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茫谈艺术】来自古德意志的浪漫玄思—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的名画《两个望月的男人》

(2013-12-03 17:27:10)
标签:

浪漫主义

德意志

名画

文化

分类: 陈茫谈艺术

来自古德意志的浪漫玄思

 

     — —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的名画《两个望月的男人》

http://www.forum.xinbao.de/data/attachment/forum/201309/02/081807dkjvkm449ffnj1sd.jpg 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的名画《两个望月的男人》约画于 1830年。

  这幅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 1774-1840)的油画《两个望月的男人》是我小时候最钟爱的一幅画。那时候我还是个小学生,我从我的艺术课老师那里得到一张这幅画的明信片,我把它贴在了墙上。后来我能有幸得到,并收藏这幅画的真迹,这是那时候的我完全想不到的。当时得到这幅画之中的故事和曲折,我还在我的"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和他的身边风景"画展的目录册里做了描述。

  画面里,年轻人靠着年长些的,在森林的高地上赏月。月还是一弯新月,暗光中还能清晰地看到金星。弗里德里希在画面里展示了和他最得意的学生奥古斯特·海因里希在一起的场景。画面上两人的背影投射出孤立和与世隔绝之感。他们孤立于环境之中,是大自然的环境里陌生的闯入者。观者会有这样的印象:当他们走入画面,会需要一个长时间的停顿,才能继续前行。

  德国最重要的浪漫主义艺术里,这幅画是德国绘画的一幅经典老作品。它被细细地研究解读,常常被局部地分析。例如,画面中多石、陡峭的小路被视为崎岖的人生之路,常青的杉树被视为希望的象征,枯萎的橡树被当作逝去的痕迹,而月亮则被视为未来的极乐。

  弗里德里希自己也证实过他的画中人物的身份。他曾对诗人茹科夫斯基(Shukowski)这样说过:"在于自然的对话中,我需要孤独。"1822年他在给他夫人的信中写道"旁晚我走到外面去,走过田野与阡陌,天空笼罩着我,绿树与秧田环绕着我,我形单影只,天与地包围着我,以它们的爱保护着我。"

  这幅同系列的油画弗里德里希共创作了四幅。首幅作品由弗里德里希的朋友和邻居--德累斯顿一家画廊的J. Chr. Dahl于1819年购得。因为一直以来的经济困窘,弗里德里希后来又亲自创作了类似的其它几幅画作。其实没有艺术家愿意完全地重复自己,他在后面的几幅画里做了一些小小的令人愉悦的改变。在柏林老民族画廊收藏的一幅作品中,他就在画面一侧加上了一位女士的形象。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的一幅作品,画面场景则更加明亮。我们收藏的这幅是系列里的最后一幅。画家将光线效果变得更加平滑分散,也减少了画面上植物。这幅画应该画于1830年。

         相对于文森特·凡高这样的优秀画家,弗里德里希同样是一位优秀画家。当我如今穿过一片森林,我会立即想起弗里德里希的这幅画作,并且歌德著名的诗句也会出现在我的脑海里:自然与艺术,它们稍纵即逝,但却将在人们的思考里重生。

(汉堡汉斯画廊  JUNGFERNSTIEG 34,D-20354,Hamburg www.GALERIEHANS.DE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