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城市旅行之济南

(2025-04-07 20:51:49)
标签:

城市

之九

分类: 行旅随感


济南市,简称“济”,别称“泉城”,山东省省会。济南,济水之南。山东的济南、济阳、济宁,还有河南的济源,都是因济水得名。济南二字始于西汉。

来过很多次济南,但一直没有爬过千佛山,于是济南的第一站就选择爬千佛山。千佛山历史悠久。远古时期的历山之下本为上古帝君大舜耕种之地,故而后世于山上建有舜庙用来纪念。最早记载见于郦道元《水经注》的:“千佛山,古称历山。”隋朝时期,隋文帝杨坚崇尚佛教,为了纪念母亲,便修建了千佛寺。自此,佛教深入历山,历山逐渐被开发,建立了石窟庙宇,如千佛寺和千佛山摩崖造像。唐贞观年间,千佛寺重新修葺,改名“兴国禅寺”。后来又经过多年的战乱损毁,又不断地修缮,千佛山也新增了众多殿、堂。现在的千佛山,有兴国禅寺、历山院、弥勒胜苑、万佛洞、唐槐亭、千佛崖、齐烟九点坊等等景点。山顶有一亭,无牌匾,不知是赏菊亭否?此亭西有另一制高点是石头堆,据说是看落日的最佳点。我是从南门沿台阶路登山的,台阶像是随山势而修建,有高有低,少了单调,但可能是登临的人比较多吧,石头已经很光滑了,所以需全神贯注地攀登。在还没感觉很辛苦的时候,就到了山顶,想千佛山真的不高。下山是往北,也顺道参观“兴国禅寺”“历山院”等。下山是台阶和坡道交互,拉长了路途,也减轻了爬山的辛苦。感觉千佛山不错,不太劳累,又有些历史和文化。

到济南,当然要到大明湖,不过,因为到过几次,这一次我并没有想去大明湖,只是想逛逛济南的街巷,比如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芙蓉街等。真的走在街巷里,我并没有按图索骥,而是信步闲逛。从西更道街开始向北,然后便是看见喜欢的地方就转转,不知东南西北了。芙蓉街、曲水亭街、后宰门街、王府池子等等都转了。然后经过府城文庙,进去,走到后门,抬眼,就是大明湖了。在城里这样随便闲转都能走到大明湖,可见“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之说不虚。既走到湖边,就走走大明湖,顺便去拜望了“老舍纪念馆”,然后又去了“辛稼轩纪念祠”,然后,沿着大明湖南岸向西向北向东经曾堤到超然楼转了小一圈。这一日天晴,湖北南望,没有荷花,但到处柳色,远山青黛,半城湖波,确实风光秀丽啊!想起鲁地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不禁好奇大明湖之名的由来。详查发现,北魏时郦道元有“泺水北流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首次出现“大明湖”这一名称。唐代因湖中荷花繁盛得名“莲子湖”。北宋时期,任齐州知州的曾巩对济南的水利进行了大规模整治,主持修建了北水门,将城内的泉水引入大明湖,并通过北水门调节湖水水位,使湖水能够顺畅地流入小清河,既解决了济南城的水患问题,又让大明湖的水域更加稳定。曾巩还在湖畔修建了许多亭台楼阁,如百花洲、名士轩等,大大提升了大明湖的观赏性和文化氛围,还修建了“曾堤”,也叫“百花堤”。到了金代,元好问在游览大明湖后,在《济南行记》中明确使用“大明湖”作为正式名称,此后“大明湖”之名沿用至今。杭州西湖与苏堤、白堤互相成就,而大明湖和曾堤似乎没有这样的互相提携,许是曾巩的名声不如苏白吧,但真的在大明湖边闲逛一下,在这样桃红柳绿的时节,看那么多绿头鸭、骨顶鸡等鸟儿们湖面嬉戏,会感觉大明湖也是相当宜人的。

济南是号称泉城的,世人常以七十二名泉,描述其泉水之多。七十二泉的说法始于金代,当时有人立《名泉碑》,列举了济南72个名泉,自此便有济南七十二泉之说。济南泉水历史悠久,春秋时就有鲁桓公与齐襄公在泺水相会之事。泺水之源,即今之趵突泉,今天济南地名中还有。据说在济南辖区内(含郊区)现存733个天然泉,被分为十大泉群分别是趵突泉、珍珠泉、黑虎泉、五龙潭、白泉、涌泉、玉河泉、百脉泉、袈裟泉和洪范池泉群。七十二名泉好似珍珠般洒落在这十大泉群之中。众多清冽甘美的泉水从城市当中涌出,汇为河流、湖泊。盛水时节,在泉涌密集区,呈现出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绮丽风光。济南泉水不仅多如繁星,而且各具风采。或如沸腾的急湍,喷突翻滚;或如倾泻的瀑布,狮吼虎啸;或如串串珍珠,灿烂晶莹;或如古韵悠扬的琴瑟,铿锵有声……我走在老城区的时候确实随处可见泉眼,特别是看见旁边标识的泉形、泉声,虽然不能感知那声、那形,但泉涌是常见的。而真的走近趵突泉、黑虎泉,看见那泉涌喧腾,源源不绝,不禁想起在济宁时看见过一种说法,就是古时运河常断流,河道总督们就会找寻泉水引入运河,看来泉水在济南这附近自古以来就是和人类息息相关的。

这样随性地走在济南,有一种惊艳的感觉,以及深深的歉疚。惊艳是因为济南的美景、历史和人文,比如在千佛山第一次看见了在开花的茱萸树,美美哒,以为是王维“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茱萸,虽然不是,但看见这一树花开的茱萸还是让我很开心;比如走在街巷里偶尔见到的泉眼,原以为有趵突泉、黑虎泉就可以名之泉城了,没想到为了坐实“泉城”这一名称,居然用733个天然泉来比肩;再比如“二安”(易安居士李清照,字幼安的辛弃疾)和曾巩的加持,让济南文化氛围浓厚了不少。这些都是此前不了解的,但又是我喜欢的内容,所以会觉得惊艳。歉疚是因为自己的这些不知道,让我一直觉得济南没有什么令我感兴趣的。所以说,不设限,去走就是了,总能有意外的惊喜展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读到的简牍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