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的政府应尊重市民相信的权利

(2014-03-27 10:30:44)

               

                         王言虎

25日19时,在经过多次辟谣之后,杭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从26日起开始限牌。虽然已有心理准备,但一些消费者还是不敢相信限牌会来得如此之快。大量网民对政府突然宣布限的行为表示不理解认为政府对公众“欠一个承诺,更欠一个解释!”(3月26日《京华时报》

 

多次辟谣后又突然宣布限牌,杭州的做法,与此前天津的限号行为,庶几相近——“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原来的味道”。此时此刻的杭州恰似彼时彼刻的天津,限牌令来得太“突然”,以至于杭州的忧伤还没开始,就已结束。

 

杭州限牌,之所以引起民意反弹,从舆情动向来看,好像主要还不是因为限牌令对购车行为带来的不便,而是因为一再出尔反尔、先是否认最后又推翻否认的做法。这给民众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且不说打乱市民购车预期,起码,它给市民一种“我相信你,你却不在乎我”的羞辱感,这就像人与人打交道,心理攸同,谁都不乐意。

 

    其实,说“突然”限牌,也并不确切。杭州推出限牌令并非没有征求过民意。去年,浙江相关部门就公布了一份《浙江省城市交通管理若干规定(草案)》,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第十七条提到:城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为了保障城市交通畅通,根据城市的交通状况和建设预期等因素,可以根据权限对小汽车等车辆采取限行、限停、提高停车收费、新增牌照额度控制等具体措施。“新增牌照额度控制也就是限牌。此举契合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制定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产生直接影响的规范性文件……未经公开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的,不得发布施行”。

 

 因此,杭州发布限牌令,并未悖逆程序正义。但程序正义无瑕疵,并不能掩盖其辟谣乌龙的细节性错误。辟谣乌龙无关程序正义,却事关民众“相信政府的权利。现代契约政府,努力构建的,正是这样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而一旦一方不守信用,另一方自然会怒不可遏,因为这意味着稳定的权利预期受到了挑战。

 

就譬如杭州在限牌令上的进退失据。反复辟谣不会颁布限牌令,姿态跟语气何其笃定,这无疑给了市民的购车权也即消费权一个稳定预期,他们的购车计划也会按部就班地进行。而当一纸坚硬的限牌令打碎原来的口头承诺时,他们自由处置财产的权利空间必然会受到挤压,利益难免受损。人都有自利倾向,利益受损,自然对政府千般不满。

 

从政府的角度讲,这又意味着信任损耗。信任一旦折损,修复起来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正如有人所言,信任就像一张纸,皱了,即使敷平,也恢复不了原样。

 

因此,一个好的政府,需尊重市民“相信”的权利,需爱惜自己的羽毛。杭州的限牌乌龙,已然伤害到市民的“相信权”。好在,虽然大局已定,但限牌令也还只是“征求意见稿”,仍有调整和变化的可能。希望在意见征求时,杭州政府能充分尊重市民的“相信权”,不再消耗价值千金的信任资源。

 

链接:http://news.sina.com.cn/c/2014-03-26/015929790787.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