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
今日谷雨
谷雨喝茶,这五个时间少喝茶
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这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二字,总显得分外灵动。

谷雨前后是最适宜采制茶叶的日子,明代《茶疏》中谈到采茶时节“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南方有谷雨摘茶喝茶的习俗,听老人们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功效,所以谷雨这天,人们都会饮上一些春茶,以祈求健康。
谷雨茶,是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又叫第二春。这时候,温度适宜,雨量充沛,茶梢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茶叶鲜活,香气怡人。茶香浓郁醇厚,久泡仍余味悠长,鲜活得如枝头再生,染得春光盈眼。
谷雨喝茶,都有好处
护肤防过敏
但是对过敏体质的人而言,谷雨前后花粉、柳絮和梧桐毛毛较多,又需要防皮肤过敏。谷雨茶比较精贵,喝剩下的茶叶水倒掉很是可惜,大家不妨用喝剩下的茶叶水洗把脸,不但能减少皮肤病的发生,且可使脸部皮肤光泽、滑润、柔软。
用纱布蘸茶水敷在眼部黑圈处,每日1~2次,每次20~30分钟,有助于消除黑眼圈。
茶叶中含有茶多酚,有抗氧化作用,可防止肌肤衰老。茶叶还能抗辐射,尤其适合长期用电脑的女性,可抑制皮肤色素沉着,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此外,茶叶的鞣酸作用可以缓解皮肤干燥。
利尿祛体湿
谷雨后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潮湿的环境易让湿邪侵入人体,造成胃口不佳、身体困重不爽、头重如裹、关节肌肉酸重等症状,对于各类关节疾病患者,如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更应引起足够重视。
从中医角度来说,利尿是祛湿的好方法之一,而谷雨茶就有较好的利尿功效,所以谷雨时节如果连遇阴雨,不妨喝些谷雨茶来保健养生。
品茶忌贪浓
谷雨茶虽好,饮用也必须适量,切忌贪多贪浓。正常人,特别是中老年人,每天4~5杯为宜。茶水以淡为好,喜欢喝浓茶的人,每天喝1~2杯中等浓茶为佳。饮茶过多,体内水分过多会增加心、肾负担。浓茶会使大脑过分兴奋,心跳加快,导致尿频、失眠等。
泡茶以沸水冲泡为宜。温水泡茶浸出有益化学成分不如沸水泡茶充分,但饮用时,以温茶为宜,不宜喝过热、烫嘴的茶,否则会对咽喉、食道和胃造成强刺激,可能引起这些器官的黏膜病变。
也不宜喝冷茶和冲泡过久茶,因为冷茶对身体有寒滞、聚痰等副作用。冲泡太长时间或是过夜的茶有效成分会大为降低,茶水中有害微生物会增多。
谷雨喝茶,这五个时间少喝茶
1、空腹时忌喝茶,否则会因绿茶的寒性伤及脾胃,易“茶醉”;
2、饭前、饭后不宜立即饮茶,因为饭前饮茶会冲淡胃酸,使饮食无味,还影响消化吸收;
3、饭后立即饮茶,茶中的鞣酸会与食物中的蛋白质、铁等发生凝固作用,影响对蛋白质、铁元素的吸收;
4、不宜用茶水服药,因为茶中的鞣酸会与许多药物结合产生沉淀,影响药效;
5、酒后喝茶无助于解酒,只会伤肾、损心。
谷雨节气,多喝这些养生茶
金银花茶:清热解毒、疏利咽喉、消暑除烦的功效;中医上可以治疗暑热症、泻痢、流感、疮疖肿毒、急慢性扁桃体炎、牙周炎等病。
陈皮姜茶:具有解渴消暑、止咳化痰、健胃消食的保健功效。将陈皮、姜片、甘草与茶叶投入水中,冲泡10分钟左右饮用。
薄荷甘草茶:有解热消暑、凉爽解毒、发汗解表的效用,重新痛红眼、咽喉肿痛、风热伤风等症状效果也甚佳。将新鲜薄荷叶、甘草、绿茶、太子参,热水冲泡10分钟即可饮用。
生脉补气茶:适用气血两虚型(面色苍白较无血色、容易疲倦、四肢无力、心悸、失眠、语声细微、胃口差、舌淡苔少、脉细无力)。用党参和龙眼加水煮沸当茶引饮用。
补肾益阳茶:肾阳虚亏型(斑疹谈白、脸色较暗无光泽、容易怕冷怕吹风怕吹冷气、四肢手脚冰凉、腰易酸软无力、易疲倦乏力、舌淡质胖、脉象沉迟)。甘草、附子加水煮沸之后,撒上一些肉桂粉即可当茶饮用。
健脾茶:脾虚湿困型(面色萎黄、易吃不下或吃点便有饱胀不适感,大便较软稀、容易腹胀、舌胖苔腻,脉象沉软)。意苡仁、莲子、茯苓、白扁豆煮沸服用。
疏肝逍遥茶:肝气郁滞型(心烦易怒口干口苦怕热头晕目眩、 颜面容易长黄褐斑、月经来时胸部胀痛不适、舌苔黄、脉弦)。柴胡、香附、甘草、玫瑰花煮泡服用。
菊花茶: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息争毒消炎等效用;对眼睛劳损、头痛、高血压等均有一定作用。久服可防治高血压、 偏头痛、急性结膜炎等,并可抗朽迈,驻颜容。冲泡时加少许蜂蜜,口感会更好。
枸杞茶: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润肺燥的功效。可降压、降脂和防备动脉硬化。对肝肾不敷引起的头昏耳鸣、目力隐约、印象力减退具有保健治疗功效,对眼睛疲惫,尤为适宜。
红花茶:味甘、无毒,能行男人血脉,通女子经水,多则行血,少则养血。红花和红花子富含维生素族和生物活性成分,能养血、活血、降压、降脂、克制血栓形成、保护心脏、美容美发等。将红花、檀香、绿茶、红糖,滚水冲泡后,加盖闷5分钟即可饮用。
大黄茶:可健胃、助消化、泻胃火、增进食欲、调和气血、健壮体质、防病治病、抗衰老。用于便秘腹痛、目赤喉痛、麦粒肿等。取生大黄用开水冲泡,加盖闷10分钟即可服用。
荸荠茅根茶:能清热化痰,生津止渴,降压利尿。鲜荸荠、鲜茅根煮20分钟左右,去渣,加白糖适量。
摘自2022-4-22中国中医药报
缪士毅 浙江省永嘉县委组织部
齐白石画作《牡丹》(扇页)。
“谷雨三朝看牡丹”,清代顾禄所著《清嘉录》记载:“牡丹花,俗呼谷雨花,以其在谷雨节开也。谚云‘谷雨三朝看牡丹’。”此时牡丹盛放,姹紫嫣红,争奇斗妍,一派“万枝红艳露凝香”的美景。而我也喜欢在谷雨到来之时,翻阅一些名家的画作,品赏画家笔下的牡丹,别有一番情趣。这其中就有齐白石笔下的牡丹画作。
牡丹,又名“国色天香”“洛阳花”“富贵花”等,为我国十大名花之一。牡丹的故乡在我国秦岭一带,迄今已有二千余年历史。牡丹在秦汉时曾作为药物,供观赏用始于隋、盛于唐,白居易的“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就描写了当时京城赏牡丹之盛况。北宋时,洛阳成了全国牡丹栽培中心,有“洛阳牡丹冠天下”之盛名。明清时期,安徽亳县、山东菏泽也成为牡丹产地,盛名传于天下。如今,牡丹俏丽的身影遍及大江南北,尤以皖、鲁、湘、甘、陕、川等省为盛。
牡丹家族庞大,品种达四百之多,纷呈异彩。依花色论,有黄、红、白、紫、蓝、绿诸色;按花型分,有单瓣型、荷花型、菊花型、绣球型和金环型等之别。
雍荣华贵、花容端丽的牡丹撩拨着画家的情愫,成了许多画家笔下的题材,齐白石就是其中之一。
齐白石,湖南湘潭人,中国近现代画坛极富传奇色彩的画家,擅画花鸟、虫鱼、蔬果、山水、人物,融诗、书、画、印为一体,被称为中国画大师,二十世纪中国十大画家之一。
在众多花卉题材中,齐白石一生喜欢画牡丹。他笔下的牡丹看起来生机盎然,用独特的方式向人们展示牡丹所蕴含的吉祥富贵文化。
齐白石有许多牡丹画作,诸如《双牡丹》《风中牡丹》等,无论是笔墨的韵味,色彩的艳,还是笔触的从容,都别具风采。在其所绘的牡丹画作题识中,出现较多的是“大富贵”三个字。
本文所展现的这幅齐白石画作《牡丹》(扇页),尺寸为280mm×600mm,创作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晚期。扇页上有一盛开的牡丹,红花墨叶,神形兼备,生动自然。画面左上方所题的“大富贵”三个字,正契合了牡丹富贵、美好之象征,表达了齐老对牡丹花的喜爱之情。
在品赏齐白石画笔下的牡丹之时,我查阅了《中药大辞典》,得知牡丹的花和根皮都可入药。牡丹花性平,味苦淡,无毒。《四川中药志》记载,牡丹花“治妇女月经不调,经行腹痛”。牡丹皮,即牡丹根皮,味辛、苦,性微寒,《本草纲目》认为牡丹皮有“和血、生血、凉血,治血中伏火,除烦热”的功效。


谷雨前后是最适宜采制茶叶的日子,明代《茶疏》中谈到采茶时节“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南方有谷雨摘茶喝茶的习俗,听老人们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功效,所以谷雨这天,人们都会饮上一些春茶,以祈求健康。
谷雨茶,是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又叫第二春。这时候,温度适宜,雨量充沛,茶梢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茶叶鲜活,香气怡人。茶香浓郁醇厚,久泡仍余味悠长,鲜活得如枝头再生,染得春光盈眼。
谷雨喝茶,都有好处
护肤防过敏
但是对过敏体质的人而言,谷雨前后花粉、柳絮和梧桐毛毛较多,又需要防皮肤过敏。谷雨茶比较精贵,喝剩下的茶叶水倒掉很是可惜,大家不妨用喝剩下的茶叶水洗把脸,不但能减少皮肤病的发生,且可使脸部皮肤光泽、滑润、柔软。
用纱布蘸茶水敷在眼部黑圈处,每日1~2次,每次20~30分钟,有助于消除黑眼圈。
茶叶中含有茶多酚,有抗氧化作用,可防止肌肤衰老。茶叶还能抗辐射,尤其适合长期用电脑的女性,可抑制皮肤色素沉着,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此外,茶叶的鞣酸作用可以缓解皮肤干燥。
利尿祛体湿
谷雨后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潮湿的环境易让湿邪侵入人体,造成胃口不佳、身体困重不爽、头重如裹、关节肌肉酸重等症状,对于各类关节疾病患者,如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更应引起足够重视。
从中医角度来说,利尿是祛湿的好方法之一,而谷雨茶就有较好的利尿功效,所以谷雨时节如果连遇阴雨,不妨喝些谷雨茶来保健养生。
品茶忌贪浓
谷雨茶虽好,饮用也必须适量,切忌贪多贪浓。正常人,特别是中老年人,每天4~5杯为宜。茶水以淡为好,喜欢喝浓茶的人,每天喝1~2杯中等浓茶为佳。饮茶过多,体内水分过多会增加心、肾负担。浓茶会使大脑过分兴奋,心跳加快,导致尿频、失眠等。
泡茶以沸水冲泡为宜。温水泡茶浸出有益化学成分不如沸水泡茶充分,但饮用时,以温茶为宜,不宜喝过热、烫嘴的茶,否则会对咽喉、食道和胃造成强刺激,可能引起这些器官的黏膜病变。
也不宜喝冷茶和冲泡过久茶,因为冷茶对身体有寒滞、聚痰等副作用。冲泡太长时间或是过夜的茶有效成分会大为降低,茶水中有害微生物会增多。
谷雨喝茶,这五个时间少喝茶
1、空腹时忌喝茶,否则会因绿茶的寒性伤及脾胃,易“茶醉”;
2、饭前、饭后不宜立即饮茶,因为饭前饮茶会冲淡胃酸,使饮食无味,还影响消化吸收;
3、饭后立即饮茶,茶中的鞣酸会与食物中的蛋白质、铁等发生凝固作用,影响对蛋白质、铁元素的吸收;
4、不宜用茶水服药,因为茶中的鞣酸会与许多药物结合产生沉淀,影响药效;
5、酒后喝茶无助于解酒,只会伤肾、损心。
谷雨节气,多喝这些养生茶
金银花茶:清热解毒、疏利咽喉、消暑除烦的功效;中医上可以治疗暑热症、泻痢、流感、疮疖肿毒、急慢性扁桃体炎、牙周炎等病。
陈皮姜茶:具有解渴消暑、止咳化痰、健胃消食的保健功效。将陈皮、姜片、甘草与茶叶投入水中,冲泡10分钟左右饮用。
薄荷甘草茶:有解热消暑、凉爽解毒、发汗解表的效用,重新痛红眼、咽喉肿痛、风热伤风等症状效果也甚佳。将新鲜薄荷叶、甘草、绿茶、太子参,热水冲泡10分钟即可饮用。
生脉补气茶:适用气血两虚型(面色苍白较无血色、容易疲倦、四肢无力、心悸、失眠、语声细微、胃口差、舌淡苔少、脉细无力)。用党参和龙眼加水煮沸当茶引饮用。
补肾益阳茶:肾阳虚亏型(斑疹谈白、脸色较暗无光泽、容易怕冷怕吹风怕吹冷气、四肢手脚冰凉、腰易酸软无力、易疲倦乏力、舌淡质胖、脉象沉迟)。甘草、附子加水煮沸之后,撒上一些肉桂粉即可当茶饮用。
健脾茶:脾虚湿困型(面色萎黄、易吃不下或吃点便有饱胀不适感,大便较软稀、容易腹胀、舌胖苔腻,脉象沉软)。意苡仁、莲子、茯苓、白扁豆煮沸服用。
疏肝逍遥茶:肝气郁滞型(心烦易怒口干口苦怕热头晕目眩、 颜面容易长黄褐斑、月经来时胸部胀痛不适、舌苔黄、脉弦)。柴胡、香附、甘草、玫瑰花煮泡服用。
菊花茶: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息争毒消炎等效用;对眼睛劳损、头痛、高血压等均有一定作用。久服可防治高血压、 偏头痛、急性结膜炎等,并可抗朽迈,驻颜容。冲泡时加少许蜂蜜,口感会更好。
枸杞茶: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润肺燥的功效。可降压、降脂和防备动脉硬化。对肝肾不敷引起的头昏耳鸣、目力隐约、印象力减退具有保健治疗功效,对眼睛疲惫,尤为适宜。
红花茶:味甘、无毒,能行男人血脉,通女子经水,多则行血,少则养血。红花和红花子富含维生素族和生物活性成分,能养血、活血、降压、降脂、克制血栓形成、保护心脏、美容美发等。将红花、檀香、绿茶、红糖,滚水冲泡后,加盖闷5分钟即可饮用。
大黄茶:可健胃、助消化、泻胃火、增进食欲、调和气血、健壮体质、防病治病、抗衰老。用于便秘腹痛、目赤喉痛、麦粒肿等。取生大黄用开水冲泡,加盖闷10分钟即可服用。
荸荠茅根茶:能清热化痰,生津止渴,降压利尿。鲜荸荠、鲜茅根煮20分钟左右,去渣,加白糖适量。
摘自2022-4-22中国中医药报
缪士毅 浙江省永嘉县委组织部
齐白石画作《牡丹》(扇页)。
“谷雨三朝看牡丹”,清代顾禄所著《清嘉录》记载:“牡丹花,俗呼谷雨花,以其在谷雨节开也。谚云‘谷雨三朝看牡丹’。”此时牡丹盛放,姹紫嫣红,争奇斗妍,一派“万枝红艳露凝香”的美景。而我也喜欢在谷雨到来之时,翻阅一些名家的画作,品赏画家笔下的牡丹,别有一番情趣。这其中就有齐白石笔下的牡丹画作。
牡丹,又名“国色天香”“洛阳花”“富贵花”等,为我国十大名花之一。牡丹的故乡在我国秦岭一带,迄今已有二千余年历史。牡丹在秦汉时曾作为药物,供观赏用始于隋、盛于唐,白居易的“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就描写了当时京城赏牡丹之盛况。北宋时,洛阳成了全国牡丹栽培中心,有“洛阳牡丹冠天下”之盛名。明清时期,安徽亳县、山东菏泽也成为牡丹产地,盛名传于天下。如今,牡丹俏丽的身影遍及大江南北,尤以皖、鲁、湘、甘、陕、川等省为盛。
牡丹家族庞大,品种达四百之多,纷呈异彩。依花色论,有黄、红、白、紫、蓝、绿诸色;按花型分,有单瓣型、荷花型、菊花型、绣球型和金环型等之别。
雍荣华贵、花容端丽的牡丹撩拨着画家的情愫,成了许多画家笔下的题材,齐白石就是其中之一。
齐白石,湖南湘潭人,中国近现代画坛极富传奇色彩的画家,擅画花鸟、虫鱼、蔬果、山水、人物,融诗、书、画、印为一体,被称为中国画大师,二十世纪中国十大画家之一。
在众多花卉题材中,齐白石一生喜欢画牡丹。他笔下的牡丹看起来生机盎然,用独特的方式向人们展示牡丹所蕴含的吉祥富贵文化。
齐白石有许多牡丹画作,诸如《双牡丹》《风中牡丹》等,无论是笔墨的韵味,色彩的艳,还是笔触的从容,都别具风采。在其所绘的牡丹画作题识中,出现较多的是“大富贵”三个字。
本文所展现的这幅齐白石画作《牡丹》(扇页),尺寸为280mm×600mm,创作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晚期。扇页上有一盛开的牡丹,红花墨叶,神形兼备,生动自然。画面左上方所题的“大富贵”三个字,正契合了牡丹富贵、美好之象征,表达了齐老对牡丹花的喜爱之情。
在品赏齐白石画笔下的牡丹之时,我查阅了《中药大辞典》,得知牡丹的花和根皮都可入药。牡丹花性平,味苦淡,无毒。《四川中药志》记载,牡丹花“治妇女月经不调,经行腹痛”。牡丹皮,即牡丹根皮,味辛、苦,性微寒,《本草纲目》认为牡丹皮有“和血、生血、凉血,治血中伏火,除烦热”的功效。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