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背景
(2023-07-03 09:32:11)分类: 教育 |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教师“探索核心素养与审美和人文素养之间的内在联系及相互作用,构建学科之间互为支撑的育人模式。”在探索创新育人模式的过程中,我制定了一系列美术课堂新流程。希望通过创新教法学法,探索更多提高美育课堂效果的新途径。
其中有一项是发挥艺术的共通性作用,邀请创作积极性高的同学,在班级电子大屏上互联网在线搜索自己喜欢的音乐,作为全班同学作业创作时播放的背景音乐。旨在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音乐伴奏中更专注地投入美术创作。
今天五(6)班的美术课也不例外。辉辉同学上课之前就在积极地向我争取:“张老师,张老师,听《老师你好》这首歌吧?”辉辉是个较为早熟的孩子,嗓音已经开始变声了,平时和老师的交流不是很多,偶尔听到他和同学聊天也是一副格格不入的小大人架势。考虑到他这段时间和同学相处得较为和谐,想鼓励一下他的进步;同时想到上节课学习《画情绪画性格》时,他主动提出听卡农的音乐画感想,效果不错;再加上《老师你好》这个歌名还是蛮应景的,于是我同意了他的要求,开始作业创作之后的第二支曲子就请他到讲台前的电子大屏上点击播放《老师你好》。
(未完待续)
前一篇:网络培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