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相互印象历来最差两国关系岌岌可危
笪志刚
中日关系已到岌岌可危阶段,这是日本言论NPO与中国英文日报联合在6-7月,针对1000名日本人和1540名中国人所做的关于中日相互认知的舆论调查结果公布后两国有识之士的共同看法。
2013年8月5日,日本言论NPO在日本首都东京公布了“中日相互认知的舆论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对对方没有或基本没有好印象的比例,日本为90%,中国为93%,创有该舆论调查八年来最差;认为中日相互认知下降印象成大幅负面的原因在于中日钓鱼岛争端的比例,日本为53%,中国为78%;认为两国关系恶化主要是因为纠结于历史认识的比例,日本为49%,中国为64%。虽然存在上述相互认知的明显恶化,但中日双方国民都把对方看成是重要的国家,均认为对方是对本国重要的存在,这一比例日本为74%,中国为72%。再被问及中日是否会发生军事冲突时,24%的日本人认为数年内或未来有可能爆发战争,中国的同一比例为53%。
针对中日相互缺乏好感度,相互认知急剧恶化现状,NPO组织负责人表示,上述调查结果显示中日关系已岌岌可危,也凸显了两国和解应对的不足。日本前驻华大使宫本雄二对此不无担心,认为中日双边尤其是国民感情恶化,将影响两国领导人制定相应政策。言外之意,两国领导人的未来决策将不得不面临被民意绑架的尴尬,两国因为日本国有化钓鱼岛而日呈恶化的关系改善难度将加大。
笔者认为,中日关系岌岌可危,不是两国政府和人民愿意看到的,改善关系需要共同努力。尤其需要两国的政治家、企业家、和民众三位一体的做工作。同时,即使中日关系面临更大困难和日益严峻的挑战,也不能因此对中日关系的未来抱悲观乃至绝望看法。这主要基于三点原因:一是中日经贸相互依赖日渐加深,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谁也离不开谁的格局,互利共赢和创新发展符合两国根本利益和民众愿望;二是即使面临双边关系的对立乃至对抗,但两国的旅游、人文相互往来依然保持了较好的势头,中日互为重要的旅游客源地,展现美好的旅游会增进彼此相互理解;三是风物长宜放眼量,中日关系两千年友好和近代五十年交恶的历史已经证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战争只会带来彼此国力的损伤和民众的伤痛。中日是搬不走的邻居,地理距离近,心理距离远的现象不会永远持续。岌岌可危不可怕,关键要有转危为安的魄力,勇气和有效的方式、方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