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小时锻炼(2009.9.21)

(2022-11-03 12:15:56)
分类: 自言自语
说实话,我们学校在素质教育的执行力度方面肯定是走在苏州教育的最前列的。领导、老师们的理念、想法都很好。从课外活动到综合实践到双语教学到阳光体育花了不少心思。有些学校在一股股潮水中不断尝试,不断丢弃,而我们总试图坚守,积淀。比如双语教学,据我的耳闻,现在已经没有学校像我们这样坚持实践双语教学,坚持正常开展双语教研组活动了。

本学期开始,学校开展了1小时阳光体育锻炼的活动,可谓轰轰烈烈。从发动、组织、管理投入不少精力。有些学校本学期的1小时锻炼也开展了,可教师上课时间并没有压缩,搞得学生在校时间很晚。这一点,我们是不屑的。只是校园环境有限,我们没有足够的场地、器械。开展起来很有难度。

所以我们只能把1小时锻炼异化成了每周一小时锻炼。其实我们学生的课外锻炼一贯是很自由的,每天4点放学,许多学生自由活动,打篮球、踢足球。大部分学生回家。不过现在,教育局的这个规定自然是希望全面的体育锻炼。我们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换一个角度想,体育锻炼一定是跳是跑吗?前一阶段,我看到一篇报道,相城区的某个学校把打太极拳作为学校的教育特色去发展。文章配了一张照片,广阔的操场上,学生整体划一,穿着白色拳服,很有视觉冲击力。我想,我们立达的1小时锻炼能否也组织全校师生(当然主要是学生)打太极拳。
打太极拳占地很小,也很有意义。太极拳能够养生不说,那是长远的。还能够提升一个人的气质,这个不需太长远。我们选择一套代表性的拳法,如果学生在初中的几年,把这套太极拳打得烂熟于心,真可以说是终身收益。我现在还记得几个动作,就是大学体育课学的。太极拳里面的文化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的精髓,这和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关联很大。
其实排除这么多的东西不说,但从我校的实际情况,从管理的难度,参与的普及性而言,这个做法可能要比现在初一、初二、初三分别在一天活动好。
    试想,周一周二周三等于分别剥夺了其他年级学生活动锻炼的权利。很多班级缺乏老师的指导加上场地的限制,导致男生动,女生不动,而且项目很少,和体育课上的内容差不多了,有点枯燥、单调吧。并且还存在安全隐患。当然有体育老师、班主任用心的指导也许会好。
再试想,打太极拳对场地要求是很低的,全校师生都能够参与。当然需要一批人先会、甚至精通。比如开办体育老师、班主或其他感兴趣的老师的培训班,然后由他们成为每个班的指导,在前面示范。一天打两遍,加上稍作准备的时间,半个小时也差不多。统一的音乐指挥,可以减少管理难度,和出操差不多。
不知道,这个想法在很多老师费力的付出之时提出是否恰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