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个好妈妈之 与孩子平等相处

(2011-06-29 15:33:19)
标签:

育儿

大事

信任

大不同

生存技能

分类: 做个好妈妈

与孩子平等相处

“妈妈,我宁可让爸爸在家里打我一通,也不愿意他在吃饭时批评我。”这是在小区里散步时一个孩子和他妈妈说的话,细听才知,原来孩子的爸爸在饭桌上,当着众人的面大声呵斥了孩子的缺点。人都是要面子的,孩子也是一样。宁可在背后被打,不愿在人前受责,可见,自尊对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传统观念虽然慢慢地在被打破,但多多少少的还是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有些父母身上也多多少少的存在“大家长”的作风:不注意场合地点,不经过仔细调查,不考虑方式方法的批评孩子,有的甚至拿孩子当自己发泄不良情绪的“出气桶”。这种情况如果出现多了,孩子就会形成“为什么不管对错你都这样说我骂我?为什么什么都要听你的?就因为你是家长?”有些孩子虽然出于惧怕不敢当面反抗,但心中的这种逆反也会大大降低家长在孩子心中的威信,有些孩子甚至会仇恨父母。

与孩子平等相处着先要在心里真正当孩子是一个“独立的大人”。把孩子当成大人其实有很多好处,一是孩子自身思想上会成熟的早一些,会更有责任感。二是可以激发他的潜能,让他学会思考。最重要的是能让他时刻处在一个融洽的生活氛围中,身心健康发展。比如,家里有什么大事小情,需要做一些决策时,我们可以让他参与进来,发表他自己的看法,即使他的想法很幼稚可笑,我们也不要去打击他,而是要耐心地倾听他讲完,并表现出和成人一样的专注与重视,然后对他的观点中正确的部分给予积极的肯定,甚至可以稍微夸张一点,比如“爸爸妈妈没想到这点,多亏你提醒了。”等等。对于不正确的部分,在他能理解接受的范围内给他讲清道理,让他明白为什么那样不对,但千万不可有嘲笑与不屑的表情和言论。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会对周围的事情更热情、更关注,思想上也会更积极,也会更有责任心。慢慢的,他会更懂得如何处理一些事情,更明白生活中的一些常识,积累更多的生存技能和经验。

与孩子平等相处要把他的事当“大事”。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大事”。对孩子而言,他的大事可能就是班级上的一个笑话,电视里的一个动漫故事,或者是自己心仪的一个玩具等等。当孩子兴高采烈地和自己谈论这些“大事”时,我们千万不可爱搭不理,更不能“泼冷水”。即使不能参与到其中与他沟通,我们也要学会倾听,然后适当的发表下自己的看法。我曾经亲眼看过一位同事接儿子的电话,电话的大概意思是儿子在校运动会上跑了第一名,兴高采烈地向他电话报喜,可这位同事却冷冷地说:“跑第一算什么本事,有这功夫你用在学习上,学习你给我考个第一回来!”听了这话,孩子在电话那头那种可怜、羞愧外加失望与气愤的心情可想而知。一个人,在自己喜悦与痛苦时,最想能与之分享的,一定是自己最信任、最亲的人,孩子能打电话报喜对家长来说是多么大的信任,甚至应该是一种荣幸。而这一句冷冷的话,轻易的就将这种信任抹杀了,我想,孩子以后再有什么高兴的事,也不会愿意和家长说了。与孩子平等相处,象朋友、象哥们不是更好么。取得孩子的信任也许是家长最大的成功。而这种信任不是靠家长的威严得来的,而是靠朋友似的沟通。你把孩子当朋友,孩子就会把你当朋友。真正的平等关系,就是称兄道弟又何妨?从心里重视孩子的事,并以一种平等的心态走进他的世界,对家长来说,孩子的事应该都是“大事”才对。

与孩子平等个处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孩子的很多事在我们大人眼中都是小事,加之有时工作、家庭的压力大,就会失去耐心,面对孩子的喋喋不休,就会置之不理甚至大发脾气。真要遇到自己很烦很累的时候,其实也不用勉强,但应该很正式地对孩子解释清楚,比如说:“妈妈现在实在太累了,让妈妈休息下再听你讲好不好?”或者:“我们现在有很重要、很重要的事,你的事先放一放好不好?”态度要诚恳一点,最大限度地不扫孩子的面子,不减孩子的热情。

话说起来好象很难、很繁琐,其实仔细想来就是观念的问题,改变一下观念就会好很多,就是将:“你怎么这么烦,一边玩去!”换成“我真有点累,能不能过一会再说。”同样的时间不同的话,效果就会大不同,而且双方都会更愉快一些,何乐而不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