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译:提高银行资本充足要求的全球宏观经济成本(二)

(2012-03-07 10:36:47)
标签:

银行资本充足

宏观经济成本

杂谈

分类: 文献编译

.多国宏观经济模型

分析应用的宏观经济模型主要基于对15个主要发达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观测。这种结构性宏观经济模型的主要特征是实体部门与金融部门之间具有广泛的联系,包括经济体的内外部。在每个经济体中,周期性因素通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多元线性理性预期模型予以反映,而趋势性因素表现为独立随机游走。作为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利率和汇率被一个金融加速器机制放大传播,而这个金融加速器机制与多元化国际投资组合的实际价值是相关的。对于该模型的详细描述,请参阅附录A。

多国宏观经济模型的估计是一个贝叶斯过程,它条件性的具有参数值的先验信息和趋势成分的路径判断。对于这个估计过程的详细描述,请参阅附录B。数据来自于1999年1季度-2011年1季度期间,对15个经济体的128个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变量水平的观测。15个经济体包括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中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墨西哥,荷兰,西班牙,瑞士,英国和美国。考虑的宏观经济变量包括产出价格、消费物价、出口量,国内需求数量,能源和非能源商品价格。考虑到的金融市场变量包括名义政策利率、短期名义市场利率、长期名义市场利率、股票价格以及美元的双边名义汇率。对于这些数据的详细描述,请参阅附录C。

 

.模拟结果

作为研究中主要采用的模型,全球和G-SIB资金需求增加影响下的多国模型分析,假定银行增加资本要求的反应将扩大贷款利差。利差的扩大将产生较大的利润空间,然后用于构建银行资本。因此,本分析不考虑其他可能的反应,如发行新股,通过提高效率、出售资产或削减贷款以增加利润率。

分析的出发点是在国内零售利率扩大,更高资本要求影响下的逐国估计。在全球资本需求增加的情况下,MAG成员使用多国模型来估计银行贷款利差超过央行政策利率条件下,所有银行资金需求增加1个百分点的影响。在G-SIBs  资本要求增加的情况下, 利率效应可通过G-SIBs贷款占国内银行贷款总额份额进行衡量。多国模型的估计结果见表1。运用这些利差,计算出下述情况中每个国家的宏观经济效应。

 

A. 全球提高资本要求

MAG的第一步分析主要关注根据巴塞尔协议Ⅲ,广义资本需求增加下的短中期宏观经济成本。如上所述,公认的主要传播渠道是通过增加银行贷款利差。在初步分析中,宏观经济影响的估计是通过增加贷款利差100个基点;而在最终分析中,估计是基于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增加1个百分点。

使用多国宏观经济模型分析的一个重要缺点,是他们不考虑多国基础上更高资本要求的同步实施。如果一个国家提高资本金要求,而世界其他地区没有,那么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紧缩的影响将被持续强劲国外需求所缓冲。如果所有国家同时提高资本要求,那么外部需求将不再为国内生产总值提供缓冲。因此,多国模型估计通常会低估资本要求的广义增加对GDP的不利影响。

多国经济模型对MAG研究的一大重要贡献就是考虑到资金需求增加的同时发生。这通过比较两个基本场景。在第一个“基本”的情景,假定所有国家都提高资本要求,同一时期(4-8年)提高同一数量(1%)。在“另一种”情况下,每个国家都假定增加其资本要求,若有的没有,则相当于国家的模型演习。这两种情况之间的差异就等于监管要求同时变化的国际外溢效应。

基于这种方法,该模型模拟了增加1个标准化百分点全球资本要求,所导致的利差上升,1“银行” 栏所示。但是,在一般情况下,会考虑到两个假定的重要变量。第一个是资本要求增加实施速度的变化,选择4年、6年和8年。在每一种情况下,资本要求的增加,假定保持线性方式。

假定的第二个主要变量关注于货币政策对宏观审慎措施的反应。在正常情况下,各国央行将调整利率政策,以应对资本要求的增加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然而,由于许多国家的政策利率处于非常低的水平,宽松的货币政策的范围可以限制在名义利率的零下界。为保证这种可能性,资本增加的实施是模拟一组情景,类似泰勒规则的正常政策反应,而在第二种情况中,名义利率保持不变。

资本要求的变化对宏观经济的传导影响如下。为了满足更高的资本要求,银行提高贷款利差,超出央行政策利率。在货币政策反应不存在情况下,实际市场利率将上升,实际财富会下降,并通过跨期替代和财富效应,诱导国内需求紧缩。在单一国家提高其资本要求的情况下,市场利率上升将导致货币升值,由于更低的进口商品价格,实际净出口下降,实际利率会进一步提高,这将进一步降低出口。然而,如果货币政策能够作出回应,政策利率降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抵消利差扩大的影响。

在全球资本要求同步增加的情况下,由于国际贸易和金融联系,国内利率上升的紧缩效应被放大。国外需求的收缩将抑制这些国家的出口,而外国股票价值的下降,将对国际多元化的投资组合价值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对消费产生负面财富效应。此外,为应对国际利差变化而产生的汇率变动,会放大或缓和需求和价格冲击的影响。通过商品价格的下调压力,全球需求疲软也会抑制通胀。如果单一国家的资本要求增加,而全球国家能以宽松货币政策的立场应对资本要求的上升,全球资本要求增加的影响能够大大抵消。

所有参与者在模拟中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就是如何应对很长持续时间对利差的冲击,特别是在没有货币政策反应的情况下。虽然在原则上,利差的扩大将很短暂,但他们仍然会是相当持久的。这种持久的冲击在“缺口”模型中是难以处理的,它采取给定的稳定状态。然而在较长持久性或永久性冲击的情况下,稳态平衡是有可能受到影响的。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估计,资本要求每增加1个百分点,将导致潜在产出水平至少降低0.09个百分点。为了解决MAG试验中改变潜在产出的问题,一个受限制的卡尔曼滤波器被应用于本文模型所产生的产出路径,以便于长期潜在水平靠近实际产出的模型预测。但是,本文研究的结果重点关注于产出的实际水平,因为相较于产出缺口估计,这是一个更好的产出影响指标。

针对特定国家和全球资本要求增加,15MAG经济体主要变量的脉冲响应, 见附录D2和表3所示,它提供了在一系列不同执行时期,对不同国家产出峰值的影响摘要视图,包括货币政策能够应对和利率保持不变。表中所示结果的关键特点包括:

l       在没有任何货币政策反应下,全球资本要求同步提高1个百分点,据估计,对产出峰值 有接近0.5个百分点(见表2)的影响。其中,约有0.1个百分点,反映了全球同步执行更高资本要求的国际技术外溢效应。产出影响大小在各个国家之间有着巨大变化,据估计,最低影响为美国(0.4个百分点),而中国最高(0.8个百分点)差异部分反映了与更高资本要求有关的利率增加的模式。遭遇较高利率上升(如表1所示)的国家往往易于对产出造成重大不利影响。但溢出的变化也发挥了作用,更加开放的经济具有较灵活汇率,更易于遭受比较大的外溢。

l       缩短测试周期会加剧对经济增长和产出缺口的峰期影响,但对产出永久性的影响基本上不受影响。

l       减少产出损失的货币政策范围是潜在巨大的。假设货币政策能够在48年的执行期间考虑到利差的增加,更高资本要求对产出的影响可以大大抵消。特别地,模拟结果表明,产出峰值的影响将减少到略为超过0.1个百分点(见表3)。

l       在一些情况下,国际溢出可能会略微刺激经济增长。有少数情况发生在欧元区,它们的货币政策是针对整个地区的通货膨胀和产出。在这种情况下,共同的货币政策立场可能对一些成员(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有一些刺激,而对其他成员(德国和荷兰)不足够。

由于会计基本假设的差异,所有银行提高资本要求的宏观经济成本估计大致与现有的实证文献研究结果一致。抽离出货币政策环境,我们估计,资本要求提高造成的最高产出损失分布在比较模拟结果的顶部附近。这可能会导致名义政策利率的限制比其他分析更严格,在这个意义上,它也适用于测试期结束后。

 

 

B.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提高资本要求

2011年MAG测试中,运用前面测试全球所有银行增加资本要求的相同方法,对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增加资本要求进行了评估。模拟以4年、6年及8年为观察视野;有无货币政策的反应;并针对具体国家以及全球同时增加资本要求。

然而,在GSIB分析中,每个国家利差增加的估计,反映为该国向GSIB的贷款占贷款总额的份额。也就是说,所有银行资本要求增加对利差影响的估计,通过每个国家GSIB贷款份额进行衡量。由于进行分析时,不知道划分为GSIBs的银行数量,MAG测试基于20个GSIBs、30个GSIBs以及40个 GSIBs。对利差影响的估计如表1所示。各个国家受到的利差影响差别很大,部分反映在GSIBs在不同国家的贷款重要性差异较大。以墨西哥为例,即使墨西哥没有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但国外的GSIBs对贷款发挥了重大作用,因此,利差的增加远远高于均值。相比之下,GSIBs在澳大利亚和韩国只有非常小的贷款份额,因此,资本要求增加对利差的影响不大。

GSIBs资本要求的增加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反映出GSIBs在各个国家银行系统的重要性的巨大变化以及国际外溢的重要性。30个 GSIBs(最接近最终选定的组)为例,估计更高GSIB资本要求对产出的影响,如下面表4和表5所示。

 

 

结果的显著特点包括:

l       对于GSIB资本要求上升1个百分点,在没有任何货币政策反应的情况下,中位数峰值对GDP的不利影响估计为0.17个百分点,即接近四分之一或0.04个百分点的平均值,将源于 与同步实施更高资本要求相关的国际外溢效应。基于20个 GSIBs的分析,中位数高峰的产量损失估计为0.12个百分点,而40 GSIBs,损失估计为0.20个百分点。

l       结果具有广泛的分散性,澳大利亚估计遇到的最高产出损失仅为0.08个百分点,而日本的损失估计为0.26个百分点。

l       对于一些国家,国际技术外溢效应尤为重要。 对于这些国家,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韩国,虽然GSIBs对它们的银行部门有着相对较小的直接重要性,但它们的经济与其它GSIBs相对重要的国家显著是相连的,如日本和美国。因此,对这些国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总影响, 溢出效应估计占一半以上。

l       至于在全球资本要求增加的情况下,如果货币政策能够应对GSIB资本要求的增加,产出影响会大大减少。

.结论

分析运用的多国宏观经济模型,对MAG评估中期全球资本要求增加的潜在影响有着重要贡献,包括所有的银行和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多国分析结果表明,与协调政策措施相关的国际外溢是重要的——我们的分析表明,溢出通常占产出总影响的20-25%。此外,在GSIBs增加资本要求的情况下,国际外溢效应可能成为宏观经济影响的主要来源。

同时,需要重点认识到与模型和所用测试相关的重要限制。 模型方面,需要强调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l       如前所述,模型不适合处理与永久性或长期性冲击相关的稳定状态的变化。虽然在这次测试中,定量的意义不是很大,但它表明,对利差永久增加的影响的估计,应谨慎解释,特别在长期视野下。

l       对于资本要求的增加影响到实体经济,该模型只有一条路径,虽然银行贷款利差的扩大已超出政策利率。在MAG报告的讨论中,有许多银行应对更高资本要求的方法,其中某些有可能对产出起着更为显著的影响,而另一些更具良性。

测验本身也有一些重要的限制,这些限制在评估定量分析结果和风险时应以牢记。它们包括:

l       在可供选择的执行期,更高资本要求的执行假定为线性。在实践中,执行的速度很可能是非线性的;事实上,市场可能会被迫前期调整。

l       随着时间和国家的不同,货币政策反应的范围可能发生变化。并非所有国家都接近利率零下限的约束,即使是在整个实施期间可能都不会保持。因此,宏观经济成果和外溢效应必然不同于模型分析给出的建议。分析应该被认为是显示出不同货币政策下的潜在产出。

l       分析只考虑增加1个百分点的标准化资本要求。但是,要求增加的影响可能是非线性的,因此,增加2个百分点的要求可能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增加1个百分点的两倍多,而且,不同的时间和国家,非线性程度也不一样。零下限约束是非线性的,但也有可能是别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