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旅行之济宁
(2025-04-05 20:04:54)
标签:
城市之八 |
分类: 行旅随感 |
济宁市,山东省辖地级市,别名运河之都,古称济州府,辖曲阜、邹城、兖州等区县。
济宁之名来自于济水。济水是四渎之一,曾经,济水地位非常煊赫。古人把有独立源头,并能入海的河流称为“渎”。《尔雅》中提到的四渎:江、河、淮、济,四条独流入海的河流,“济”指的就是济水。济水发源于河南省济源市王屋山上的太乙池。源水以地下河向东潜流七十余里,到济渎和龙潭地面涌出,形成珠(济渎)、龙(龙潭)两条河流向东,不出济源市境就交汇成一条河,叫沇水,至温县西北始名济水。后第二次潜流地下,穿越黄河而不浑,在荥阳再次神奇浮出地面,济水流经原阳时,第三次伏行至山东定陶,与北济会合形成巨野泽,济水三隐三现,百折入海,神秘莫测。
据宋人说,早在七世纪初期,济水就已经淤塞的无法疏浚了,而黄河的多次改道和决溢可能是主要原因。
今天的济宁当然没有济水了,但是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人文初祖黄帝和儒家至圣孔子、亚圣孟子、复圣颜回、史家左丘明皆出生于此。而且,虽然没有济水,但济宁是世界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流经地,有河道总督署遗址公园,其中有运河河道总督署展示。
大运河肇始于春秋,贯通于隋代,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鼎盛于明清。济宁地处运河要冲,是运河河道管理中枢。“南通江淮,北达幽燕”,“襟带汶泗,扼水陆之冲”,所以元明清三代均有中央级河道管理机构驻扎于此,明清更有河道最高管理机构,统管黄运。这也成就了济宁“运河之都”600多年的历史地位。
济宁号称运河城,除了古运河,亦是如今的京杭大运河的流经地。特意跑去“太白湖景区”去探访旁边的京杭大运河。这一段大运河看着原生态一些。主河道上有一小船游弋其上,天蓝水碧、一种岁月静好的模样。河边有人们踩出的自然的土步道,向南向远望去,河岔相衔、枯草遮掩,三两只小船随意泊在水岸边,走过去,草的空白处,人们已经种上了一畦畦各种各样的菜,油菜已经开花;草的深处的船上,有鸡鸣声传来,我的闯入惊扰了它吧?静谧的运河人家啊。远处上下行各有一船行来,像是为了告诉我这确实是运河、确实是在运营着的运河。巧的是,我去浣笔泉的时候,遇见一装备齐全骑自行车的女子,闲聊中知道她是张家口人,这次骑行的目标便是沿京杭大运河,那一天是她第11天自北京通州大运河起点到达济宁,没想到民间对运河感兴趣的人还很多。
济宁,据说自元代开凿大运河后,迅速崛起成为南北物资运输的水运重镇。到明永乐年间,济宁已是“水陆交会,南北要冲之区”;元明清三朝总管运河河道的河槽衙门一直设在济宁,济宁因而被誉为“运河之都”;济宁运河的开通,促进了济宁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使济宁成为京杭运河沿岸的七大商埠之一,位居运河四大名镇之首,成为鲁西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现如今济宁城里有济宁古运河景区,打造成了“运河记忆”。围绕古运河附近还有诸多景点:太白楼、铁塔寺、东大寺、浣笔泉、古槐树、河道总督署遗址和济宁博物馆等,这些景点我都去看了一下。济宁博物馆因为老馆正在维修,去了太白湖新区文化中心的新馆。而在老馆院里的明代重修的南北朝时期的铁塔寺,我只是在围墙外遥看了一下,伊斯兰教寺院东大寺也只看见了恢弘的建筑。
济宁还有太白楼。太白楼,这名字多像酒楼,确实是酒楼。李白的时代,有贺兰氏在此经营酒楼,李白经常光顾使酒楼名声大振。唐咸通二年861年,吴兴人沈光敬慕李白,为该楼篆书“太白酒楼”匾额,从此贺兰氏酒楼便改为“太白酒楼”。据说宋、金、元时期对酒楼均依貌整修。明时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济宁左卫指挥使狄崇在重建“太白酒楼”时,以“谪仙”的寓意,依原楼的样式,移迁于南城墙上,并将“酒”字去掉,名为“太白楼”。后来“太白楼”一直存在,现楼为建国后重建。依旧是在城楼上,楼体两层,重檐歇山式样,砖木结构。也是李白纪念馆,有李白生平的介绍展览。“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李白离安陆,先至太原后入鲁,沿汶水而行,偕夫人许氏来任城。李白在任城寓家达23年之久,所作诗篇五十余首流传至今。此间他游遍山东名山大川,踏遍齐鲁各地。”其实,也读过李白寓居济宁的说法,只是没大注意,真的登上太白楼,才一下子记住了李白这一经历。
对济宁我有些心心念念,除了因为好奇济水,还因为兖州。很小的时候,爷爷告诉我我们是山东兖州董家寨的人,我一直记得这几个字,偶尔会想着去看看,但从未实施过,即便这一次真的到了济宁,从济宁东站(兖州区新兖镇)路过了一下,我也只是触摸到了这个名字而已。
人的想法有时候就是很奇怪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