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说文解字167】“含”部

标签:
汉字溯源说文解字汉字本意汉字本义汉字字源 |
分类: 新说文解字 |
“含”部:
含、娢、(忄含)、唅、
琀、
浛、焓、谽、(山含)、(山/含)、晗、
莟、筨、梒、蛿、
馠、
頷(颔)、(含刂)、(含瓦)、(含羽):
一、字源字形:
二、含
含(hán):六书通1字形,为上“今”下“口”,含义:嘴里含着东西,像铃含着铃芯似的。
六书通1字形,为上“今”下“口”,也可表示:口张开,像铃似的。空貌。
六书通2字形,为上“今”下“肉”,含义:嘴里含着舌头,像铃含着铃芯似的。同“函”。
表示:隐含、蕴藏。怀着不露;隐藏在内。
嘴里含着东西,表示:容纳;包含。
以下为“含”的孳生字,表达相应的人、事、物、运动或状态:
娢(hán):古女子人名用字。
(忄含)(hn):《集韵》疏纵也。(注:即空貌。)
唅:1.(hán)。同“含”。东西放在嘴里,不咀嚼。2.(hàn)。通“琀”。
琀(hàn):古时埋葬死者前放于其口里的珠、玉。
浛(hán):同“涵”。沉浸。同“涵”。涵道,涵洞。(注:即包含。)
焓(hán):物理学上指单位质量的物质所含的全部热能。亦称“热函”。(注:即包含。)
谽(hn):〔谽谺〕1.(山谷)空大。2.空谷。(注:即空貌。)
(山含)、(山/含)(hn):大谷也。《集韵》本作谽。谽谺,谷中大空貌。或从山。(注:即空貌。)
晗(hán):天将明。(注:即像口将张开似的。)
莟(hàn):1.古同“菡”。2.花开。《唐韵》苗含心欲秀也。《韵会》花蕊也。
筨(hán):〔筨隋〕同“笒隋”。竹实中者。《集韵》或作、、笒。(注:即内部包含实物。)
梒(hán):樱桃,梒桃,果名。(注:即樱桃体小,可像珍珠似的含在嘴里。)
蛿(hàn):古同“蜭”。毒虫名。
馠(hn):香。《博雅》馠馠,香也。或作。(注:即香气像铃声,或音声似的传播开。)
頷(颔)(hàn):1.下巴颏。2.点头。(注:即像舌头,或铃芯。)
(含刂)(yn):刈禾具。(注:即估计把禾收藏到里面的禾具。)
(含瓦):1.(hán)。似瓶有耳。《类篇》瓿,小缾。2.(gn甘)。器敛口者。(注:即像张开的嘴巴。)
(含羽)(hn):小鸟飞貌。(注:即空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