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说文解字168】“念”部

标签:
汉字溯源说文解字汉字本意汉字本义汉字字源 |
分类: 新说文解字 |
“念”部:
念、惗、唸、諗(谂)、腍、(礻念)、捻、踗、趝、(飠念)、
(矛念)、艌、
淰、焾、埝、(石念)、(阝念)、
菍、稔、棯、鯰(鲶)、
敜:
一、字源字形:
二、含
念(niàn):
1.金文1、说文字形为,上“今”下“心”。古代的驿站里装着驿铃,当有信使来报信时,就拉响驿铃通知附近的居民。所以,人们心里常常记挂着驿铃,盼望远方亲人的来信;或者是,信使把远方亲人交代的,记在心里的话(远古时,写字非常困难,只能口头传递),再讲述出来;再者是,把自己心中的重要事情、打算、想法、看法,告诉信使,让信使带给远方的人。所以,用念来表示常思,心惦着不能忘,惦念。例,惦念、信念、念念不忘、叨念、念佛、诵念、纪念。
2.金文2、六书通2字形,为记在心里的事。
信使把记在心里的,对方的重要事情说出来,表示:说,读,诵读。
把自己心中的重要打算、想法、看法,告诉信使,让信使带给远方的人。表示:打算、想法、看法。
心里惦念着的事情,像黏住似的,表示:黏;粘合。亲爱。
信使心里装着多人的重要事情,表示:有重任。塞满;充满。满载。
拉铃不需用较大的力,表示:轻轻。
铃里的芯子像低头似的;拉铃时,芯子反复动摇,表示:低头。点头。
3.六书通3字形,为心被(思念)肉包住了。表示:阻塞。封闭。
4.六书通4字形,为心被盖住、又抓住。表示:阻塞。封闭。
以下为“念”的孳生字,表达相应的人、事、物、运动或状态:
惗(niàn):1.爱。2.相忆。(注:即人生最想念的事情是爱。)
唸(niàn):同“念”。诵读。
諗(谂)(shn):1.本义:规谏。2.告诉。(注:即像铃响了,有重要消息要讲。)
腍(rèn):1.熟,煮熟。2.味美。3.饱。(注:即充满了。)
(礻念):同稔。
捻(nin):用手指搓转。(注:即像拉铃似的轻轻用力。)
踗(niè):行轻。(注:即像铃响了,有重要消息来了,就放下东西快走。)
趝(jiàn):低头快走。(注:即像铃响了,有重要消息来了;或有重要事情要带信。)
(飠念):1.(rn)。《玉篇》饱也。又《广韵》与飪同。2.(niè捻)。《篇海》饼也。(注:即充满。)
(矛念):矛柄。(注:即塞满。)
艌(niàn):用桐油和石灰填补船缝。(注:即粘住;塞满。)
埝(niàn):田里或浅水里用于挡水的土埂。(注:即阻塞。)
(石念)(niè):石名。
(阝念)(niàn):遇在岸上。(注:即估计在岸上思念,等待着远方的亲人乘船归来。)
稔(rn):庄稼成熟。稔之言飪也。(注:即充满重任了。)
菍:1.(niè)。古书上说的一种草。2.(rn)。古同“棯”,枣树的一种。
棯:1.(rn)。一种枣树。2.(shn)。古书上说的一种树。
鯰(鲶)(nián):属于鲇亚目,头大,尾侧扁,皮有粘质,无鳞。(注:即有粘性。)
敜(niè):堵塞,封闭。
厉明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