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是汽车发展的唯一出路
(2014-02-28 17:29:33)
标签:
新能源 |
分类: 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 |
汽车产业作为全球碳排放的第二大产业,面临严重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汽车尾气排放作为重要污染源之一,毫无疑问,绿色、环保、高效已成为汽车业发展的必然,也是汽车企业的唯一出路。
我国还是一个汽车大国,但绝不是汽车强国。节能减排也是中国汽车也调整产业结构的突破口,只有这样,才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传统汽车产业升级改造。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发挥后发优势,迅速赶上先进国家的步伐,实现与世界汽车工业的同步发展。
我认为,汽车产业的节能减排有两种方案:一是推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二是排放标准升级。
首先,推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是节能的必然趋势。对于乘用车,目前市场上最被人接受的是以日系车(丰田)为代表的混合动力技术和以美系车(Tesla)为代表的纯电动技术。根据目前中国的现状,发展混合动力技术更现实更成熟。
其次,排放标准升级是减排的必然要求。排放标准升级需要一个缓慢长期的过程,需要油品等配套设施的完善。与欧美相比,我国目前排放标准要求较低,因此需要加快升级步伐。国家要出台严厉的处罚措施,一定要把碳排放降下来。通过政策引导,给汽车厂商一个很明确的节能减排目标和合理的时间,他们一定能够研发出合适的技术来达到标准
企业如何能够满足日趋严格的排放标准?美国的经验是,提高传统内燃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包括引进更多的柴油车、汽油车引入直喷技术、提高汽车空气动力系统的效率、使用更加节能的轮胎等等。另外两项重要的技术绝不可忽视,一是混合动力技术,二是轻量化材料的使用。
按照2013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0年我国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要降至5.0升/100公里。新标准推出是一种动力,将倒逼企业进行技术攻关,而在这一过程中,企业会挖掘新技术,互相竞争,降低成本,根据以往其他行业的经验,从最后结果看,所花费的成本远远低于当时预计的成本,省油带来的经济效益将远远超出成本提高的幅度。
在国际舞台上,中国汽车业眼下正处于由大转强的关键阶段,中国在节能减排的相关政策倒逼企业提升技术、控制成本,将成为参与未来竞争的关键。
我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节能减排任重道远。因此,中国汽车企业不能逃避新标准带来的新压力,而应当视为转型的动力,积极应对,利国利民利子孙,提供消费者真正需要的车型,中国车企“超车”才能变为现实。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