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一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2015-06-18 10:31:34)
标签:

情感

分类: 教学设计2014--2015学年度

第一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小数的意义(一)

首案编写:赵素芳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23

知识与技能:

1.体会小数所表示的意思,理解小数的意义。

2.理解和掌握小数意义。

情感态度:感受小数与分数的内在联系,能在已有知识的背景下自主学习,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小黑板

    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法: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课时:2课时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1.你的身高是多少?你会用小数来描述吗?

2.你都在哪里见过小数?说一说,并写出几个你见过的小数来。

二、探究新知自学后完成下面问题)

1.1元平均分成十份,其中一份用分数表示是(     )元,用小数表示是(    )元。十分之三表示其中(    )份,用小数(     )表示。

2.1元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一份用分数表示是(     )元,其中的37份用分数(      )表示,用小数(      )表示。

3. 1.11表示(   )元(   )角(   )分。

三、合作探究,当堂训练

1. 用数表示下面各图中得涂色部分?(课本第2页第2题)

2. 想一想填一填?(学生独立完成)

3. 自己画一方格纸,并画出0.10.50.6

4.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小组交流,选代表汇报。

四、精讲点拨(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精讲。)

五、学习收获,自我总结:

1.小组评价:你认为第几小组表现最棒,为什么?

2.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以后我会在______________ 方面更加努力的。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练习体会小数所表示的意思,理解小数的意义。

2.通过练习理解和掌握小数意义。

教学重点: 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小黑板

    法:小组合作交流法、练习法

    法:小组合作学习、练习法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小黑板出示)

  25     )元       9分米 =(     )米

  7 =(     )元           135 =(     )千克

  34 =(    )元        3分米2厘米 =(   )分米

二、自学后完成下面问题

1.一个小数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   )位,计数单位是(    ),小数部分最高位是(    ),计数单位是(   ),这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   )。

2.0.78的计数单位是(   ),它含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3.2个十、70.150.001组成的数写作:(      ),

读作:(               

4.连线题:  0.008            0.8                0.08    

               零点八          零点零八          零点零零八      

5.判断

18.76读作:八点七十六。(   

24.32是三位小数。(   

35.961中的6在百分位上,表示60.01。(  

6.一个小数,它的百位和百分位上都是2,其余各位都是零,这个小数写作(   

7.0.0302用分数表示是(   

8.下面几个数字中的“9”分别表示什么意义?

9.26                    0.926           

0.296                   0.269           

三、作业布置。

1、作业本做练一练23

2、完成相应配套练习。

四、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二)

                                                         首案编写:赵素芳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

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认真观察、独立探索与合作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

    法:小组合作交流法、讲练结合法。

    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二、黑板有多长

1、教师拿出米尺量黑板的长度。

2、教师将实际所量长度写在黑板上。课本上黑板长度为236厘米。

3、教师提出问题:黑板长多少米?

4、学生自己总结方法,先小组交流,各小组选代表汇报。

5、教师公布答案。

三、精讲例题

1、把一米平均分成100份,一份就是1厘米,36厘米就是100分之36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36米。

2、黑板总长等于2+0.36=2.36

3、自学回答,鹌鹑蛋和鸵鸟蛋的质量分别是多少千克?

4、教师叫学生回答。

四、当堂训练。

1、独立完成课本第4页三道练习题。教师集体订正答案。

2、独立完成课本练一练第1题。

五、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判断对错。(小黑板出示)

(1)1元平均分成100份,10份是1角。(      )

(2)1000千克平均分成1000份,5份是0.005千克。(      )

(3)百分之十二就是0.02(      )

(4)十分之七米用小数表示是10.7米。(       )

(5)0.05表示百分之五。(       )

(6)3.21是三位小数。(       )

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7)0.034写成分数是 (       )

 

二、当堂训练,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1.写出下面的小数。(9)

(1)蜂房的容积几乎都是零点二五立方厘米。写作: __________

(2)人的眼睛大约能分辨只有零点零六毫米的物体。    写作:_________

(3)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的山峰,海拔八千八百四十四点四三米。

写作: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一个数,十位、十分位、千分位上的数字都是2,其余各位都是0,它是(     ),读作(           )(8)

3.请你用0369四个数字(每个只能用一次)按要求组数。

(1)整数部分最大,而小数部分的千分位是6的数是(        )

(2)0不读出来而小数部分是两位小数的是 (       )

(3)0读出来,而小数部分只有一位小数且不是0的是(       )

三、作业布置:作业本做24题,完成相关配套练习。

 

小数的意义(三) 

   首案编写:赵素芳

知识与技能:

1、将十进制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2、会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和质量等。

情感与态度: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刻苦钻研、探索新知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

教学难点: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

    法:主动探究法、实验操作法,讲练结合法。

    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学生、老师准备尺子。小黑板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你能说一说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吗?

2.把下面的数改写成对应的小数或分数。

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0.8        0.021

二、展示交流

1、提出自己的疑问供小组成员讨论。

2、每组根据任务大小派出若干名同学展示学案的活动一至活动六的内容,同学认真听,认真评,并提出置疑。

3、教师精讲。

三、探究新知

1、说一说课本第6页上得每一个2分别表示什么?

2、小数点后面的每一位都表示什么?

3、自学提示。学生自学后独立完成括号内的题目。

4、精讲例题。

四.课堂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当堂训练。

1.填空。

4分米 =(   )米 52厘米 =(   )米450 =(   )千克          69 =( )千克567 )元15分米 =(  )米

2.10.4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单位。

20.36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单位。

30.1米表示把1米平均分成(  )份,有这样的(  )份。0.4米里有(  )个0.1米。

40.5元表示把1元平均分成(  )份,有这样的(  )份。

六.作业布置。

          

 

   

 

比大小

首案编写:赵素芳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910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2、比较小数的大小,并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

3、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

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老师要向学生渗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路,通过多样化的探究材料,通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教学难点: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法:主动探究法、实验操作法。

    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小黑板

一、复习导入。(小黑板展示)

1.一位小数表示   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   分之几。

2.小数点后面的第一位是     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3.小数点后面的第二位是     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4.0.3073    位上,表示       7      位上,示       

5. 1米=   分米,1分米=    米;1千克=    克,1克=   千克。

二、合作探究。

1.谁跳的高。

在一次调高比赛中,先出场的两位选手的得分如图所示。两人的得分哪一个高?你是怎么想的?在小组内交流。

                 9.87 9.90

2.谁跳的远?

三位出场的选手的得分评委也打出来了。你能说说谁跳的远吗?说说你的方法,小组合作。

    )>(    )>(   

3.我们来总结。

1)、根据上面我们比较的过程,你能说明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吗?在小组内试一试,看谁说得好。

2)、结合在小组成员的比较方法,完成下面的填空。

3)、比较小数的大小,先比较     部分的大小,     部分大的这个数就大;如果      部分相同,就从      部分的     位比起,     位上大的数就大;如果     位也相同,就从下一位比起。

三、当堂训练

      1.在下图中找到9.810.1的位置,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2.比大小。

0.839 0.9      6.07 6.7       5.45 5.63

4.03 4.009     7.217 7.22     7.19 71.9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小数。

    5分米 =(     )米       37厘米 =(     )米

 

在□里填数字,使它分别符合下列要求:

1)使这个数最大,这个数是(    );

2)使这个数最接近31,这个数是(    )。

 
    54 =(     )元     150 =(     )千克

4.

 

 

 

5.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的数。

 

 

1 0.720 0.702 0.712

           )<(     )<(    

2 8.09 8.91 9.08

           )<(     )<(    

5.根据要求,写出三个小数。

1)在0.61.0之间:(     ),(     ),(     )。

2)在0.250.5之间:(     ),(     ),(     )。

3)在00.1之间:(     ),(     ),(     )。

6.下面数中的□内可以填几?

0.7 0.6  1.□<□  2 . 1.    0.1 0.1

四、作业布置。完成相关配套练习。


 

买菜

首案编写:赵素芳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学习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112页。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

   学会类比迁移、联想构建的学习方法,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积极地与同伴交流思想,使学生对数学活动充满热情。

教学重点:

1、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法:主动探究法、实验操作法。

    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自学导航

1、完成课本估一估。

2、提出自己的疑问供小组成员讨论。

3、小组合作,每组根据任务大小派出若干名同学展示成果,同学认真听,认真评,并提出置疑。

4在我们学过的整数加减法中,计算法则是什么?

  1.252.41=       3.66-1.25=

5、概括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6、为什么要小数点对齐,它起什么作用?

三、当堂训练

10.25.5=    1.2+9=      5.03+3.24=     4.5+1.05=

2、判断对错,有错的题目在下面空白处订正。

     4.28           5.23              0.8

  +    4          + 1.17            + 0.6

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4. 32           6. 30             1. 4

  (     )          (     )           (     )

四、作业布置:

1、练一练456题写作业本。

2、完成相关配套练习。

 

比身高

 首案编写:赵素芳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学习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31415页。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在方格纸上涂一涂,比较两个分数大小”的活动,体会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在数学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并学会尊重、倾听他人的看法或意见,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过程与方法

能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和归纳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归纳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教学难点:归纳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法:主动探究法、讲练结合法。

    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小黑版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小黑板出示)

1.口算。

0.30.4         0.20.6         1.41.5  

0.331.25       0.9- 0.7         5.8-2.6

2.列竖式计算。

4.892.64              3.61+1.37

回答:计算小数加减法一定要把       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二、合作探究。

1、仔细阅读课本13页例题的图片。

2.说一说图片中有哪些信息。

3.根据图片中的信息解答下面的问题。

1)鹿妈妈高多少米?

   列式:                         

    答:

在小组内交流这道题的计算方法,看看你们都一样吗?

2)小黑高多少米?

列式:                       

提示:“6是一个整数,如果想把它改写成一位小数,就要给它补上“小数点”和“十分位”,那么在十分位上写    ,不会改变原来的大小,所以6就等于     

竖式计算:

答:

4、方法总结。

1)小数加减法要把       对齐,从低位加起或减起;

2)哪一位相加满十就要向      进一;哪一位不够减就要向      1,位数不够的,在小数的      添上0,小数大小不变。

3)确定好小数点的位置。

三、当堂训练

1.列竖式计算。

0.930.47         8.17+6.94           8.25+1.55

102.45       0.560.307         2.341.067

    2.新学期开学了,笑笑到商店买了1个书包和1个文具盒,

价格如右表。笑笑一共花了多少元?

四、学习体会。

写出本节课你的感想吧。小数的性质

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歌手大赛

首案编写:赵素芳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学习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617页。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

2、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估算意识。

3、在通过分类活动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

方法与过程

 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实用性,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1、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讲练结合法。

    法:主动探究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创设歌手大奖赛的情境,提出了“谁表现比较好”的问题。教学时首先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的分”“综合素质得分”是什么意思,怎样判断谁的表现好呢?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们一般是将专业分和综合素质分加起来进行判断的。

二、探索计算方法

1、根据题目列式,估算结果。

学生列出加法算式后,先估算结果。

2、探索计算方法

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鼓励学生用竖式计算,并讨论“为什么小数点要对齐”,通过讨论使学生体会到只要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就能对齐,然后就和整数加减法的道理一样了。

3、研究问题2,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独立解决,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法。

三、当堂训练

(一)火眼金睛辨对错。10分)

10.30.300大小相同,计数单位也相同。            

2、小数点的后边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34.4=440分。                                        

4、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加法。            

52.72.9之间只有一个小数。                            )

(二)独立完成练一练12题。教师集体订正答案。

四、学习体会。写出本节课你的感想吧

五、作业布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