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十四节气歌

(2022-07-05 05:29:12)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随着中国历法的外传,二十四节气已流传到世界许多地方。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是24节气歌,说的是农历的24个节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夏满芒夏暑相连,即: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秋处露秋寒霜降,即: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即: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先把24节气的名称按次序列下,分为四组,每组又分为前后两半: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这样一摆出,立刻能看出前半四个立字后,紧跟着后半开始,又见“春夏秋冬”四个大字领头。这什么意思呢?不言而喻,这是说春夏秋冬四季从四个立立起来,立起来就是开始嘛。后半的“春夏秋冬”配上两个“分”字,两个“至”字。分是什么意思?最简单的“分”,就是“一分为二”了,可见这就表明,在这里把一季“一分为两半”了。那另外两个“至”字呢?容易误解为“到头了”的意思,但要弄清楚是什么到头了?不要当作是一季到头了,而是太阳向北或向南走到头了,要回头走了。确切追究这个“至”字的本义的话,“至”是极的意思。比如我们说“至少”,就是说不能再少了,少到极点了。夏至就是说太阳向北走到`极点了,要回头了,但夏季并没有完,而是刚刚到中点。冬至也是类似,太阳刚刚到极南点,开始转向北了,冬季过了一半了。

 

   通常把这八个节气称为四季八节。实际是四始八中。它们是界定四季的。可是四季又是什么意思呢?夏季不是热天吗?,冬季不是冷天吗?为什么快到了夏季的末尾才大暑,快到了冬季的末尾才大寒?这夏季和冬季不是歪了吗?这个问题提得确实有道理。难道古人给四季定歪了吗?深入思考,才能理解其中的奥秘。

  

   原来冷和热虽然是依赖太阳的照射,但人们感觉到的冷和热却是原因很复杂的,太阳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比如一个大房子两头有两个门,冬天从左端门端进一盆火,慢慢向右门移动,最后从右端门端出去。您说是不是当这盆火移到中央的时候房子里的温度最高?肯定您说不是,是火移到偏右门时温度最高。原因是火向空气散热是需要时间的,火移到中间时,热还没有来得及散开。太阳照射与此类似,影响气温的因素还要复杂得多。所以,季节的概念,最初发生时是很朴素的,根据人钔的直接感受。当人们要定四季的准确概念,并想把四季概念纳入历法的时候,人们认识到不能仅仅根据气温来定四季。同一时间,各地气温不相同,不同年的同一历时,气温也不总相同。因此必须找到最稳定的普遍适用的定四季的标准。我们聪明的祖先,找到了这个标准,那就是太阳的南北位置。这个标准是天文标准。太阳的南北位置虽不能唯一决定一个地方的气温,但它能大体上有规率的影响一年中的温度变化。因此按太阳的南北位置来定四季是有实际价值的。当然这样定的四季必须与按气温来定的直感四季有区别了。通常把直感的四季称气象四季。气象四季不能作历法四季。天文四季才能作历法四季。气象四季通常比天文四季有些滞后,中国的黄河流域大概滞后三个期。24节气中上述八个所定的四季,正是天文四季,也是历法四季。解释为什么大暑和大寒不在夏季和冬季的中间了。

   四季八节是24节气的骨架,也是历法的骨架。其它十六个节气则是骨架上的枝条或肉。枝条或肉的用处是天文四季通向气象四季的桥梁。

   我们看立春和春分之间三等分插入了“雨水”和“惊蛰”。这两个名字描写了春季上半季的气象或生物的特征。要开始下雨了,藏在地下过冬的小生命听见太阳的召唤要开始苏醒了。春分和立夏之间插入的是“清明”和“谷雨”。从“清明时节雨纷纷”我们可以知道清明节气时的气候情况。从谷雨的字面可以知道这是庄稼需要雨水促长的季节。立夏与夏至之间插入“小满”和“芒种”。小满是小麦灌浆的时候,芒种是小麦收割和秋种的大忙季节。夏至与立秋之间插入“小暑”和“大暑”,这是最热的一个月了。立秋和秋分之间插入“处暑”和“白露”,这是暑威强弩之末,和早晚开始见露珠的初秋季节了。秋分与立冬之间插入“寒露”和“霜降”,其意已见字自明了。立冬与冬至之间插入“小雪”和“大雪”;冬至与立春之间插入“小寒”和“大寒”,其气象意义就更清楚,不必解释了。总之一句话,八节之间插入的十六个节气,是用来描述中国黄河流域的气象和物候的。世界任何其它地区都可根据各地的气象和物候特征模仿为这十六个节气取适当的名称,就像世界时和区时的关系一样。所以说:24节气实际是全世界适用的。

   24节气的天文意义明白之后,就知道历法以24节气为准绳是多么重要。但是24节气是按太阳在天空走过的大圆的24个等分角度来定义的,不是按一年24个等分时间来定义的,所以时间间隔并不相等,按近似的天数说,有的近似15天,有的近似16天。所以一年的月怎样分才能让既简明,又足够准确的表现24节气,使它们排列得有最简单的规律,让人容易记忆掌握,这是设计历法的重要任务。    ——(原文作者:观海听涛

 

[转载]极品美图 <wbr><wbr>-----中国古诗词·节气篇

[转载]极品美图 <wbr><wbr>-----中国古诗词·节气篇

[转载]极品美图 <wbr><wbr>-----中国古诗词·节气篇

[转载]极品美图 <wbr><wbr>-----中国古诗词·节气篇

[转载]极品美图 <wbr><wbr>-----中国古诗词·节气篇

[转载]极品美图 <wbr><wbr>-----中国古诗词·节气篇


[转载]极品美图 <wbr><wbr>-----中国古诗词·节气篇

[转载]极品美图 <wbr><wbr>-----中国古诗词·节气篇

[转载]极品美图 <wbr><wbr>-----中国古诗词·节气篇



[转载]极品美图 <wbr><wbr>-----中国古诗词·节气篇

[转载]极品美图 <wbr><wbr>-----中国古诗词·节气篇

[转载]极品美图 <wbr><wbr>-----中国古诗词·节气篇

[转载]极品美图 <wbr><wbr>-----中国古诗词·节气篇

[转载]极品美图 <wbr><wbr>-----中国古诗词·节气篇

[转载]极品美图 <wbr><wbr>-----中国古诗词·节气篇

[转载]极品美图 <wbr><wbr>-----中国古诗词·节气篇

[转载]极品美图 <wbr><wbr>-----中国古诗词·节气篇

[转载]极品美图 <wbr><wbr>-----中国古诗词·节气篇

[转载]极品美图 <wbr><wbr>-----中国古诗词·节气篇

[转载]极品美图 <wbr><wbr>-----中国古诗词·节气篇

[转载]极品美图 <wbr><wbr>-----中国古诗词·节气篇


[转载]极品美图 <wbr><wbr>-----中国古诗词·节气篇

[转载]极品美图 <wbr><wbr>-----中国古诗词·节气篇

[转载]极品美图 <wbr><wbr>-----中国古诗词·节气篇

[转载]极品美图 <wbr><wbr>-----中国古诗词·节气篇

养生代茶饮

 (2022-07-04 15:06:40)[编辑][删除]

健康养生笔记(22)

  (2022-06-25 06:57:03)开心民民喜欢了贺蕴华的博文
标签: 

健康养生

  

润肺

  

养心

  

清肝

  

润喉

分类: 健康养生笔记

1、降脂:玫瑰花,代代花,三七花,煮水代茶饮。

2、胃胀:陈皮,莱菔子,煮水代茶饮。

  胃口差:陈皮,山楂,煮水喝。

3、止泻:石榴皮,桔皮,红茶,煮水饮。

4、润肺止咳:银耳,百合,梨,川贝粉,冰糖(肺阴虚)。

  秋梨柿饼煮水代茶饮。

5、润喉:金银花,麦冬,桑叶,玄参。代茶饮。

6、消浊毒(香兰茶):藿香、佩兰各9克,泡茶饮。

7、清肝:黄连,大黄,甘草皆0、3克,泡茶饮。

8、气血双补生血汤:黄芪20克,茯苓20克,大枣数个煮水或炖汤吃。

9、养心饮:红景天先煮水,再与莲子,麦冬,白扁豆共煮烂后服。

10、安神滋阴:菊花,麦冬,炒麦芽,红枣,煮水饮。

11、去实火:金银花,荷叶,山楂,乌梅煮水代茶饮。

12、防中暑:西洋参,麦冬煮水代茶饮。

13、暑湿胸闷:杏仁3克,薏仁6克,冠仁6克,莲子6克,莱菔子3克,

        麦冬3克,煮水代茶饮。

14、补心食疗:莲子(带心)30克,龙眼肉20克,煮后加冰糖服。                       (糖尿病不宜)。

15、寿元贴(消化差者用)花椒6粒,艾叶一小撮,桂圆1个(去核),     打成泥,贴神阙穴(肚脐),效果好。

16、润肺养心:银耳,莲子,桂花煮服。

 以上验方皆源自中央台,北京台,专家健康养生节目讲座整理后供博友们参考!             贺蕴华欢迎博友光临,夏日安康!  

养生茶,喝错也伤身

时间:2019-12-02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7版  作者:杨萌

 

 

  中药养生茶因其方便、易做,深得各个年龄段的养生爱好者喜欢。但是,这些用中药泡制的养生茶有着中药的功效和偏性,所以,喝前一定要辨证,喝错了反而会对身体有害。

  养生茶应该怎么喝,江西省中医院肾病科主任中医师王茂泓为大家详细介绍。

枸杞菊花茶

  枸杞菊花茶甘甜爽口,入肝经,可明目。菊花性微寒,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枸杞药性平和,养肝明目。两者泡水有较好的清利头目、祛火效果,对风热感冒、高血压引起的失眠、头痛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由于菊花性寒,脾胃虚寒、阳虚、湿气较重的人不宜喝,经期女性、患有风寒感冒人也不宜喝。

玫瑰花茶

  玫瑰花茶具有疏肝理气、活血止痛、美容养颜的作用,比较适宜女性服用,同时对高血压患者来说也有不错的功效,日常可用沸水冲泡干燥玫瑰花3~5朵即可,也可放入大枣或根据体质与红茶或绿茶同饮。

  但是,玫瑰花茶中含鞣酸比较多,与食物中的蛋白质结合生成不易消化吸收的鞣酸蛋白,会导致便秘,所以便秘的人不要喝。另外,玫瑰花茶属于温热花草饮品。对于阴虚火旺、实热者来说不要饮用,喝得过多容易导致阴火加重。

桂圆红枣茶

  红枣性温味甘,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用于脾胃虚弱、贫血虚寒、食欲不振、疲乏无力、津液亏损、心悸失眠等辅助治疗。桂圆性温热,补血安神、健脑益智、补养心脾,对失眠、心悸、神经衰弱、记忆力减退、贫血等有比较好的疗效。两者合用起到扶正的作用,适合气血不足的人喝。

  但是,桂圆肉性温,吃了容易上火,建议泡茶的时候可以将桂圆壳打碎一起泡,可以中和吃桂圆肉带来的火气。另外桂圆红枣茶,含天然糖分较高,对腹胀胃胀、胃酸过多、糖尿病患者不宜,上火发炎时也需忌食。

金银花茶

  金银花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因为金银花茶比较寒,除肝火比较旺盛经常上火的人以外,其他体质的人不建议长期喝。痛经患者、体质虚寒的患者尽量避免服用。另外,咽喉痛的患者多属于虚火,金银花以治疗实火为主,所以,这类患者建议用生甘草泡水喝代替。

薄荷茶

  薄荷性凉,味辛,具有疏风散热、清利头目的功效。主治风热感冒、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等。薄荷一般不建议单独使用,需配伍其他药材使用。另外,阴虚阳亢、血燥及体虚多汗者忌服。

  王茂泓介绍,大众喝养生茶要根据具体症状和自身体质特点来调配。现代人体质比较复杂,很多人都是几种体质复合在一起。像有的女性脸上经常长痘、喉咙痛,上火的症状比较明显,但是手脚冰凉、怕冷、小便清,这就属于上热下寒,所谓的上火症状只是虚火,并非实火。这个时候如果直接去喝祛火的养生茶,起初也许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长痘和喉咙痛的症状并不会完全消除,反而身体会越喝越虚,损伤了阴精或阳气。

  养生茶是有偏性的,长期饮用配伍要兼顾阴阳,在专业中医师辨明体质的情况下指导服用。王茂泓说,养生茶虽有治疗效果,但一般能改善当时的某些症状,但是很难从根本上起到改善体质的作用。就像有些人本身患有基础疾病比较多,需要用中药调理治病,光靠养生茶是远远不够的。(杨萌)

两款养生益寿饼

时间:2019-09-20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7版  作者:辛宝

 

  年满百岁为期颐,语本《礼记·曲礼上》:“百年日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我们以《医学衷中参西录》期颐饼、益脾饼为基础方,结合现代营养学理论、采用药食两用原料精心研制了两款富含中医药特色的药膳小饼,名为“期颐”小饼。是敬老行孝、馈赠师友、养生益寿的传统膳食创新食品。

期颐小饼

  【基本方】期颐饼。

  【参考方源】《医学衷中参西录》。

  【变方加减】

  白扁豆健脾化湿,和中消暑。

  红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安神。

  山药益气养阴,补脾肺肾,涩精止带。

  山楂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

  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方解】本方以《医学衷中参西录》期颐饼为基本方化裁,其中红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山药益气养阴、涩精止带;白扁豆健脾化湿;茯苓利水渗湿;陈皮理气健脾、调理气机;诸药同用使补而不滞,另有山楂消积健脾,以助陈皮、茯苓、白扁豆化湿之效,使补而不瘀。饼皮以山药、茯苓为主,馅料以枣泥、莲蓉等甘补之品为主,健脾益胃、气血同调。

益脾小饼

  【基本方】益脾饼。

  【参考方源】《医学衷中参西录》。

  【变方加减】

  白芸豆温中下利,益肾补元,镇静安神。

  莲子补脾止泻,止带,益肾涩精,养心安神。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安神。

  山药益气养阴,补脾益肾,涩精止带。

  枸杞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鸡内金健胃消食,涩精止遗,通淋化石。

  芡实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

  【方解】本方以《医学衷中参西录》益脾饼为基本方化裁,方中枸杞滋补肝肾,山药益气养阴,补脾益肾,枸杞、山药同用为补益脾肾之主框架;茯苓利水渗湿,使补而不滞,鸡内金健胃消食,使补而不积,二者同用可共奏补而不留瘀之效;莲子补脾止泻,芡实益肾固精,二者同用,使补而得固,消而不致泻,共奏补泻有固之效,加之白芸豆养心安神,使诸药得用,心神得安、补脾益肾、益精填元。(辛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