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牵牛子:治肠结的峻下良药

(2022-05-12 04:47:37)

摘自2022-5-11中国中医药报
温若君 梅全喜 深圳市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一则自己应用牵牛子治疗肠结顽疾的临床案例。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八卷牵牛子
【发明】一宗室夫人,年几六十。平生苦肠结病,旬日一行,甚于生产。服养血润燥药则泥膈不快,服硝黄通利药则若罔知,如此三十余年矣。时珍诊其人体肥膏粱而多忧郁,日吐酸痰碗许乃宽,又多火病。此乃三焦之气壅滞,有升无降,津液皆化为痰饮,不能下滋肠腑,非血燥比也。润剂留滞,硝黄徒入血分,不能通气,俱为痰阻,故无效也。乃用牵牛末皂荚膏丸与服,即便通利。自是但觉肠结,一服就顺,亦不妨食,且复精爽。盖牵牛能走气分,通三焦。气顺则痰逐饮消,上下通快矣。外甥柳乔,素多酒色。病下极胀痛,二便不通,不能坐卧,立哭呻吟者七昼夜。医用通利药不效。遣人叩予。予思此乃湿热之邪在精道,壅胀隧路,病在二阴之间,故前阻小便,后阻大便,病不在大肠、膀胱也。乃用楝实、茴香、穿山甲诸药,入牵牛加倍,水煎服。一服而减,三服而平。
这则病案是一位年过六十的宗室老妇人,一生受大便秘结困扰,常常十天左右才能解一次,而到临解时,则会肛门胀痛,疼痛欲裂,患者自述这种疼痛的程度甚至会超过生产时的痛苦。老妇人曾经服用过一些养血润燥的药物,但是会使胸膈阻塞,腹胀难受;若按照常规治疗方法服用硝黄通利之药则一点作用也不起。如此情形下病情耽误了三十余年,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痛苦。后来,患者请李时珍为其诊治,他见这位老妇人体态肥胖而观其面容多忧郁,询问病史了解到她每日能吐酸痰一碗多,胸部才觉得舒畅一些,说明她内火旺。李时珍分析认为,发生这种情况是三焦之气壅塞停滞所致,有升而无降,津液皆化痰饮故不能下行来滋润肠腑,并不是血燥。他认为治疗时用润剂留滞、硝黄入血分,不能化痰通气,所以病情无好转,用牵牛末皂荚膏可通利三焦痰饮,故而效果显著。此后这位老夫人只要肠结就服这种药,一服大便就通畅,也不妨碍饮食,慢慢精神也爽快得多了。
李时珍还用牵牛子治好了自己的外甥柳乔。柳乔平素喜好酒色,生病时下身胀痛,二便不通,以至于不能坐卧,站着呻吟了七天七夜。曾用通利之药不见效,于是派人请李时珍来,李时珍了解外甥的病情后,思索此病是湿热之邪在精道,壅胀隧路,病在二阴之间,并不在肠与膀胱。于是他用栋实、茴香、穿山甲诸药,入牵牛子加倍水煎服,一剂药就使病情好转,三剂药服下病已然痊愈。
功效作用
牵牛子又名黑丑、白丑、黑牵牛、白牵牛、二丑、草金铃、金铃等,为旋花科植物裂叶牵牛或圆叶牵牛的干燥成熟种子。秋末果实成熟、果壳未开裂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果壳杂质,晒干即得。临床应用中除了生品外,还有炒牵牛子等炮制品,生用力峻,炒用则缓其性。中医认为,牵牛子味苦,性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功能泄水通便、消痰涤饮、杀虫攻积,主要用于水肿胀满、二便不通、痰饮积聚、气逆喘咳、虫积腹泻等。
牵牛子在中药泻下药里属峻下逐水类药物,有显著的泻下作用。早在南北朝的《雷公炮炙论》中就有关于牵牛子的记载,《药性论》称其“治痃癖气块,利大小便,除水气,虚肿,落胎”,《本草纲目》载其“逐痰消饮,通大肠气秘风秘,杀虫”,《本草正义》载其“善泄湿热,通利水道,亦走大便”。李时珍通过临床实践,总结出牵牛子能“走气分,通三焦,气顺则痰逐饮消,上下通快矣”,又云其可“达命门,走精隧”,认为其治疗“大肠风秘气秘,卓有殊功”,得出了牵牛子治疗肠结有显效的结论,丰富了牵牛子的药性理论。
如今牛子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腹水肿胀,可配合攻下逐水药如甘遂、芫花、大戟等;治疗痰壅气滞、咳逆喘满,常与葶苈子、杏仁等同用;治疗虫积腹痛,常与槟榔、大黄等同用,对蛔虫、绦虫都有驱杀作用。
牵牛子为峻下的药品,少用则通大便,多用则泻下如水,且能利尿,故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腹水肿胀、二便不利及宿食积滞、大便秘结等症。至于用治痰壅气滞、咳逆喘满,则只宜暂用,不可久服。如属脾弱胃呆、气虚腹胀者,当以健脾补中为要,不宜用本品攻泻消积,克伐胃气。
现代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牵牛子主要含树脂苷类化合物牵牛子苷,还含麦角醇、裸麦角碱、田麦角碱、麦角新碱等多种生物碱及脂肪油、氨基酸、多种微量元素。牵牛子及其有效成分具有泻下、利尿、驱虫、兴奋子宫、抑菌、抗肿瘤、改善记忆等药理作用。
《中国药典》(2020年版)收载了8种含牵牛子的中成药,如一捻金、大黄清胃丸、山楂化滞丸、小二化食口服液、开胸顺气丸、木香槟榔丸、复方牛黄清胃丸、槟榔四消丸,这些药物在泻火通便、消食化滞等方面有很好的效果。
民间验方
民间流传着很多牵牛子治疗疾病的单方或验方,临床证实均有效果,现列举部分如下。
便秘
取本品8g、苏子20g、桃仁6g、火麻仁12g,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也可单用牵牛子烘干研细末,每次1g,温开水送服,每日2次,大便已通则停止服药。
小儿内伤乳食,积滞化火
牵牛子、大黄各20g,共烘干,研细末,6个月以下者,每次0.1g;6个月~1岁,每次0.15g;1~3岁,每次0.3g;3~6岁,每次0.45g;6~12岁,每次1g。每日2次,以泻下为度,随后用山药、莲子等调理脾胃。
雀斑
牵牛子30g烘干,研细末,每晚临睡前取适量,鸡蛋白调匀,涂擦面部有雀斑处,翌晨以温水洗去,连用5~7周。
蛲虫
牵牛子炒熟,研成粉末,用鸡蛋1个,加油煎至将成块时,把药粉撒在蛋上。于早上空腹服用,成人每次服1g,8~10岁小儿减半,每隔3天服1次,严重者可服3次。
小儿夜啼
用牵牛子10g、丁香2g、冰片少许,共研末,开水调泥敷脐治疗。或用黑牵牛子7粒研末,温水调成饼状,于睡前敷脐。
需要注意的是,孕妇及胃弱气虚者忌服,且不宜与巴豆、巴豆霜同用。本品有小毒,临床应用时应注意控制剂量,且只宜暂用,不可久服。

石斛吟

 (2022-05-07 10:35:41)[编辑][删除]

摘自2022-5-6中国中医药报
邓力 四川省成都市中草药研究所
旁倚仙草入仙境,摇扶金钗犹未醒。碎月之下香扑侵,琼楼雅士有诗情。
杜兰姿容争相竞,千年润得草木清。枫斗敛邪石前定,益胃清热更强阴。
石斛为兰科植物金钗石斛l.、鼓槌石斛l.或流苏石斛干燥茎。别名林兰、禁生、杜兰、石蓫、悬竹、千年竹。味甘,性微寒。归胃、肾经。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之功效。常用于热病津伤,口干烦渴,胃阴不足,食少干呕,病后虚热不退,阴虚火旺,骨蒸劳热,目暗不明,筋骨痿软。

相关配伍

 
1、治神水宽大渐散,昏如雾露中行,渐睹空中有黑花,渐睹物成二体,久则光不收,及内障神水淡绿色、淡白色者:天门冬(焙)、人参、茯苓各二两,五味(炒)半两,兔丝子(酒浸)七钱,干菊花七钱,麦门冬一两,熟地黄一两,杏仁七钱半,干山药、枸杞各七钱,牛膝七钱半,生地黄一两,蒺藜、石斛、苁蓉、川芎、炙草、枳壳(麸炒),青葙子、防风、黄连各五钱,草决明八钱,乌犀角半两,羚羊角半两。为细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温酒、盐汤任下。(《原机启微》石斛夜光丸)
2、治眼目昼视精明,夜暮昏暗不见物,名曰雀目:石斛、仙灵脾(锉)各一两,苍术(米泔浸,切,焙)半两。为细末,每服三钱匕,食前以米饮调下,日二服。(《圣济总录》石斛散)

用法用量

6~12g;鲜品15~30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