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性情中人冒效鲁

(2014-07-04 12:18:48)
标签:

杂谈

http://s2/mw690/002iq1Pjgy6Kbb0fug141

·冒怀滨 冒怀科口述·

  父亲冒效鲁在苏联做过大使馆秘书,我们兄妹都在苏联出生。父亲在莫斯科这一段时间,接触了很多社会名流,像梅兰芳、徐悲鸿这些名人都很尊重他。大家把他看作学者,而不是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大家都知道我父亲和钱锺书是好朋友。钱锺书是很傲的人,我父亲也很傲,他之所以跟钱锺书关系这么好,是因为他也很有学问,甚至不亚于钱锺书。父亲和钱锺书常常是诗来诗往,私下在咖啡馆里也是无所不谈。他们聊的话题很广,关系也保持了很久。

  父亲对人是很有爱心的,“文革”斗争那么残酷,他也不揭发人。知名学者巫宁坤当时是极右分子,从北京下调安徽大学,处境不好,别人都另眼相待,唯有父亲欣赏他的才学,同情他的困境。他们很投缘,天南地北,说不完的话。有天傍晚,巫宁坤家的灯泡坏了,一片昏暗,他上门来找父亲,是妈妈找到灯泡,给了巫宁坤,才救了他的急。当时,有一对林兴夫妇也从北京外交部调到了安大,林兴是林则徐的后代、外交官林青的哥哥。夫妇俩才学都好,但受到了不公待遇,属于另类,也只有父亲亲近他们,向他们坦露心扉。记得上世纪80年代,我(冒怀科)在译文出版社《世界之窗》当编辑,编辑部初期主编沈毓刚是位老报人,一次他要去北京出差,想去拜访钱锺书,让我父亲写封介绍信。我回家和父亲说了这事,他皱了皱眉头,因为他知道钱锺书的脾气,不喜欢外人来访,但最后他还是写了封介绍信,由我转交沈先生。等沈先生回上海后,钱伯伯给父亲写了一信,说他“真多事”……

 ……

(摘自5月25日《东方早报》郑诗亮采访整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