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槐花:争开金蕊向关河

(2022-05-21 03:54:40)

摘自2022-5-20中国中医药报
王恒苍 陈永灿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行宫门外陌铜驼,两畔分栽此最多。欲到清秋近时节,争开金蕊向关河。
层楼寄恨飘珠箔,骏马怜香撼玉珂。愁杀江湖随计者,年年为尔剩奔波。
——唐•罗邺《槐花》
诗词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槐花开放时,有人欢喜有人愁的情景。槐花树在行宫门外道路两旁栽种最多,等到临近秋天的时候,槐花那金黄色的花蕊朝向护城河争相开放。那些在皇宫高楼里的人们看到这美景却无法出宫游玩,只能透过珠帘投来嫉妒的目光。马棚里的骏马也被这槐花的香气所吸引,变得躁动不安,仿佛要把马橛子挣开一般。各地准备科举考试的学子们却极为忧愁,年年到槐花开放的时节,他们只能为前程奔波在旅途中。
养生解读
夏季的槐树不仅能为人们带来阴凉,清香的槐花也给人以嗅觉上的享受。槐花未开放时采收其花蕾,称为“槐米”;花开放时采收,称为“槐花”。《本草纲目》记载:“未开时采收,陈久者良,入药炒用。”又云:“炒香频嚼,治失音及喉痹,又疗吐血衄血,崩中漏下。”《医林纂要》认为,槐花有泄肺逆、泻心火、清肝火、坚肾水的功效,对其评价颇高。槐花性味凉苦,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效,主要用于肝热目赤、血痢崩漏、痔血衄血、溃疡性结肠炎等,也是治疗痔疮的常用药物。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槐花中含有丰富的脂肪酸、皂苷类、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所含的芸香苷及槲皮素能减少血管通透性,使毛细血管恢复正常的弹性,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还可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血液循环,降低血压、血脂等。
膳饮品鉴
花期来临时一串串洁白的槐花缀满枝头,散发出淡淡、素雅的清香,沁人心脾,槐花不仅有较好的观赏价值,还有十分重要的食用药用价值。槐花食用方法较多,可做糕、粥、汤、拌菜、焖饭等。现列举部分,以供选用。
槐花炒鸡蛋
材料:鲜槐花150g,鸡蛋3个,香葱、盐、花生油各适量。
做法:把槐花摘干净,去除叶子,用清水洗净,开水煮开,烫熟后过凉,沥干水分。香葱洗净,切成葱花。鸡蛋打入盆中,盆中倒入槐花,把槐花和鸡蛋搅拌均匀,加入葱花和盐调味。炒锅烧热,加入花生油,放入槐花蛋液炒熟即可。
功效:本药膳具有清肝泻火、凉血止血的功效,适用于肝火旺盛所致的头目赤痛、咽喉肿痛、痔疮出血、高血压、糖尿病等病症。
槐花炒里脊
材料:槐花150g,里脊肉150g,油、盐、鸡精、葱、蒜、生抽、料酒、淀粉各适量。
做法:槐花摘干净,用清水清洗几遍,沥干水分。葱、蒜洗净,切碎。里脊肉洗净,切成薄片,放入盐、生抽、料酒、淀粉抓匀,腌制10分钟。锅内放油,放入里脊肉片炒熟,盛出备用。用锅内余油炒香葱、蒜,放入槐花炒熟,然后加入炒好的里脊肉翻炒均匀,最后加入盐和鸡精,翻炒均匀即可。
功效:本药膳具有清肝明目、补虚止血的功效,适用于头晕目眩、高血压、高血脂等病症。
槐花蜂蜜水
材料:槐花9朵,蜂蜜适量。
做法:将槐花放入玻璃杯中,开水冲泡,等待约5分钟,加入适量蜂蜜调味,即可品饮。
功效:本药茶具有清热润燥、凉血止血的作用,适合有目赤咽痛、痔疮出血等症状的人群饮用。
槐花夏菊茶
材料:槐花9朵,夏枯草3g,菊花6朵。
做法:将上述材料投入壶中,加开水冲泡,加盖闷约5分钟,滤出茶汤,加入蜂蜜调味,即可品饮。
功效:本药茶具有清肝明目、泻热凉血的功效,适合有急躁易怒、乳房胀痛、眼目昏花、痔疮出血等症状的人群饮用。
槐花茅根粥
材料:槐花15g,白茅根15g,糯米150g,白糖适量。
做法:槐花、白茅根洗净,放入锅中,加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糯米洗净,放入汤汁中熬煮成粥,加白糖调味即可。
功效:本药粥具有清热凉血、止血消肿的功效,适用于血热引起轻微牙龈出血、口腔溃疡、痔疮出血等症状。
槐花芹菜粥
材料:槐花15g,芹菜60g,粳米150g,冰糖适量。
做法:槐花、芹菜洗净,切碎,备用。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熬煮。粥将成时,加入槐花、芹菜,熬至粥成,加入冰糖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本药粥具有退热降火、清肝明目的功效,适用于肝火上炎引起头痛、目赤、口苦、急躁、夜寐不安、溲赤便干等症状。
槐花米糕
材料:槐花、生淀粉各45g,糯米粉105g,植物油30g。
做法:先将槐花去梗,然后在盐水中浸泡15分钟。浸泡好的槐花放到80的水中汆烫。把糯米粉、生淀粉、糖和水按比例混合,倒入植物油,搅拌均匀,使水油完全融合后放入槐花,倒入容器,容器内事先抹好油,大火蒸20分钟出炉。冷却后切割,亦可用模具压出造型,即可直接食用。
功效:本药点具有清热凉血、清肝止血的功效,适用于因血热、上火引起的痔疮便血、尿赤、月经过多等症状。
槐花饺子
材料:槐花300g,猪肉300g,面粉600g,葱、姜、盐等各种佐料适量。
做法:将槐花洗净,稍汆烫,捞出沥水。猪肉剁馅,葱姜剁碎。将槐花和肉馅混合,加入生抽、花生油、盐、料酒、香油各适量,拌匀。取饺子皮,包入馅料,捏紧收口。锅中烧开水,下入饺子,大火煮至沸,添1小碗冷水继续煮,添3次冷水后煮熟即可出锅。
功效:本药点具有清肝健脾的功效,适合肝火目赤、脾虚体倦等人群食用。

又是一年槐花开

 (2018-04-28 04:15:06)[编辑][删除]


春夏之交,槐树纷纷开花来,成枝成串,肥硕鲜艳,散发出阵阵幽香,几里之外都能嗅到。花香引来了无数蜂蝶,成为一道独特风景。

触景生情,我想起故乡的槐花来。故乡的槐花是白色的,不仅可以观赏,而且可以充饥。小时候居住的村西,是一片连着一片的槐树林。每到槐花盛开的季节,就是我们这些会爬树的孩子最开心的日子。那一串串洁白的槐花缀满树枝。当时的生活较为艰难,家家户户都要捋一些槐花,冲洗后再拌些面粉,蒸成类似菜团、我们叫作“苦累”的食品,蘸着蒜末吃,或用菜油煎,还可以熬成槐花粥、烙成槐花饼,味道特别鲜。

放学后,我们拿钩提篮,三五成群相约去捋槐花。通常先是捋低处的槐花,然后就爬上树去捋高处的。不会爬树的小伙伴就只能望着高处的槐花兴叹,而我们会爬树的就会大显身手,攀到槐花最密集的地方去捋。也有不小心的小伙伴在捋槐花时扎了手,应验了“槐花开在高枝头,香蕊一点藏玉壶,自古高洁侵不得,利棘专刺采花手”之说。

槐花多被诗人赞美,他们将槐花的香与美描绘得楚楚动人。诗云:“槐林五月漾琼花,郁郁芬芳醉万家。春水碧波飘落处,浮香一路到天涯。”

多年没有吃槐花“苦累”了,如果说当年吃只为了温饱,如今人们再次热衷于吃槐花美食则是注重养生了。槐花味苦,性偏凉,具有清热凉血、止血的功效,但平常脾胃虚弱的人不宜过多食用。

又是一年槐花开。真想回到故乡再摘一篮子槐花,让母亲再蒸一笼槐花“苦累”,一家人围坐一起吃个团圆饭。然而,时过境迁,母亲过世已经十八载。如今我只能回味童年的时光了。故乡那挂满一树的槐花,可是我对她老人家无尽的思念?(赵永生)

栀子花:望如积雪,香闻十里

 (2022-05-20 05:41:04)[编辑][删除]

 


摘自2022-5-19中国中医药报
王新德 山西省运城市中医院
初识栀子花,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江南。彼时常在阶前、池畔和路旁看到栀子叶色亮绿,四季常青,花大洁白,芳香素雅。栀子的花苞期很长,从冬季开始孕育,直到来年夏至时节才绽放,绽放时散发出浓郁的芳香,令人如痴如醉。《四川志》载,唐朝时有个叫白上坪的地方,种栀子“家至万株,望如积雪,香闻十里”。
在古代,栀子花被奉为祥符瑞气,受到虔诚隆重的礼遇。《史记•货殖列传》载:“千亩栀茜,其人与千户侯等。”迄至晋代,栀子花更受珍视,据《晋令》:“诸宫有秩,栀子守护者置令一人。”可见其身价之高贵,为看守它还特设一吏。历代文人雅士留下许多诗篇赞美栀子。宋代杨万里的《栀子花》云:“孤姿妍外净,幽馥暑中寒”。
栀子花不仅能供人观赏,还能食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饮馔服食笺》中,描述了栀子花的两种吃法,一种做法是“采半开花,矾水焯过,入细葱丝、大小茴香、花椒、红曲、黄米饭研烂,同盐拌匀,腌压半日食之。用矾焯过,用蜜煎之,其味亦美”;另一种做法则是“采花洗净,水漂去腥,用面入糖、盐作糊,花拖油炸食”。

栀子花开入馔来

时间:2022-05-16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 缪士毅 中共浙江省永嘉县委组织部

时入夏天,乡村山间的栀子花纷纷绽放,那似霜如雪的花朵,不仅为夏天平添几分美丽,也为人们献上了一道难得的花馔美味。

栀子,为茜草科常绿灌木,在我国不少地方皆有栽培,尤以华东、西南和中南栽植为盛,其叶色碧翠油亮,花冠高脚碟状,一般呈六瓣,色白素雅,芳香浓烈。栀子品种较多,常见的如大叶栀子、中叶栀子、小叶栀子、雀叶栀子、黄栀子等等。

栀子花叶片肥厚,洁白如玉,醇香浓郁,为难得的食材。其口感颇有植物纤维的韧性,吃在口里有一种韧劲,同时令人齿颊留香。

栀子花烹调方法较多,可凉拌吃、炒着吃、煲汤吃等等,如凉拌栀子花,爽口解腻,清热解毒;栀子花蛋汤,清爽鲜香,吊人胃口;栀子花炒韭菜,黄白衬绿,质嫩可口;栀子花炒肉,荤素搭配,诱人食欲。此外,还有栀子花烧豆腐、栀子花炒猪肝等等,这些菜肴佐酒下饭甚佳,让人常啖不厌。

烹调栀子花菜肴有一定的学问。在烹调之前,将新鲜的栀子花去掉杂质,再放入清水中洗净,捞出备用。烹调时,需将栀子花在沸水中焯煮一会儿,以去除涩味。但焯水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花瓣口感。此外,栀子花有些微苦,在烹调时可以加一点白糖,味道更佳。

栀子花性寒、味苦,具有清肺止咳、凉血止血的功效,可治疗肺热咳嗽和鼻衄。《本草征要》记载其可“泻火消痰,清热除烦。急症关下喉痹,配伍牡丹射干。朱丹溪谓栀子泻三焦火,解热郁,行结气。《滇南本草》谓栀子花泻肺家实痰实火。与牡丹花瓣同行,解急症关下喉痹之危,有显效。”

现介绍两道简单易做的栀子花菜谱,以供选用。

凉拌栀子花

材料:鲜栀子花300g,食盐、米醋、白糖、味精、葱各适量。

制法:新鲜的栀子花在清水中洗干净,将其倒入锅里沸水中焯煮一会儿,捞出来晾凉,然后加入适量食用盐、米醋、白糖、米精等凉拌,撒上少许葱花,即可食用。

栀子花炒肉片

材料:鲜栀子花200g,猪五花肉100g,食盐、食用油、白糖、味精、葱各适量。

制法:新鲜的栀子花清洗干净,并在沸水中焯一下备用。将猪五花肉切成片状,锅中加适量食用油,先将肉片倒入锅中翻炒一会儿,待肉片将熟时,倒入焯过的栀子花,与肉片一起再翻炒几下,加入适量盐、白糖、味精,撒上少许葱花,盛入盘中即可。

五月蔷薇满城芳

 (2022-05-14 04:28:42)[编辑][删除]

摘自2022-5-13中国中医药报
赵永生 河北省内丘县中医院
去年五一前后,我的一位文友制作了一个精美的蔷薇花开视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年,谷雨后的第一场春天的细雨和风,又催开了内丘县第二幼儿园南墙外那一墙惹人注目,娇艳玲珑的蔷薇花。
走近内丘县二幼,只见绵延近百米的南墙栏杆上处处深粉浅粉,数不清的一簇簇蔷薇花爬满栏杆,万紫千红,一片生机盎然的美景。蔷薇花在雅致古朴的楼阁映衬下,别有一番景象,不少从此处路过的人纷纷拍照留念。这段南墙因着这一大片盛开的蔷薇花,被誉为内丘最美的蔷薇花墙,吸引了不少群众流连忘返,驻足欣赏。
近年来,内丘县持续创建河北省和国家级园林城市,大力推行“见缝插绿、拆墙透绿”,县城内除二幼外,还在扁鹊公园等地也种植有一定规模的蔷薇。
蔷薇属蔷薇科植物,植株较高大,攀援性强,花期长达月余,难怪明代顾磷这样写道:“百丈蔷薇枝,缭绕成洞房。蜜叶翠帷重,浓花红锦张。张著玉局棋,遣此朱夏长。香云落衣袂,一月留余香。”蔷薇还有花量大、花色艳的特点,是园林立体绿化中最适合的品种,为美化环境的“利器”。我国老百姓自古就有在院墙边种植蔷薇的习惯,不但可观赏到连绵的花开,还可以防止外人攀爬,保护庭院安全,形成较为闭合私密的空间。
蔷薇除去观赏价值外,其花、根、叶均可入药。花可用来治疗暑热胸闷,口渴,吐血;根茎能治疗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白带,遗尿等症,外用于烧伤,外伤出血;叶外用治疗痈疖疮疡。
“谷雨初过换夹衣,园林零落到蔷薇”,五月是劳动者的盛大节日,昨天又是第111个国际护士节,在这个节日里,被誉为鲜花界“劳模”的蔷薇花盛开,难道不是送给广大光荣劳动者的节日礼物吗?

葫芦趣谈

  (2022-05-19 04:28:23)[编辑][删除]

摘自2022-5-18中国中医药报
黄兰 陕西省勉县医院
葫芦,《本草纲目》记载为壶卢,又名瓠瓜、匏瓜。李时珍曰:“壶,酒器也。卢,饭器也。此物各像其形,又可为酒饭之器,因以名之。……大者可为瓮盖,小者可为瓢樽,为舟可以浮水,为笙可以奏乐。”
当人们对某件事的真正寓意弄不清楚时,常常会感叹一句话:“真不知道他葫芦里究竟装的是什么药?”虽然这句话是在进行比喻,但实际上葫芦的确可以装药。在《西游记》里,太上老君炼成的神丹妙药就是装在葫芦之中的。药王孙思邈身上就挂一个葫芦。
古代医家常用葫芦盛装各种丸、散、膏、丹,尤其云游四方的江湖郎中,更是少不得随身携带葫芦。葫芦对他们来说,不仅用来装药,更是行医的招牌。成语“悬壶济世”中的“壶”就是葫芦,这一典故来自东汉费长房的学医故事。据《后汉书•方术列传•费长房传》记载:“费长房者,汝南人也,曾为市掾。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及市罢,辄跳入壶中,市人莫之见,唯长房于楼上睹之,异焉,因往再拜,奉酒脯。翁知长房之意其神也,谓之曰:‘子明日可更来。’长房旦日复诣翁,翁乃与俱入壶中。唯见玉堂严丽,旨酒甘肴,盈衍其中,共饮毕而出。……遂能医疗众病,鞭笞百鬼,及驱使社工。”
这个故事说的是,东汉时期有个叫费长房的人,本为市场管理员,在酒楼喝酒常见一老翁在街头悬挂葫芦卖药,集市散罢便悄悄跳入葫芦中。老翁医术高超,药到病除。费长房断定老翁绝非等闲之辈,便想拜师学艺,于是尾随而去,备好酒肉恭候老翁出来。不多时,老翁从葫芦里跳了出来,费长房立即磕头跪拜,老翁见他诚心求学,便收为徒,尽授其“悬壶济世”之术。后来费长房医治百病,驱除瘟疫,成了一方名医。为纪念老翁,他行医时总将葫芦背在身上,“悬壶济世”一词就是这么来的。
葫芦也是一味中药,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为葫芦科一年生攀缘草本植物瓤瓜的果实,秋季采收成熟而未老的果实,除去果瓤及种子,晒干,供药用。葫芦性味甘、平、滑,无毒;归肺、脾、肾经;具有通利小便、消肿兼除心烦的功效。
葫芦还是中华民族的吉祥物之一,深受老百姓喜爱。葫芦谐音“福禄”,寓意幸福美好,健康长寿;葫芦籽多,寓意子孙繁茂;葫芦肚代表着胸怀宽广,肚大能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富贵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