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个好妈妈之 引导孩子学好数学

(2011-07-03 19:40:44)
标签:

少儿

马乎

平形四边形

题海战术

长方形

育儿

分类: 做个好妈妈

引导孩子学好数学

在所有学科中,数学应该是比较容易引起孩子兴趣的一门。因为数学不需要死记硬背,如果学好了,也容易有成就感。但数学也是比较“难”的一门学科,一旦孩子厌烦了这门学科,成绩相对来说容易变得很差。

在辅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一点:无论是什么科目,“入门”都极为重要。数学也是一样,要想让孩子学好数学,会学数学,就应该先想办法让他“入门”。

首先应目光长远,不要过于计较眼前“一城一池”的得失。见过不少父母,过于在意孩子的分数,孩子刚刚小学,就要求孩子一定要考多高的分数。对学生来说,分数的确很重要,但学习并不是件短平快的事,有时为了长远的利益,牺牲下眼前的利益是非常值得的。特别是在小学阶段,趁着竞争还不是很激烈,快快培养他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为将来更重的学业做准备,这才是最重要的。比如说有些定义和公式,孩子本没有理解,而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得高分,就强迫孩子去死背这些。孩子表面上是记住了这些定义和公式,也因为背会了这些而得了高分,可是因为孩子只是死记并没有理解,不久他就会忘记,时间长了,积累的不理解的太多了,他就对数学失去了兴趣,当机械记忆承载不了太多的内容时,成绩就会一落千丈,学习兴趣也会大减,那时想再重新培养他的兴趣就会难上加难了。

我的原则是:一定要想办法让他懂。比如他在学图形面积计算时,老师讲:将一个长方形变成平形四边形后,面积就会减小。当时他很不理解,不明白为什么同样长,同样“宽”的图形,面积怎么就会不一样?后来我给他用曲别针做了一个长方形,然后又将这个长方形变成了平形四边形,有图形这么直观一看,他立刻就明白了,为什么一个长方形变成平形四边形后,图形的面积会减少。然后我告诉他,以后再遇到这类问题,在脑子里想想图形的变化,就会明白很多。从那以后,再有图形的问题,他都能主动的在头脑中形成图形,实在太难的,他也会试着自己在纸上画。这些问题,在成年人眼中看起来可能很简单,但孩子不同,他们很小,有些东西需要我们来引导。

引导孩子学好数学,还要注重“量”的积累。很多老师、家长都不提倡“题海战术”。但我觉得这要看是在什么阶段,针对的是谁。对一个已经“入门”或者说数学学得很好的孩子来讲,当然不提倡题海战术。但对于一个尚未入门或者说数学学得较差的孩子来说,我认为有必要在某一特定的时段实行“题海战术”。当然也不是说做起题来没完没了,而是针对孩子的弱项和不足,有目地的多做一些题,题做得多了,再加上家长的适当辅导,孩子多少就能悟出一点规律和心得,慢慢的,随着“量”的积累,“质”也就自然而然发生了改变。其实,所说的“熟成生巧”也是这个道理吧。有很多家长抱怨孩子不认真、马乎,我倒是觉得如果孩子总马乎,说穿了就是不熟甚至是不会,而直接原因多半就是因为题做的太少。家长要明白,有时马乎只是这种不熟或者不会的一件外衣,我们切不可以一句马乎而忽视了问题的实质。

在孩子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设立“错题本”也很重要。每一次作业,每一次考试,孩子答错的题都重新记录在一个专门的本上,然后一周一次汇总重新再做,做对的做上标记,再错的给孩子再讲一遍,然后再出相似的题让他做。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加深孩子对错题的记忆,使学习更有针对性。更重要的是,孩子不必在复习时会与不会的题都一起做,浪费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对于错的题,要提醒孩子能举一反三。比如可以找一些题型相似的题让孩子做,告诉孩子,错的不仅是一道题,而是一个类型,再遇到相同类型的题,都要注意自己曾经错过,错在哪里。

孩子的天份及情况不同,入门的时间也会有长有短,这其间要有耐心,要有承受“低分”失败的勇气和准备,别太着急,别太急功近利,慢慢努力就一定会有收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