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枣核形身材

(2022-06-24 04:57:52)
为什么“枣核形身材”的人易百病丛生
摘自2022-6-23中国中医药报
张玉平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有些人呈枣核形身材,大肚子,小细腿。这类脂肪过多堆积在腹部的人群常常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哮喘、胃肠功能紊乱、失眠、腰腿疼痛、乳腺增生等,可谓百病丛生。
形成原因
从人体经络分布特点分析,腹部和背部经络分布存在着巨大差别。背部有7条经络,全部为阳经;腹部有11条,阴经7条、阳经4条。在十二经脉循行中,阴经与阴经的交接恰恰也在腹部。可见,腹部为阴中之阴。中医认为,阴属寒,寒则凝。脂肪属于痰,为阴邪积聚。中医的痰,不光指咳嗽吐出的痰,还指体内像痰一样的病理产物,比如血管壁上沉积的粥样脂肪。枣核形身材的形成虽有年龄因素、遗传因素影响,但最主要的还是自身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饮食所伤 脾主运化水湿,脾胃损伤是肥胖的根本原因。如长期暴饮暴食、过食肥甘厚味,脾胃不能及时消化吸收,便化为痰湿储存在体内。如贪吃生冷,损伤阳气,水湿不能蒸腾,也会寒化为痰湿,堆积在腹部。
环境偏凉 从地域差别角度看,肥人多见于北方,南方精瘦者多。北方天气过于寒冷,或者夏天过用空调,会导致湿气不能排出,存留体内,阳气受损,则寒湿体质形成。
急躁焦虑 肝木是脾土的克星,肝郁或肝旺能克伤脾胃。另外,中医有“思虑伤脾”之说,焦虑多思也易损伤脾的功能。
缺乏运动 长期喜卧好坐者,易气血运行不畅,脾胃呆滞,导致水谷精微失于输布,化为膏脂痰湿,聚集于脏腑经络。
如何防治
“医圣”张仲景说:“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本病的治疗应在辨证基础上,着重于重新建立脾胃自身化湿功能,达到重塑体形的目的。可采取中药内服、针灸减肥、穴位埋线等方法,均有较好的效果。患者应放松精神,加强运动,把多余的脂肪代谢掉。中医认为,脾主四肢,脾主肌肉。运动可以强健脾胃、增加消化能力。肥胖是多系统疾病,需要医患长期合作。患者一定要先认识其危害,了解其病因,然后下定决心,长期坚持运动,从各方面进行防治。

大腹便便

 枣核形身材 (2018-08-27 08:40:15)[编辑][删除]


——成语“六阳会首”释疑

成语“大腹便便”出自《后汉书·边韶传》:“边孝先,腹便便。”,讲述了东汉桓帝当政的时候一个叫边孝先的读书人,口才甚好,讲起课来头头是道。但他人很胖,肚子大,又爱打瞌睡,睡的样子看起来很好笑。有一天,他和衣打瞌睡,学生们就编了顺口溜嘲笑:“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欲眠。”边孝先听到很生气,也回了顺口溜解释与批评:“边为姓,孝为字。腹便便,王经笥。便欲眠,思经事。寐与周公通梦,静与孔子同意:师而可嘲,出何典记?”意思是,我边孝先肚子大,那是装五经的竹箱,我睡觉,那是在思考五经的事,因为只有在梦中,才能会见到周公,也只有在安静的时候,才能有与孔子相同的思维。学生嘲笑老师,这是出自哪家的规距?如今人们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很肥胖的样子。

“大腹便便”小心疾病来袭

从典故里看出一个问题,大腹便便之人难免受人耻笑。现在人们吃喝不愁,稍不注意,加上不爱运动,就变得大腹便便了,不仅不好看,健康问题也随之而来了。

中医早就认识到大腹便便是不健康的表现,《黄帝内经》里就把人的体形分为肉人、脂人和膏人三种。所谓“肉人”是指骨髂肌肉壮实,皮肉紧凑,肌理致密的一种体形;“脂人”是指四肢肥瘦比例均匀,脂肪多,肉松软而富有弱性的体形;而“膏人”是指腰背腹部明显肥胖,而臀部、四肢则相对瘦小,腰腹围大于臀围,“纵腹垂腴”那种体形。

这三种体形中,肉人是正常的,脂人是偏胖但尚未超标的,而膏人就是现代医学所说的“向心性肥胖”,也就是大腹便便那种体形。这是一种非常不妙的体形,外形不雅不说,还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好发体形。一旦患上,这“三高”之间互助互长,恶性循环,易发生心肌梗死、脑梗塞、脑出血、中风、瘫痪等。

如何避免成为“膏人”

如何避免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大腹便便之人,预防的办法就是要注意几点:一是从日常生活行为中去预防,坚持规律运动,少食油腻食物,坚持低脂低盐低糖饮食,不暴饮暴食,每餐坚持七八分饱,不抽烟酗酒。二是要进行有效的体质调理。中医体质学说认为,膏人大多数都是痰湿体质,痰湿体质的人若后天不注意,就会导致大腹便便。如果你体形肥胖,腹部肥满而松软,面部油脂分泌较多,上眼睑比别人肿,经常感觉全身困重,舌苔厚腻,就要考虑是不是痰湿体质。最好是找中医诊断并进行中药调理,防止身体产生不适。

针灸减肥的原理和方法

  大腹便便 (2018-09-24 05:06:41)[编辑][删除]

 

承山穴:消除小腿脂肪;足三里:消除小腿浮肿;血海穴:消除腿部堆积的脂肪,同时改善月经不调;曲池穴:美化臂部皮肤,改善干燥粗糙的状况;风市穴:排除大腿多余水分,使大腿变苗条;肱中穴:使手臂变纤瘦------对图先自摸一下

查看大图|向左转|向右转

王少军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 

针灸减肥原理

针灸是传统医学宝库中的一枝奇葩,在调理肥胖中也能发挥重要的作用。针灸通过调整人体的代谢功能和内分泌功能,促进脂肪分解,达到减肥降脂的效果。

调理胃肠功能:胃肠调理综合效应多数体现在食欲下降以及大便通畅这两个变化,我们知道,很多肥胖的原因,就是因为摄入太多,所以胃肠功能的调理对减肥作用非常大。没有这么想吃东西了,这是很多接受针灸减肥的人可以观察到的现象,由于针刺能延长胃排空的时间,所以能使本来比较亢进的食欲得到抑制,甚至下降。另外,还能改善肠道功能。比如说有些便秘的人在针灸减肥过程当中,肠道蠕动加强了,排泄作用也增强了,这都是针灸能增强肠道作用的结果。

改善机体新陈代谢:这里的代谢,包括糖代谢、脂肪代谢等。针灸能增强新陈代谢的速度,促进多余脂肪的代谢,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有的是糖代谢障碍,比如糖尿病,在针灸过程中往往病情也能得到调整。

改善内分泌系统功能:很多肥胖是发生在青春期、产后、更年期这几个阶段,特别是女性,这几个阶段都是激素水平改变非常明显的时间段。在针灸减肥过程中,很多伴随着月经不调、闭经等症状的女性,在减肥过程中并没有针对这些症状进行治疗,但往往通过针灸,就能改善原来的症状,这都是内分泌得到改善的结果。

针灸减肥的方法

体针选穴及治疗

辨证取穴:应根据病人的临床特点,选择最适合的穴位。如食欲亢进、易饥饿者,应首选胃经穴;如体态虚胖、动则气喘,可选择肺、脾二经穴;如脘腹满闷、肢体沉重,应选择三焦经穴。

治疗选穴:

体针一:取穴:主穴为关元、三阴交。配穴依据辨证分型而取:

属脾虚湿滞:内关、水分、天枢、丰隆、列缺、脾俞。

属湿热内盛:曲池、支沟、大横、四满、内庭。

属冲任失调:支沟、中注、带脉、血海、肾俞、太溪。

操作:每次主穴必取,然后依据症型,酌加配穴3~4个。每次均留针半小时,隔日1次,15次为1疗程,每次疗程间隔5天。

体针二:取穴:主穴为天枢、中脘、大横。配穴有曲池、合谷、膏肓、内庭、三阴交。

操作:天枢、大横接电针仪,然后持续通电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5次为1疗程。

耳针治疗

选穴一:耳穴:口、食道、十二指肠、饥点、内分泌、脑、胃。

选穴二:耳穴:内分泌、丘脑、卵巢、脑点、饥点、渴点、神门、胃。

选穴三:耳穴:主穴取肺、脾、肾、三焦、内分泌穴,配穴可选肝、胃、神门、皮质下、饥点。

操作:每次取4~6穴,胶布固定,每周1~2次。

耳穴压豆

耳穴压豆疗法:30天为1疗程。严格消毒:整个操作过程应做到严格消毒,压豆部位首先用碘伏消毒,再用75%的酒精脱碘,之后将皮内针或磁豆或王不留行子,固定在穴位上,防止发生感染或污染。

穴位埋线减肥法

埋线减肥是针灸减肥的延伸和发展,是利用蛋白线埋入穴位,在人体内软化、分解、液化和吸收,通过埋入的线,将体内的液体脂肪代谢出体外,来达到减肥的目的。起到“长效针感”,达到健脾益气、疏通经络、温中散寒、调和阴阳气血的作用,从而调整了患者的植物神经和内分泌功能。

选穴:主穴为关元、天枢、水分、水道。配穴可依据辨证分型而取:

属脾虚湿滞:三阴交、脾俞。

属湿热内盛:曲池、大横、四满、内庭、腹结。

属冲任失调:带脉、血海、肾俞。

通常以4次为1个疗程。埋线减肥1次,可持续15天时间。

注意事项:首先要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取得密切配合。治疗时,同一个穴位不能反复重复使用。埋线3天内最好不要洗澡。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发生。埋线减肥根据不同部位,选择埋线的角度和深度,防止伤及内脏、脊髓、大血管和神经,以免造成不良后果。埋线减肥后要适当活动,注意休息和保养。合理膳食,远离激素类药物。

拔罐减肥法

拔罐减肥法是通过拔罐时强大的吸拔力使汗毛孔充分张开,汗腺和皮脂腺功能受到刺激而加强,皮肤表层衰老细胞脱落,从而使体内毒素、废物加速排出,达到降脂消脂的瘦身功效,是经络减肥的一种形式。

拔罐减肥的优势:拔罐减肥不仅能够辨证施治、调节整体,疏通经络,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取得整体减肥的效果。而且能够根据肥胖的位置,局部取穴以循经疏导,促进局部代谢,消除局部脂肪达到局部减肥的目的。可刺激肥胖者迟钝的自律神经,使功能活跃,增加能量消耗。在拔罐的同时,配合燃脂精油或减肥精油,可加速新陈代谢所产生的毒素、分解多余脂肪,更加有效的排出体外,使减肥效果达到极致。

注意事项

进行针灸减肥也要注意控制饮食,在针灸过程中,如果暴饮暴食,随便乱吃,也达不到减肥的目的。但控制饮食绝不等于“饥饿疗法”,不主张过分节食。

针灸减肥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指望几针扎下去就能够变得身材窈窕,那也是不现实的。在针灸的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才能有效地防止反弹。否则一旦停针,就会马上反弹。

在针灸减肥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厌食、口渴、大小便次数增多、疲劳等反应,这些均属于正常现象。通过针灸治疗,机体的内在功能不断调整,促使新陈代谢加快,能量不断消耗,而出现一些临床症状。等到机体重新建立平衡,这些症状就会消失。如果在针灸中,患者出现眩晕、疼痛、恶心等症状时,属于针灸的不良反应,应立即中断治疗,防止发生危险。

增加脂肪的消耗是减肥治疗必要的条件。但不主张作剧烈运动,提倡耐力和持久的锻炼。对腹部肥胖的患者,在睡前做20分钟左右的腹式呼吸及按腹活动,对减少腹部脂肪及通便很有好处。

配合减肥食谱

牛奶一天摄取1杯以上:牛奶如果摄入不足,身体会吸收骨骼里的钙质来补充,这时指甲会缺少光泽,如果做运动,还容易受伤。

鸡蛋每天一个:新鲜的鸡蛋中含有小鸡孵化前所需的优质蛋白质和矿物质,这也是人类每日必需的营养素。

脂肪少的鱼和肉各一片:一片手掌大的鱼或肉热量约为80卡。鱼、肉摄入不足时,容易感到疲倦,头发也较干涩,甚至生理不顺。

 

豆类和豆制品:如果完全依赖动物性蛋白质,则容易患“文明病”,因此豆类和豆制品必不可少。(王少军)

清除蝴蝶袖

   针灸减肥的原理和方法 (2018-09-27 14:47:11)[编辑][删除]

 

       用拇指和食指从腋下开始向肘关节方向一下一下捏揉

     年过40岁,在上臂下方开始出现悬垂肌肉,如何判断肌肉有没有垂下来呢?请举起手臂做敬礼的姿势,一定有人在上臂部分有松弛的肌肉。从腋下开始,始向肘关节方向三拇指和食指下下地捏揉这一条“脱离组织”的肌肉,会有捏棉絮的感觉,手指一搓还有疙疙瘩瘩的脂肪颗粒,稍一用力则疼痛难忍。这就是“蝴蝶袖”。是心脏供血不足的表现,即使现代医学的诊断报告一切正常。产生的原因是心经堵塞,使局部肌肉失去营养,垃圾代谢不出去,堆积在此就形成了这些没用的脂肪,然后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影响气血的运行。


     每天坚持捏揉10分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慢慢地松弛的肌肉会变结实,心脏供血就会舒畅,胸闷气短的现象自然会消失。自我捏揉时,用拇指、食指的指肚从腋下开始充分捏住一个地方捻揉3下,再向下同样操作直到肘关节,开始几下或者前3天可能特别疼,慢慢地可以忍受,肌肉开始变实,有弹性。清除“蝴蝶袖”,是预防心脏疾患最简便有效的方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