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住禁用农药流通的关键点
(2011-04-21 09:44:15)
标签:
杂谈 |
分类: 岁月乳山 |
扼住禁用农药流通的关键点
来源:中国农药网 时间:2008-9-12
17:50:00
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来讲,“拿”住了农资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离成功就近了一大步。
今年以来,乳山市以规范农资市场为突破口,展开了一场全面清理禁用农药、规范农药使用的行动,为区域化管理的顺利推进铺平了道路。
销售违禁农药者被拘
6月下旬,乳山寨镇宝口村一位姓刘的无证农资经销人员因违规销售、使用禁用农药“1605”,被乳山市农业综合执法大队依照国家《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有关规定》予以查处,并移交公安部门治安拘留7天。
因违规销售禁用农药而被治安拘留,这在乳山尚属首例。
采访中,农民们常常提起几个月来在乳山当地电视里滚动播出的“关于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区域化建设”的6集系列专题讲座。在这6集由动植检专家曲径教授精心录制、编辑的专题讲座里,没有乏味的说教,而是用大量具体的实物图片、场景图片结合浅显易懂的语言,将什么农药不能用、什么农药在何种农作物上可以用、怎么用,怎样科学管理、耕作农田,如何通过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的价格等农民喜闻乐见的专业知识,生动地传授给了农民。
“咱文化水平不高,种的菜生虫了,只知道去问农资店的人,他告诉使哪种药咱就使哪种。看了这些讲座后,以前很多不明白的知识现在我都知道了,挺有用的,所以每次播我都看。”徐家镇吴家屯村一位正在花生地里忙碌的村民告诉记者。
说起制作这些专题片的初衷,曲径表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可目前在基层,真正懂得农药使用、标签管理的人很少,经销者、使用者往往对农药的成分、用量、使用期限不了解,更何况目前农药生产企业套牌套号、标签标识不规范等问题普遍存在,致使一些不规范甚至被禁用、限用的药品目前还在市场泛滥,农户们无从识别,农药经销者也大多不具备相关知识,更谈不上对购买者的指导,形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链上的巨大漏洞。要堵住这个漏洞,仅靠执法还不够,需要从增强经营者和使用者的自身意识和能力入手。
前一篇:破解食品安全难题的乳山式“答卷”
后一篇:食品安全的科学控制《中国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