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枣核形身材

(2022-06-24 04:57:52)
为什么“枣核形身材”的人易百病丛生
摘自2022-6-23中国中医药报
张玉平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有些人呈枣核形身材,大肚子,小细腿。这类脂肪过多堆积在腹部的人群常常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哮喘、胃肠功能紊乱、失眠、腰腿疼痛、乳腺增生等,可谓百病丛生。
形成原因
从人体经络分布特点分析,腹部和背部经络分布存在着巨大差别。背部有7条经络,全部为阳经;腹部有11条,阴经7条、阳经4条。在十二经脉循行中,阴经与阴经的交接恰恰也在腹部。可见,腹部为阴中之阴。中医认为,阴属寒,寒则凝。脂肪属于痰,为阴邪积聚。中医的痰,不光指咳嗽吐出的痰,还指体内像痰一样的病理产物,比如血管壁上沉积的粥样脂肪。枣核形身材的形成虽有年龄因素、遗传因素影响,但最主要的还是自身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饮食所伤 脾主运化水湿,脾胃损伤是肥胖的根本原因。如长期暴饮暴食、过食肥甘厚味,脾胃不能及时消化吸收,便化为痰湿储存在体内。如贪吃生冷,损伤阳气,水湿不能蒸腾,也会寒化为痰湿,堆积在腹部。
环境偏凉 从地域差别角度看,肥人多见于北方,南方精瘦者多。北方天气过于寒冷,或者夏天过用空调,会导致湿气不能排出,存留体内,阳气受损,则寒湿体质形成。
急躁焦虑 肝木是脾土的克星,肝郁或肝旺能克伤脾胃。另外,中医有“思虑伤脾”之说,焦虑多思也易损伤脾的功能。
缺乏运动 长期喜卧好坐者,易气血运行不畅,脾胃呆滞,导致水谷精微失于输布,化为膏脂痰湿,聚集于脏腑经络。
如何防治
“医圣”张仲景说:“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本病的治疗应在辨证基础上,着重于重新建立脾胃自身化湿功能,达到重塑体形的目的。可采取中药内服、针灸减肥、穴位埋线等方法,均有较好的效果。患者应放松精神,加强运动,把多余的脂肪代谢掉。中医认为,脾主四肢,脾主肌肉。运动可以强健脾胃、增加消化能力。肥胖是多系统疾病,需要医患长期合作。患者一定要先认识其危害,了解其病因,然后下定决心,长期坚持运动,从各方面进行防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