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巡推介

3、
直至清朝建立,龙井茶地位陡然提升,清初《玉几山房听雨录》中载,西湖南北两山产茶地方极多,有宝云茶、香林茶、白云茶、云雾茶、龙井茶,“南山为妙,北山稍次,龙井色香青郁,无上品矣!”这终于将龙井茶推到至高无上的位置。康熙时人陆次云延续此论,“啜之淡然,似乎无味,饮过后,觉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沦于齿颊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
既为至味,进入皇家视野也是迟早的事情。最为龙井茶提气的,莫过于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四次巡幸杭州到龙井观茶作歌,并封胡公庙前18株茶树为“御茶”。
西子湖畔的一段佳话
乾隆一生六下江南,都到了杭州。而其中有四次,驾临西湖茶区,对龙井茶可谓是“痴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三月,乾隆第三次南巡杭州,畅游龙井,想起杭州有个胡公庙,便去了老龙井狮峰山。胡公庙是为了纪念北宋兵部侍郎胡则所设,当年香火很旺,茶农们经常来这里,祈求免灾得福。胡公庙的住持赶来接驾,并恭请圣驾前往胡公庙品茶。那茶汤色嫩绿明亮,清香袅袅,乾隆不由大悦,见胡公庙前湛绿一片,正好有十八棵茶树嫩芽初发,当即御口加封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为“御茶”,还赋诗一首《坐龙井烹茶偶成》:“龙井新茶龙井泉,一家风味称烹煎。寸芽出自烂石上,时节焙成谷雨前。何必凤团夸御茗,聊因雀石润心莲。呼之欲出辩才在,笑我依然文字禅。”
这天,乾隆皇帝正在采茶,忽然太监来报:“太后有病,请皇上急速回京。”乾隆皇帝听说太后有病,随手将一把茶叶向袋内一放,日夜兼程赶回京城。
其实太后只因山珍海味吃多了,一时肝火上升,并没有大病。此时见乾隆皇帝来到,只觉一股清香传来,便问带来什么好东西。皇帝也觉得奇怪,哪来的清香呢?
原来是夹在书中茶叶已经干了,浓郁的香气就是它散出来了。太后便想尝尝茶叶的味道。茶送到太后面前,果然清香扑鼻。太后看了被书夹扁了的茶芽,甚是喜欢喝了一口,双眼顿时舒适多了,喝完了茶,红肿消了,胃不胀了。
乾隆皇帝立即传令下去,将杭州龙井狮峰山下胡公庙前那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每年采摘新茶,并指定要这样的贡茶。从此,龙井茶就保持了扁平挺直的独特外形。
清末文学家徐珂称:“各省所产之绿茶,鲜有作深碧色者,唯吾杭之龙井,色深碧。茶之他处皆蜷曲而圆,唯杭之龙井扁且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