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海一舟顾后瞻前
周线已经五连阳,这样的走势是继续还是止步?
沪深股市在8月15日期指交割日的强劲反弹,给市场以信心,也克服了“十割九跌”魔咒束缚。但是,这两周沪深股市仍然在50点范围横盘震荡,形成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多数人认为是强势整理,必将向上突破;少数人认为是筑顶,即将下跌。我倒认为后市的走法面临着很复杂的内容博弈,不是那么简单的判断,将目前这个平台当做是一个观望平台更潇洒一些。
国企改革不要指望大多,借题材短炒一把倒也罢了,若是按照某某教授所说的大红利,买入央企国企提前潜伏,守株待兔,那可能会憋死你。刚刚披露的中核集团又要新股IPO了,而中核集团旗下已经有三家上市公司了,他为什么不注入已经上市公司呢?道理很简单,谁愿意把好资产注入到毫无生机的躯体里?能够IPO圈到钱的资产,傻瓜才愿意放弃独立上市圈钱,去被兄弟单位吞并。大家还记得李荣融的名言吧:“要把国有股买个好价钱”。国企混合所有制,央企改革,整体上市等等概念,千万不要以为天上会掉馅饼,他们是想向市场释放红利,还是真的想圈钱?他们真愿意让民间资本分享他们的垄断利润吗?熙熙攘攘都为钱,钱从哪来?二级市场的您,能买到他们分羹从来的便宜好股吗?中国封建官场有句名言:宁予外贼,不给家奴。想当初,美国公司买中国的银行股和中石油是什么价?您买的的什么价?还记得吗?
明年的新股怎么发?那么多的公司在排队,已经上市的公司还有那么多的再融资需求,吓人呐!据苏培科介绍香港信报《解经论财》专栏文章:“A股市场为何起不来”早有论述,由于中国内地的股市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市场,市场存量资金和增量资金都有限,就像一个水库,进水和抽水如果不能保持平衡,水位高低自然会受到严重影响,这几年增量资金并没有大规模涌入,反而IPO、再融资和新产品接二连三地抽水,以及原有的市场平衡被大小非和限售股解禁减持给打破,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前二级市场的流动性只需要维持三分之一的流通股,而在股改之后另外三分之二可以市价减持,以往的水位平衡彻底被大小非、限售股给打破,二级市场的存量资金除了要应付全流通的压力还得应对IPO和再融资,这样一来A股市场的水位自然下降,这也是中国股市恐惧IPO的根本原因。
但国内很多投资者和监管部门没有深刻反思,对中国股市长期低估值并没理解,以为是投资者不理性的结果,其实主要是股权分置改革之后的“成本分置”问题,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填“全流通”的这个坑,估计未来中国股市依然还会延续低估值。
现在各大网站一些股评文章很低级趣味,也很害人。如:
1,XXXX股闭眼可买-----小散若听了他们的话,就是直接瞎买!对付的办法就是闭眼不看他的文章。
2,XXXX股成为摇钱树------它想摇你的钱,你若听信了他们的话,你把钱挂到它指定的那颗树,你的钱就会被他摇了去。
3,XX掘金7股------打开他们推荐的个股一看,均有了很大的涨幅,他们已经赚得盆满钵满的,此时推荐,99%的可不是掘金,而是掘墓。
还是回到正题,
一旦上证综指完成了对前期高点2250点的突破,则必然向2400点至2500点区间发起进攻。当然了2300点附近也很重要,因为5年均线在此。如果说现在是牛熊转换的初期阶段,那么,当上证综指有效突破了2400点至2500区间后,我们的A股市场便会筑牢长期牛市的基础,我们可以高仓位应对。若果是再继续震荡,量能逐步萎缩,则要获利及时了解,以低仓位应对。
目前热点凌乱,持续性不强。7月经济形势不妙,那么8月9月的经济走势将对股市后续行情产生影响。股市熊了那么多年,思维也符合力学的惯性原理,不可否认2000附近是沪深股市底部区域。但,是底部也不一定马上就起来,因此,我对今年未来几个月的行情还是持谨慎态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