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感悟

(2014-06-21 14:51:28)
标签:

佛学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以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义,失义而後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从这章开始都是德经,德是得,是道的功用,效果。前面三十七章是讲道的体,老子用了很多道相让我们体悟道。有道之士的次第排序时德,仁,义,礼。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真正有品德的人做了好事,心中不以为的德,所以叫上德;如果做了好事,心中还挂了这个德,其实是下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真正有品德的人是合道的,都是自然而然,看不出有德行,不觉得做了好事;而让别人知道他的好,做了好事情,自认为有品德,这是因为他有执着,有目标,和道有偏离。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仁和上德是一样的解释。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义在老子看来,已经是有着人我私欲,有着执着心。即便是上义,做了很多仗义仁爱之事,心中还是存了义这个念头,还是认为自己做了好事。上礼为之而莫之以应,则攘臂而扔之。上礼就是发自内心自然而然地对别人的尊重关心,而不是多隆重,多么繁文缛节。这样的上礼往往得不到重视,得不到响应。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义,失义而後礼。这句话是讲世道衰微的一步步表现。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这句话在老子看来过于看重礼的人其实离道的本身越远,重视表面,而不重实质,礼之下缺乏忠信仁义,这是人心扰乱纷争的开始。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前识者是指先知。这些先知们心驰外物,看到了常人看不到的世界,但因为这点也堕入无知,愚昧。这是因为不安住于道本身。真正有道之士安住在厚,实,舍去的是薄,华。何为厚,实,何为薄,华?厚实是有根基的,是质胜文;薄,华是无根基或根基不固的,是文胜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