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体滑坡已掩埋了生命,不要再掩埋真相
(2012-10-12 09:27:59)
标签:
天气预报彝良县山体滑坡隐患点地质灾害杂谈 |
分类: 针砭时弊 |
4日8时许,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龙海乡镇河村油房村民小组发生山体滑坡,共19人被埋,18名学生被埋垮塌教学楼内。经过一整夜的连续抢救,到今天凌晨2点左右,已经确认18名学生全部遇难,还有一名村民被埋。(据5日央视报道)
灾难发生后,举国悲痛。有人在微博上发帖哀悼:孩子是祖国的未来,18个孩子的离去意味着祖国的未来又黯淡了几分。放在国家主义的宏大背景下,这句话当然可以得到体认——我脚下的土地,正是我的国家。人无立锥之地,终究无路可走。 但若将其放在生命至上的价值框架内来衡量,就不免显得过于残忍与无知。 个体的生命永远都比宏大的国家叙事更为重要,因为只有个体的才是具体的,才是真实的,才是鲜活的。将个体生命置于价值的原点去悲悯更能体现生命的重量。更要注意,在我们纷纷哀悼那些童年之殇时,不要忘了,逝去的不只是18个学生,还有学校临近的农民。 人人生而平等,任何人的生命都不容被忽视。
生命已惘然,抹干眼泪,澡雪精神, 依然要去抗争灾难 。当务之急 要做的有两件事。其一,慰问死难者家属,使他们尽快脱离出失去亲人的悲恸。任何一个生命的离去对每个家庭来说都是不能承之痛。尤其是这18条年幼的生命, 哪一个不是承载着父母的殷殷期望? 当我们细心留意官方公布的死难者名单,可以发现,有几对孩子的名字很相似,比如陶贵能陶贵永,常成玉常成娥,这成对的名字会不会是同一个家庭的孩子,如果是,那失去两个孩子的家庭又将是一种怎样的凄惨。其二,追踪灾难发生的真实原因,对事故进行合理质疑,也是我们通抵真相的务实路径。
笔者不妨就在这里合理质疑一番:第一,既然山腰上的田头小学被“全部摧毁”(当地村民说法),那为什么受灾的只有学生而没有老师?难道学校里当时只有学生 ?据媒体报道,灾难发生于4日8时左右, 虽然距上课时间还有1个小时(9时上课),难道就没有一个老师提前到校?再说,既然“被埋学生几乎全都是寄宿生”,那按正常的学校管理逻辑来推测,夜间肯定也会有管理人员驻守学校。不过以现在看来,很难说当晚是有人值班的。这究竟是校方一时的疏忽还是长久的管理缺陷?19条生命需一个要交代,公众也需要一个交代。第二,“地震停课20天”能不能作为学校补课的理由?自然灾害难道能成为学校忤逆法规复学补课的“法外”理由? 第三,云南省气象台早前做出昭通地区(彝良隶属昭通)将连日阴雨的气象预报,当地国土局也“为认真做好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监测、预警,对每个隐患点逐个进行排查和落实”, “目前,彝良县地质灾害隐患点合计547个”。有必要问一句,这个“地质灾害隐患点”是怎样确定的?有什么具体的参考元素?事发地“山体毫无预兆”又是什么意思?山体滑坡到底需要什么征兆?国土局必须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答复。
每一条生命都是伤口,每一处伤口都渗着鲜血。弥合伤口,止住鲜血,靠的是权威的调查,靠的是毋庸置疑的真相。我们欠生命一个解释,我们在等一个真相。愿天堂里没有山体滑坡,愿天堂里真相不打烊。
链接:http://news.sohu.com/20121005/n354323471.shtml
http://news.sohu.com/20121005/n354324250.shtml
http://news.sohu.com/20121005/n354325266.shtml
http://weibo.com/2803301701/yEZSYsl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