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而用之,用儿知之——第三讲择器课程小记

(2024-04-01 10:02:48)

学而用之,用儿知之

                  ——第三讲择器课程小记

   

《习茶九章》第三讲择器于324日上午830开讲,课程开始老师让我们焚香静心一刻钟,燃的是沉香线香,它是一种让心灵沉醉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使整个身心立刻安静下来,慢慢享受这自然的精髓,和最珍贵的礼物。

回到课程中,每个同学口述复习前两节的内容,第一讲《识茶》的内容:茶的起源、“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 ”;到饮茶方式的四次演变过程,药用、食用、饮用,品饮;再从茶字的由来到茶树的三种形态。六大茶类到再加工茶类;十大名茶的由来、产地。

第二讲鉴水,课程也是三个内容:茶人论水、水质鉴别,古代茶人从感官上鉴别水“清、轻、活、甘、冽”的标准开始,引进数据论证了现代测定软水硬水的标准。 水的精神,论述了水的三种品德和四个特点。从“上善若水”的古代智慧中诠释了“水为茶之母”的含义。从唐代王休“敲冰煮茗”的典故和《红楼梦》中妙玉烹雪煮茶的故事,阐述了古代茶人的高洁行为。          

      宏远茶文化工作室的陈老师听了同学们的复述后,具体介绍了学习方法,做到点线面的结合,学过的知识就好比一颗颗珍珠,我们把这一颗颗珍珠穿起来,那就是一条珍珠项链。

     第三讲择器,课程中诠释“器以载道”的含义、并欣赏陆羽茶器二十四事、曼生紫砂壶十八式、康熙十二花神杯、乾隆的茶器“碗”。了解紫砂壶和盖碗的由来,倾听“宁封之”在焦作制陶的故事,李封窑天目瓷,修武当阳峪绞胎瓷。分享了茶器由来、茶器分类,器具演变;鉴赏茶器,唐朝茶器、宋朝茶器、明朝茶器;茶器选择:以茶择器、以人择器、以地择器。

      同学们听完今天的课程,不由得说出:原来我们焦作还有这么多的文化故事。一位曾经从事焦作旅游行业二十余年的学员说:怪不得当年我们在培训导游时导游词中解释焦作的由来,讲以前焦作是一个手工业作坊很发达的地方,而且还生产煤炭,煤炭称“焦”,作坊称“作”,顾有焦作二字为地域名称,通过今天的学习又证实了地域名称的由来了。

     课后同学们一起学习品鉴老师提供的五款绿茶,信阳毛尖、黑龙潭野生毛尖茶、太平猴魁的手工茶和机制茶、锌硒毛峰。

    下午在坊主的演示下,共同学习了这五款茶的最佳冲泡方法及适合的茶器,外面下着大雨,丝毫没有影响到我们慢节奏的静心品饮,从一杯茶的变化开始聊到各自在家庭生活中的改变;从品饮的过程中各自体感的不同,体会着奇妙的过程,从茶器的筛选中,读懂它修炼的真功夫。

      结束语

      做为习茶之人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用心泡好茶。探求真茶真器,修炼真功,体会真味的过程,其实也就是一个获得真知的过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