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译:提高银行资本充足要求的全球宏观经济成本(一)

(2012-03-07 10:35:04)
标签:

资本充足

宏观经济成本

杂谈

分类: 文献编译

提高银行资本充足要求的全球宏观经济成本

Scott Roger and Francis Vitek

 

本文分析了全球基于巴塞尔协议III增加银行资本充足要求,包括对全球具有系统重要性银行提出特殊资本要求,所引致的传统宏观经济成本。本分析使用了多国家估计模型,这有助于宏观经济评估组(MAG)的分析工作,特别对估计全球资本充足要求增加情况下的潜在国际溢出效应很有帮助。本文认为,当银行利差扩大时,若果货币政策适当放松,其影响程度则会相对温和。

 

 

I. 前言

本文分析了提高银行资本充足要求所引致的传统宏观经济成本。这种银行资本要求的提高要求包括资本要求的普遍增加,以及对具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的特别资本要求。除了对15个主要经济体分别估计提高资本充足要求所带来的影响外,本文还对其溢出效应进行了估算。估算的模拟基于Vitek(2009)开发的多国宏观经济模型的扩展更新版本分析框架进行。

 

 本分析有助于由国际清算银行(BIS)主持的宏观经济评估组(MAG),以及巴塞尔银行委员会(BCBS)的长期经济影响组(LEI)的工作。MAG的参与者,包括IMF,使用各种模型以评估提高资本和流动性要求的中期宏观经济成本。本文的分析,反映了MAG的要求,仅关注新的监管措施的短期到中期的产出成本。这些监管措施所产生的净收益参见LEI报告(BCBS2010)。

 

本分析假设提高资本充足要求所产生的宏观经济影响只通过增加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和中央银行政策利率之间的利差来实现。据我们测算,在没有货币政策干预的情况下,对全球所有银行的资本充足要求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将最高导致GDP下降约0.5个百分点,其中约0.1个百分点源于国际溢出效应。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损失要比发达经济体高。但是,如果发生货币政策干预,则更高的资本充足要求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将大幅减少。

 

对于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特别资本要求,我们估算,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的资本要求,将导致中值数约0.17个百分点的GDP下降,其中0.04个百分点,或者说25%源于国际溢出效应。但是,这些总体的数字掩盖了很多结论,对于一些国家,国际溢出效应是对其宏观经济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

 

本分析所用的模型和假设也存在缺陷。特别地,本分析未考虑银行和金融机构对资本充足变化的其他可能应对变化,以及金融体系、货币政策和实体经济应对变化的非线性性。所使用的模型也不接受与持续扩大的借款利差相关的宏观经济稳定状态的变化。此外,本分析未考虑不同国家在提高资本要求时的起点,以及执行速度的不同。

 

II.            MAG使用的方法以及多国分析的作用

 

MAG中期和总结报告(MAG2010)所言,MAG使用一系列的模型以估算更高的银行资本要求所引致的宏观经济成本。最通常的做法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国家评估在不同执行水平下每提高银行一级资本1个百分点对利差产生的影响。第二步,国家使用标准的宏观经济模型评估信贷利差扩大的影响。在大多情况下,宏观经济模拟要考虑两种不同的政策情景假设:一种情景假设中,货币政策不对资本充足变化引起的宏观经济影响做出反应;另一种情景假设则允许货币政策做出反应。

 

MAG关于提高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资本要求所产生影响的后续分析中,实质上使用了同样的方法,只是根据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在国内金融体系的重要性而对其资本充足要求增加及其影响采用不同比例。不同的情景假设又允许执行期限和货币政策反应的不同。此外,在设计情景假设时,因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数量不同而不同。

 

本文所采用的多国模型在以下方面为MAG的分析提供了重要支持。多国模型提供了以单个国家为基础的国家宏观经济溢出效应估算,包括资本要求增加的普遍要求,以及对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特别要求。在国内的宏观经济分析中,模型允许国内的资本要求增加,而不接受别国同时的资本要求增加。但是,在多国模型中,可以估算单个国家提高资本要求的宏观经济影响,也可以估算当所有国家同时提高资本要求所产生的影响。对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溢出效应可以通过从所有国家同时提高资本要求的影响中减除该国家提高资本要求的影响来得到。和单国分析一样,多国模型考虑了执行更高资本要求的不同范围,以及货币政策的不同情景假设和执行额外要求的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不同数量。

 

多国模型对利差所引致的宏观经济影响的估算也用作对单国模型估计的补充。MAG不是基于单个模型来估算这些影响,而是通过很多模型的总体结论而得到更加有效的估算,以及结论的合理范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