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加坡华人古董商李鉴宸:把握定窑瓷器断代研究的学术方向

(2022-04-15 23:37:49)
标签:

历史

收藏

图片

文化

杂谈

分类: 2022

()对器物的断代认定是概率而不是定律

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家对定窑遗址的发掘工作共进行了3,总计发掘面积3221平方米,占遗址总面积的1400,所获资料一直处于非全面利用之中。从我们日常接触到的非注册标木和非正式发掘(如抢救性发掘)地层关系来看,所出土的碎器残片大体上符合时期特点,但仍有很多跨越了较长时期,也就是说某些个案和一些疑似现象还是存在的

()以物证史和以史证物都不宜绝对化

以某些瓷片来证实文化层的年代或以纪年文字来标定出瓷片的归属年代,在没有概率统计结果支持的情况下,要做具体的综合分析。一般要坚持孤证不立的原则,在这方面纪年墓室比灰坑准确一些,但我们在一般情况下可做横向比对的机会很少,得出概率统计结果的可能性也更小。

()对参与生产实践活动的工匠的研究必不可少

物由人做,要研究历史工匠的方方面面,需要深人模拟的生产实践活动,以获真知劳动人民是创造历史的最伟大实践者,对任何一项关于社会文明成果的研究,一旦缺失了对于直接参与劳动的工匠群体的研究,就很容易走入形而上学的死胡同。以他们的生活需求作为艺术化生产的原动力,又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展开智慧和情感的双翼来实现艺术的腾飞,可以说如果不能打开这座专业劳动者生产活动的大门,仅从各自书斋里得到的成果那只是艺术的僵尸,它永远不会鲜活起来。因此,要想担研究工作搞好,对劳动工匠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一门功课。

()研究要突出重点内容并兼顾其他

独特的地缘材料和独特的定窑工艺是对定窑瓷器进行特色研究的主要内容,但仍显不足。近年以来人们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色白、体薄(体轻)、印花、刻划花和覆烧这五个方面,这是定窑瓷器的艺术特色,具有很多方面的艺术研究价值。但是作为一个延续七百余年的白瓷窑厂,仍有许多需要探索的东西。

(五)御用官窑瓷和民用瓷是两个研究重点,应以分别独立研究为宜

御用定窑瓷和民用定瓷是两个相依存在、却各自分别发展的体系。一个是社会市场,一个是宫廷市场;一个是以市场经济利益为前提的商品,一个是以艺术成就和声誉为目标的贡品。两者趋向不同,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也不宜相同。当然这里还有一大部分上层官僚阶层和官府的高档用瓷,处于两者之间。

()不解之惑要暂止于存疑

科学研究的使命是挑战未知世界,但是这需要一个消化的过程,不要强行追求全、透、通、深。特别是对考古学来说,它需要多方面实证资料的有力支持,我们所做的工作是把资料中所载的信息提取出来进行相互印证、贯通。在没有这些信息资料的情况下就不能去做任何的臆想性论断(当然在研究过程中,没有假设和猜想这两个放飞想象的翅膀,对于空间思维的运用难以实现,但最终还是需要实证来支持),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窑系和如此之长的烧造历史,仅凭个人数十年之力要想达到全、通、深、透是有难的。把不解之感作存疑处理,或许不失为一种更好的办法。

()要结合其他窑坊的历史作品来认识定窑

所谓一个大中华民族、一个大中国,在历史上虽然有过多个时期的政权割据,但是语言文字的相同、各地生活风俗以及文化心理的类似、地域交通的连接、社会生产模式的相近、许多工匠可以自由迁徙等,致使陶瓷文化在同一时代有着广泛而丰富的交融。无论从造型,还是工艺上都有着极多的相似之处。这种现象的形成,一方面缘于工匠,另一方面缘于市场。陶瓷一旦作为商品进市场,在攀比与竟争中就必然促进一种被动趋从和创新响应的效果,并且促使进一步的创新。

宋、金定窑瓷器,在白釉刻划花和印花工艺上有着突出的成就和独立的表体风格,并以此见美于世。但是,从许多收藏家的藏品和出土瓷片中我们也见到有更多的窑坊也有同样的工艺,而且也有着很高的水平,只不过没有形成较大的规模而已。

定窑瓷器胎釉洁白莹润,以刻、划、塑印工艺见长,且规模庞大、品类丰富,这是世人共识。但我们对它的肯定与赞美仍然存在一个度的问题,不宜太过。如“独创”、“独树一帜”、“无可比拟”、“超越同时代任何其他窑场”这种没有确定把握的言誶应慎用。

定瓷器之美,美在中华民族陶瓷文化万花丛中的自擅其美,而不是独擅其美。又有谁能说清,定窑的艺术成就中融入了多少其他窑的先进技术?融入了多少其他窑场工匠的聪明才智?我们应该说定窑瓷器的荣耀是中华民族陶瓷文化的总体荣耀。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对定窑瓷器研究的学术方向就未免失于偏颇。

                                                                       2022年4月15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