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周热词]少一点浮夸,多一点务实

(2014-04-28 08:08:07)

                         

包山识花

 

   提到包山想必一般人都会以为是为了种地,或栽植果树,也有可能是发展旅游,但在一重庆“疯妈”那里,包山却是为了让爱女“识花”:孩子写作文《桃花》,却不知道桃花长什么样,什么味道,于是其母干脆将山包了下来,“让女儿在体验中认识自然,描绘自然”。

 

  “包山识花”,着实是一件很酷炫的事情。坦白讲,多数城市孩子从一出生开始,就被水泥森林包裹着,少有接触田园风物的机会。倘若家庭条件许可,包下一座山,让孩子能经常到山里走一走,感受下大自然的灵气,涨涨“姿势”,也未尝不可。无论如何,终归对孩子有好处嘛。但问题是,真正有此条件又舍得为孩子一掷千金的人毕竟是少数,“包山识花”的教育模式,并不容易推广。

 

三年级孩子不识桃花,归根结底,在于我们的教育方式过于单一。不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往往强调纸上认知,而忽视了在场体验,这就导致了,孩子或许能念出“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美妙诗句,却未必能识别桃花的形状与味道。也因此,改改孩子的学习方式,多多走出书本,深入田园,或许才能避免“包山识花”的尴尬。

 

 

中高收入国家 

 

    发改委官员徐林“中国已经属于中高收入国家的行列”的说法甫一抛出,就遭遇了口水与板砖齐飞的待遇。没办法,不是网友不承认,而是这么“高大上”的事实,实在与民众的切肤之感不符啊!

 

实际上,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人均GDP 6700多美元的确已达到中高收入国家标准,从纯粹数学角度看,徐林没有错。网友吐槽拖后腿是误会了人均GDP与人均收入的关系。所谓人均GDP,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即平均到每个人身上所创造的价值,这显然不等同于人均收入。用两个不同的概念各自为阵,自然鸡同鸭讲了。

 

但需要指出的是,若人均6700多美元的GDP数据,不能对接真实的民生体验,那再美好的宣示,也仅具有数学意义罢了。何况,谁都明白,靓丽的数据,是以怎样的发展模式置换而来的。此外,“通过‘十三五’努力进入高收入国家也不是撇撇嘴那么简单,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首先还得跨越“中等收入国家陷阱”,跨越的药方便在于:健全的法治环境、完整的产权保护、充分的市场自由与更负责任的有限政府。

 

扫地僧院士

 

   老农打扮院士身份,一帧让人略感违和的照片,让李小文走红了。有网友说,李小文像《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意思是一个沉默、不起眼的小角色,却有着惊人天分和盖世神功。

   网友多理想主义情怀,纷纷赋予李小文各种符号价值,认为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他还能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专心学术,殊为不易。从此前媒体对李小文的报道来看,不修边幅,生活随性,略带点狂放不羁,似乎本就是他的天性,与网友理解的“不与世俗为伍,保持学者清高”,还是有那么点差距。而种种“谬赞”的背后,恰恰反映的是我们对学术的殷殷期待。  

   我们围观“扫地僧院士”,其实是期望我们的学人,在浮躁的社会环境下,依旧能够保持“铁肩担道义,妙手文章”的知识分子本色能够静下心来,坐稳冷板凳,以学术成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扫地僧院士”李小文,既是守望学术园地的一个符号,也为我们提供了表达期待的出口。我们应该庆幸于这种知识分子的存在。

 

 刊《山西晚报》  http://epaper.sxrb.com/shtml/sxwb/20140428/8346.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