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三 好吃的芹菜
活动目标
1.知道吃芹菜可以顺利排便。
2.乐意吃芹菜。
活动准备
1.芹菜一棵。
2.午餐佐菜:芹菜小炒每人一份,内以芹菜为主,肉丁、胡萝卜、适量调色。
指导建议
1.出示芹菜,引导幼儿观察,说一说芹菜的主要组成部分,知道芹菜有根、有茎、有叶,都能吃,我们经常吃的是它的茎。
2.引导幼儿说一说“你喜欢吃芹菜吗?芹菜吃在嘴里有什么感觉?吃了芹菜有什么好处?”让幼儿知道吃芹菜有营养,
吃了以后还可以帮助小朋友顺利排大便。
3.教师、幼儿每人取一份芹菜小炒,带领幼儿先闻一闻:“香不香啊?”“看一看里面有什么?”“有红的、绿的。绿
的是芹菜,红红的是肉、胡萝卜,又好看,又好吃,有营养。
快把它们吃进肚子里吧!”组织幼儿进餐,鼓励幼儿把芹菜
小炒全吃掉。
活动延伸
请炊事员、家长变换芹菜的制作方法,激发幼儿吃芹菜的欲望。
以上活动针对幼儿不爱吃的食物,重点开展实践操作活动。通过让幼儿适当参与摘、洗、切等简单的制作,使幼儿对这些食物的特征、吃法及其对人体的好处有了大致的了解,从而不再抵触这些食物,产生喜欢吃的愿望。
对于偏食、挑食的幼儿,一下子想把他们改正过来是不太可能的,教师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让幼儿慢慢适应。以下是托班一位教师的观察记录:
午饭时间到了,香喷喷的排骨、绿油油的青菜和美味的紫菜汤香气扑鼻。轩轩很快把青菜和排骨吃完了,然后就拿着勺子在紫菜汤里搅来搅去,嘴里还一边嘟囔着:“这个我不吃……”于是,我轻轻走过去,蹲在轩轩身边,悄悄地对她说:“轩轩乖,咱们只喝一小口,可以吗?”听我说完,轩轩勉强地点点头。我帮轩轩舀起一小勺,轩轩不太情愿地喝了下去。我亲了轩轩一口并鼓励她说:“轩轩真棒,要不要再来一小口?”这回轩轩反倒来劲了,故意炫耀地说:“再来一口。”就这样一小口一小口,轩轩喝了半碗紫菜汤。见状我抱起轩轩深深地亲了一下,对她说:“轩轩真了不起,喝下了半碗汤呢!”听到我的表扬,轩轩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可以看出,轩轩是个很随和的孩子。虽然她嚷着不吃紫菜汤,但当教师用亲切的口吻,提了一个很容易做到的要求,即只吃“一小口”时,轩轩还是答应了。在她克服困难喝下一小口时,教师及时鼓励,用商量的口吻提出新的要求,即“要不要再来一小口。”当轩轩又有进步时,教师用不断的鼓励加之对其精神上的奖励,使轩轩喝下了半碗汤。
由此可见,针对幼儿偏食、挑食的问题,教师要灵活机智,可采用从“一小口”开始逐渐加量的办法,配合语言上的鼓励,如“你真棒!”“你真了不起!”等,以及精神上的奖励,如一个甜甜微笑、翘起的大拇指、一个亲吻等,来调动幼儿的食欲,使幼儿在愉悦的状态下,不断改善挑食、偏食的行为。另外,教师还可以把偏食的幼儿和胃口好的幼儿安排在同一张桌子上一起吃饭,偏食的幼儿自然也会受到感染。
一向不偏食的幼儿,突然出现暂时性的偏食、挑食行为,又会是什么原因呢?下面这则观察记录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午饭时间,源源吃完了肉卷和小菜,开始喝西红柿鸡蛋汤了。只见她舀起一勺慢慢送到嘴边,还没吃,就皱着眉头,嘴巴一撅,表现出一副恶心的样子。见我走过来,她连忙说:“老师,我吃鸡蛋过敏。”我愣了一下:怎么没听源源妈妈告诉我们呢?
第二天,早餐吃五香鸡蛋、面包和三色小菜。只见源源先敲破鸡蛋剥蛋壳,然后咬了一大口蛋白,嚼嚼咽下,再吃了一口鸡蛋黄,吃得比一向食欲旺盛的东东还起劲。随后,她举手示意还想吃鸡蛋:“老师,煮鸡蛋真好吃。”
下午离园时,我和源源的妈妈就这件事情进行了交流,知道源源并非对鸡蛋过敏,原来是前不久,源源感冒呕吐,姥爷在家照顾她时,做了西红柿鸡蛋汤,感冒后胃口尚不好的源源,看到鸡蛋汤产生了抵触情绪。
从源源的表现可以看出,一向不偏食、挑食的幼儿由于生病或其他某种原因,也会出现暂时陛的挑食、偏食现象。当教师发现幼儿进餐有异常表现时,要及时关注、询问并多方了解。教师要充分考虑幼儿身体、心理状况,适时引导,不能机械、生硬地强迫幼儿用餐,否则只会增加幼儿身体的负担,不利于幼儿的心理发展。
4.故事导入、巩固练习
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情,健康的饮食习惯更需要从幼儿时期进行培养。教师可以通过饶有趣味的小故事、形象的图片以及进餐时的不断提醒,使幼儿知道饭前喝汤、吃饭菜有先后,以及上午10点钟吃水果等进餐常识,逐渐培养幼儿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活动一饭前喝点汤
活动目标
1.知道吃饭前要先喝几口汤。
2.逐步养成饭前喝汤的习惯。
活动准备
教师指导幼儿端取自己的一份饭菜在餐桌上放好。
指导建议
1.进餐前引导幼儿看一看、说一说,“今天都有什么饭?"
让幼儿知道每餐的饭都有汤、菜、主食等。
2.引导幼儿想一想、说一说,“这么多饭菜,先吃什么最好?为什么?”让幼儿知道吃饭前,要先喝几口汤,喝下的汤可以滋润我们的口腔和食道,还能帮助消化和吸收食物。
3.指导幼儿饭前先喝汤,然后再吃饭。
活动延伸
1.生活中给幼儿讲“饭前喝点汤,胜过良药方”的含义,增加他们对饭前喝汤谢口。
2.每次进餐前都要提醒幼儿先喝几口汤再吃饭,逐步培养幼儿饭前喝汤的习惯。
活动二 吃饭菜有先后
活动目标
1.知道吃饭时要先吃菜和面食,然后再吃鱼或肉。 2.养成按一定顺序吃饭的习惯。
活动准备
1.易消化的食物图片一张:面食、蔬菜、水果类等。
2.难消化的实物图片一张:肉类、鱼类、蛋类、奶酪等。
指导建议
1.教师讲故事《肚子疼了》,引导幼儿说一说:“果果先吃的什么,后吃的什么?桃桃先吃的什么,后吃的什么?果果为什么肚子疼?”让幼儿知道肉是不好消化的食物,蔬菜和面食是好消化的食物。
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上哪些食物是不好消化的?哪些是好消化的食物?帮助幼儿了解肉类、鱼类、蛋类、奶酪是不好消化的食物,面食、蔬菜和水果等是好消化的食物。
3.引导幼儿说一说:“吃饭时应该先吃些什么,再吃什么?”让幼儿知道吃饭时要先吃些好消化的食物,再吃不好消化的食物。这样吃更有营养,能让身体更舒服。
4.组织幼儿进餐,提醒幼儿先吃些面食、蔬菜、水果,再吃肉、鱼、鸡蛋、奶酪等。
活动延伸
1.每次进餐前,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说一说“进餐时先吃什么”,后吃什么,逐步培养幼儿先吃些面食、蔬菜、水果,再吃肉、鱼、鸡蛋、奶酪的进餐习惯,重点帮助喜欢吃肉、吃鱼的幼儿调整进餐习惯。
2.引导家长有意识地调整家庭中的饮食习惯,帮助幼儿养成先吃些面食、蔬菜、水果,再吃肉、鱼、鸡蛋、奶酪的进餐习惯。
附:故事
肚子疼了
今天果果真开心,因为桃桃要到家里和她一起吃午饭。妈妈端来了很多菜,有红烧肉、炒青菜,还有鸡蛋汤。果果一看有自己最爱吃的红烧肉,很快就把一盘肉吃了一大半,然后又吃了一点青菜和面食。而桃桃则是先吃了一些青菜和面食后,又吃了几块红烧肉。不一会儿,果果就哭闹着说:“妈妈,我肚子难受。”妈妈带果果来到医院,医生看了看,摸了摸果果的肚子说:“是吃的肉太多了,又是先吃的肉,不好消化,才肚子疼的。”
活动三 吃水果有讲究。
活动目标
知道上午10点钟吃水果最营养。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份水果。
2.钟表一块。
3.活动前组织幼儿把手洗干净。
指导建议
1.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喜欢吃什么水果,都是什么时候吃?”引出故事。
2.教师讲故事《l
0点钟吃水果》,加深幼儿上午1
0点吃水果的印象。讲完故事,引导幼儿说一说:“小猴是什么时候吃水果的呢?为什么要1
O点吃水果?”让幼儿简单了解早饭后,我们活动了一段时间后,1
O点再吃水果,能补充大脑和身体所需的能量,让我们更聪明,更有力气。”
3.教师指钟表,让幼儿看时针指到l
O点了。组织幼儿吃水果,重点鼓励不喜欢吃水果的幼儿吃上自己的一份水果。
活动延伸
让家长知道上午l
O点是吃水果的黄金时间,此时吃水果可以补充大脑和身体所需能量,这样水果的营养价值也得到了最大的发挥,并在家也注意上午1
O点给幼儿吃水果。
附:故事
10点钟吃水果
一天上午,一群小猴子在草地上高兴地玩耍。猴爸爸来了,对小猴子说:“l
O点了,该吃水果啦!”小猴子们玩得正起劲儿,没人听见猴爸爸说话。猴妈妈来了,大声说:“l
O点了,该吃水果啦!”小猴子们听见了,一起喊着:“l
O点了,该吃水果啦!”大家一起回到家里高兴地吃起水果。
“饭前喝汤、按顺序进食、上午10点钟吃水果”,这是科学健康的饮食新理念。幼儿虽然不能真正了解这样做对身体健康的好处,但每餐坚持这样做,会不知不觉地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有了科学健康的进餐习惯,幼儿摄取的营养会更全面,身体会更好。
更多精彩视频、文章,请点击登录【好老师淘宝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