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四个最”能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吗?
【(背景新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23日至24日在京举行。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讨论稿)》。
关于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会议强调,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必须首先把农产品质量抓好。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安全,首先是“产”出来的,要把住生产环境安全关。食品安全,也是“管”出来的,要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犯罪。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说,随着生产能力提高,数量已经不成问题。难在质量,回应百姓需求、解决社会性问题,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要治理农业生产源头,严禁滥用农药化肥等投入品。】
中央确实是想把农产品食品安全搞好,但却不想真正花大力气,或者说被那些御用专家把问题弄颠倒了!以至于着力点不对!什么“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这“四个最”,只能说是:干发狠,没有用!
因为,我们今天的农产品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仅是滥用农药化肥的问题这么简单!
1,农产品食品安全管理,应该是科学技术含量极高的专业化管理,而不是简单的行政管理。没有建立国家农产品食品安全管理教育培训体系,没有充足合格的专业人才,没有与之相适应的专业化管理队伍,农产品食品安全管理就只能说是马后炮,或充当消防队!
2,滥用农药化肥的根源是什么?其根源一是国家没有花大力气对农业科技人员和广大农民进行培训教育;二是农业部对农药兽药渔药的批准管理混乱;三是农药兽药渔药的生产与流通环节混乱,使广大农民花血汗钱买不到放心药,使农民不能够通过看标签就能明白安全地用药。责任却要农民承担,这合理吗?
3,环境污染造成的农产品食品安全问题也仍然是相当严重的!这个问题不揭露?不问责?不说如何治理?另外,加工环节的掺杂使假、滥用添加剂也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重灾区,为什么不说?特别是添加剂的批准、生产和使用监管不透明,猫腻充斥,为什么不提?
4,我国许多农产品食品安全标准不仅严重缺失,而且现有的也有不少是错误的、落后的、矛盾的。以至于造成按标准办,就等同于没法办的局面。如假蜂蜜、假葡萄酒、假年份酒等,按现有标准,就没法查处!还有许多禁用限用的农兽药和食品添加剂至今没有检测方法和标准,而没有检测和标准方法,他若使用了违禁成分,所谓的监管是否只能认为他算合格的?
5,农产品食品安全管理,首要的是教育培训,建立专业化队伍,鼓励公众和媒体的参与,实施透明化管理,重在过程控制。以此营造农产品食品安全的大环境,才是人间正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