肝、大肠经,有清热、润肠、凉血、止血的功效。《本草经疏》认为:“槐实,其主五内邪气热者,乃热邪实也:唾涎多者,脾胃有热也;伤绝之病,其血必热;五痔由于大肠火热,火疮,乃血为火伤;妇人乳瘕,肝家气结血热所成;子藏急痛,由于血热燥火。”从这看出,槐角清热的功效是很好的,它可以清心、肺、脾、肝、大肠之火。所以凡是热邪引起的出血症状,比如说泻血、痔血、赤痢毒血、小便出血、血淋等用它都能起到较好的效果。槐角清热的功效如此神奇,原因它是“阴木”。

其实不仅是槐角,槐叶,以及我们前面提到的槐花都有清热的功效。杜甫在诗中《槐叶冷淘》就有“青青高槐叶……经齿冷于雪……万里露寒殿,开冰清玉壶”的句子。什么是“冷淘”呢?其实就是冷汤面。人们喜欢在夏天吃些冷汤面,能起到解暑降温的效果。但是汤面再冷,“冷于雪”原因就在于它里面加了具有阴寒之性的槐叶。槐为凉血要品,“能除一切热,散一切结,清一切火”。

槐角护肤乌发。颜之推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学者,此外对养生也颇有研究。他在《颜氏家训》中写道:“吾常服槐实,年七十余,目看细字,发须犹黑”,并建议后人多服此物。《神农本草经》也认为,槐角“久服明目、益气,头不白,延年。”

名医扁鹊曾留传下来的一个方子,叫“明目使发不落法”,具体做法是:“十月上巳日,收槐实,置新净瓮中,封口三七日。后开封,洗去皮肉取槐子,初服一枚,再次服二枚,日加一枚,至十日又从一枚起,周而复始,令人可夜读书,延年益气力,大良。”等到隆冬之时,将槐角采摘后放在一个干净的瓷瓶中,把瓶口封紧,21天后打开,将皮肉去掉,取里面的黑子。第一次服一枚,第二次服两枚,每天增加一枚,十天服到十枚。然后再从一枚开始服起,每日递加。这样长期服食,就会增加人的气力,对身体是大有好处的。

 槐角泡成茶喝。在泡之前,先需要对槐角进行加工,即“蒸”和“晒”。将槐角洗净后,晒干,然后像蒸馒头一样放在笼屉上加热蒸。蒸完之后在太阳底下晒干,然后再蒸,再晒干。如此反复九次,即“九蒸九晒”。

中医讲究阴阳,九蒸九晒就是通过阴阳的提炼使药效得到最大的发挥。因为蒸为高温,所以它是阳;晒为低温,所以属阴。蒸为湿,为阴;晒为燥,为阳。如此经过反复萃取,药效就得到最大化了。

九蒸九晒之后,还要加蜜炒。先净槐角放在锅里,用文火炒到皮鼓起来,然后往里面喷入蜜水,接着炒。等到外皮光亮、不粘手时就算炒好了。如果炒到表皮呈焦黑色时,就可以当成槐角炭来用了。炒槐角时,槐角跟蜜的比例为201。然后就可以拿来泡茶喝,每次不用太多,取上六七粒就可以了。如经常饮用对降血压、降胆固醇、预防和治疗痔疮有极好疗效。

槐角属于苦寒性的药,比较适合实热体质的人。如果你是虚寒体质,就不适合了。另外,就算服用时最长的服用时间也不宜超过两周,因为槐角对身体也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此外孕妇也不宜服用,以免以起坠胎的危险。

槐花与槐角,两者是同一物,性味苦而微寒,归肝与大肠经,皆有凉血止血,降血压的功效,都可用于吐血、闻血、便血痔疮出血、尿血、崩漏以及高血压等属于实热证和有出血倾向的病证。但槐花,是用槐树的花蕾人药,其止血作用优于槐角;而槐角,则为槐树的成熟果实供药用,它的清热之力强于槐花,且能润肠,故多用于便秘、痔疮肿痛或兼有出血者,而孕妇忌用。

槐实,味苦、辛、咸,气寒,无毒。入大肠。止涎唾,补绝伤,凉大肠之火,消乳瘕,除男子阴疮湿痒,却女人产户痛痒,仍理火疮,且堕胎孕,酒吞七粒,催产尤良。大约槐树枝、叶、花、根,共同治疗而子尤佳。然只可暂用为佐使,而不可久服,久服则大肠过寒,转添泄利之苦矣。

或问槐实与槐米之功效何如?夫槐米,即花未开之蕊也,其气味与槐子正同,但子味太重,槐米轻清,入汤剂似胜于槐实,若用入丸药之中,槐蕊不若槐实也。

或问《太清草木方》中载槐应虚星之精,以十月上己日采子服之,去百病,长生通神。

 

而《梁书》亦言,庾肩吾常服槐实,年七旬余,发鬓皆黑,目看细字,非通神之验耶?嗟乎。槐实非长生之药,其性苦寒而属阴,久服则伤脾胃。庾肩吾服之而有效者,必阳旺而非阴虚,实热而非虚热也。

槐花又名槐米,为豆科植物槐的干燥花朵或花蕾。其味苦,性微寒,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等功效。

槐花药用

 (2017-02-27 15:20:51)[编辑][删除]

槐花又名槐米,为豆科植物槐的干燥花朵或花蕾。其味苦,性微寒,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等功效。以下介绍几则槐花入药验方:

治声带发炎,声音嘶哑:炒槐花9克,分数次嚼服或水煎服。

治咯血、吐血:槐花适量炒炭研末,用糯米汤调食。

防治动脉硬化:槐花15克,煎水当茶频饮。

治高血压、头晕目赤:槐花12克,菊花15克,草决明12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治黄水疮:槐花15克,研为极细末,将药末与香油调成糊状,患处消毒后涂药,隔日换药一次。( 据《中华中医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