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好,贵不贵
(2020-06-29 15:05:31)股票投资,说到底是两件事,好不好,贵不贵。这事儿,说来简单,知不易,行更难。
圣经说,亚当夏娃在伊甸园吃了“分别善恶”的苹果,就被逐出乐园了。为啥上帝这么痛恨?我想,“分别善恶”这四个字,太沉重了,人类的小脑瓜,实在没这个智慧去理解什么是善恶,更无能力去区分。佛学就有很重要的一条,放下分别心。有了分别心,就有了比较,攀比,世间的羡慕嫉妒恨就纷至沓来。
每当看到各种刷屏的陪小孩读书的各种喷饭段子,都折射出哭笑不得甚至凄苦的分别心。
然后证券市场,要的正是这个辨别能力。首先是好不好,其实是贵不贵。
这几天挺多人阅读转发的是李迅雷的这篇文章,茅台越来越贵,猪肉越来越便宜。看上去有点无懈可击。
https://mp.weixin.qq.com/s/d_z85A32AoA2svfeKCPvpg
茅台,确实是胜在供给侧。每年就这么多量了;而贫富差距这个事儿,肯定有利于富人。表面看,确实是这样。
猪肉,难在现在快速上量。大家对付猪瘟的能力上了一个台阶,虽然砍掉了农户散户,但规模化养殖的大企业都很猛。而购买力,普通老百姓的购买力却没见的大幅增长。所以,长期来说,猪肉价格不会持续上涨,猪价就是大宗商品的函数,就是猪粮比那回事儿。当然,在行业内部,确实有阿尔法,就是谁的效率高,成本低,谁能通吃行业利润,其他公司就是陪跑的。类似苹果赚了智能手机产业90%以上利润。
李迅雷文章里面,茅台和猪肉,更接近线性思维,是比较明确的供求关系。但第二层供求关系,就涉及散养户退出的速度、量,vs 规模化养殖的增量;还有就是餐饮、学校、企业,复工复课、市民恢复外出餐饮的程度。这些都会影响猪肉的合理均价。茅台,表面看因为存货可以保值(其实这也是虚的,经不起系统性风险),还有一个巨大的批零差价,所以在上市公司的收入端和利润端,一时半会不会有任何难看的数字。
《深奥的简洁》里面有一个形象的沙堆模型。一个沙堆,无论大小,都是均衡的,一粒新的沙粒掉下来,沙堆可以维持均衡,但也可以发生或大或小的崩塌。但可以预料的是,新的沙粒持续掉下来,早晚发生崩塌,并且小崩塌,早晚引发大崩塌。只不过难在预测大崩塌什么时候发生,发生的程度有多大。
所以,难免有灵魂拷问,少数人喝的起的茅台,跟14亿人要吃的猪肉,哪个赛道更好?
知不易,行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