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说文解字166】“耑”部

标签:
汉字溯源说文解字字源本义 |
分类: 新说文解字 |
“耑”部:
耑、偳、媏、惴、喘、腨、揣、端、遄、
褍、瑞、(囗耑)、
湍、煓、(土耑)、(山耑)、
篅、椯、猯、貒、
(炙耑)、(/一/巳*耑)、(/巴*耑)、(巵*耑)、(黄耑)、
顓(颛)、歂、(耑犮)、剬、(耑瓦)、(耑甫)、(耑廣):
一、字源字形:
二、含
耑:为几个字的合并。
1.甲骨文2、金文和六书通3字形为,伐木后,留下的树木根(伐桩)的边缘(垂、缘、朵)长出小树枝。本义:伐桩的头(端)部。音“dun”。
长出小树枝,表示:小。细。短。
伐桩像囤,表示:囤类之物。
由伐桩可知原树木的大小,表示:测量;量度。揣度。凭证。
2.六书通2字形为,伐桩直立着,表示:直立着,即“端”字。音“dun”。
3.六书通3字形为,本义:用木头做的纺锤;纺专,收丝器。即“专、專、叀”,音“zhun”。
纺锤转动起来很快,表示:迅速。急速往复。
用木头做的纺锤,纺专,收丝器。为两头截平。
4.甲骨文1字形,含义:两端有须状物的巾,像伐桩或专的外形似的,两端散开。
以下为“耑”的孳生字,表达相应的人、事、物、运动或状态:
媏(dun):古女子人名用字。
惴(zhuì):又忧愁,又恐惧。
喘(chun):急促地呼吸。(注:即像专似的快速转动。)
腨(shuàn):小腿肚子。(注:即像专似的中间鼓起。)同“”。
揣:1.(chui)。1.1
端、耑、(dun):1.本义:站得直。即像伐桩似的直立。2.又《篇海》萌也,始也,首也。(注:即像伐桩的端部。)
遄(chuán):1.往来频繁。2.快,迅速。同“
、”。(注:即像专似的快速转动。)
褍(dun):1.衣服的正幅。2.衣长。
瑞(ruì):玉制的符信,作凭证用。(注:即像伐桩,可以知道树的大小。)
(囗耑):1.(chuán)。一种类似囤的盛粮器具。2.(chuí)。山,山名,在中国江苏省镇江市东。
湍、漙(tun):水势急速。(注:即像专似的快速转动。)
煓(tun):火炽盛。(注:即像专似的中间鼓起。)
(土耑)(du):动也。一曰垂貌。同“垛”。(注:即像伐桩的边缘长出小树枝。)
(山耑)(dun):山名。
篅(chuán):竹制圆形的谷仓。
椯:1.(du)。1.1
猯、貒:1.(tun)。猪獾。2.(tuàn)。野猪。
(炙耑):同“”。
(/一/巳*耑)、(/巴*耑)、(巵*耑):《说文》小巵也。《类篇》亦作“巵.專”。同“膞”。(注:即像伐桩,或像专似的快速转动。)
(黄耑)(tun):《说文》黄黑色。《广韵》黄也。
顓(颛)(zhun):1.善良。2.顽愚。(注:即伐桩像无头的人。)
歂:1.(chun)。古同“喘”,急促地呼吸。2.(chuán)。姓。同“”。(注:即像专。)
(耑犮):与黻同。[黻(fú):古代礼服上黑与青相间的花纹。]
剬:1.(zhì)。古同“制”。2.(dun)。切断使之整齐。(注:即像伐桩。)
(耑瓦):1.(chuán)。江东呼盆曰。2.(zhun)。烧墼。与甎同。(注:即像专。)
(耑甫):古黼字。[黼(f):古代礼服上绣的半黑半白的花纹。]
(耑廣):同“”。
厉明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