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城之生活日记(3)

分类: 杂谈 |
2021年12月26日
今天一大早,就听到窗外传来了喇叭的吆喝声。又有什么大事发生?特殊时期,总是人心惶惶,紧绷的神经就没松过。我疾步走到阳台,打开窗子向外面看究竟。
果真有大事发生:封城的级别提升了!
因为,封城几日来,西安疫情一直呈现高发事态,病例一直在大幅度增加。为了阻击疫情扩散,经上级部门研究决定,从即日起,将提升我市的防疫等级:所有超市关闭,市民不得外出采购,不得在小区遛弯遛狗,所有人一律封闭在家。做核酸时,要按秩序出入,做完后立即回家,不准在外停留。此通知要求全体市民严格遵照执行。
封城几天来,我们只是被封在小区里,出门遛弯、走动都一直是自由的。但从今天起,我们算是被彻底关在笼子里了。
没有问题,只要能遏制住疫情传播,怎么着都行,毕竟,所有的举措全都是为了人民,生命安全高于一切!
如果不是疫情闹心,被关在家里不出门,对我来说,是一件很惬意的事儿。我平时就喜欢宅在家里享受寂寞,对于我,只要有闲书看,有网上,有音乐听,还有朋友插科打诨地吹牛聊天,累了困了,还可以闭上眼睛听一会儿喜马拉雅……岂不是神仙过的日子。
不要误会哟,疫情当前你怎么还会这么说。这只是平时追求的生活状态。我其实是一个用情很重的人,关于这次封城,关于在封城的日子里,每当想起疫情正在肆孽,每当看到我们生龙活虎的城市变成寂静无声的空城,就会心潮涌,意难平。只是,作为一介草民除了期盼和观望,还能干什么呢?只能是按规章制度办,做好自己。
***********************************************************
西安市疫情防控办公室发出通告,自2021年12月26日18时开始,在西安全市范围内开展全面消杀。
消杀还没有开始,朋友圈里就开始互相传递消息了,大都是温馨提示,互相告知,要提前关闭好自家门窗,收起阳台上晾晒的衣物及花花草草。因为一旦消杀开始,就必然是全面彻底的,甚至,连一棵树,一棵草都不会放过。
我无法想象消杀现场会是一个怎样的场面?人都有这样的毛病,越是想象不到,就越想亲临现场看看。可惜,我们不能出门,想啥都枉然。
嗨,我怎么忘了,如今的世界已经进入高科技信息化的崭新时代,无论发生什么样的大事小事天下事,都能在最短时间内,图文并茂地在网络上呈现出来。
于是,我不失时机地打开网络,城市消杀的场面便呈现在眼前:这里是钟楼,只见四五辆洒水车,正绕行在钟楼盘道上,几支高压水龙头同时对着这座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猛烈地喷射消杀。一时间,由水雾药雾形成的巨大雾气弥漫了华灯初上的夜空。就场面而言,真是既朦胧又壮观!
紧接着,是城市道路和树木消杀的场面:尤其是当我看到,道路两旁那笔挺的树木,在高压水龙头的猛烈冲刷下,浓密的枝条被水浪击打的四处摇曳,那场面像极了弄的浑身泥猴儿的孩子,被家长拖进澡堂子,给他们来一次从头到脚地大清洗。
看了消杀的视频,令我很是感慨。我们城市的这一消杀举措,正赶上全城人民都封闭在家,无论对清除病毒还是对清除灰尘、净化环境,都是一个大好的良机。我想,经过这番大消杀,待疫情过去,我们的城市必将迎来朗朗的晴天,它还必将给世人呈现一座全新的更具魅力的大长安。
2021年12月28日
百度公布西安确诊810,累计945。
作为此次疫情爆发的亲历者,关于疫情的发展走向,从一开始,我就在高度关注。从月初的一例、两例,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确诊人数突破了百例。看着这样的数字每天快速上升,真令人心焦。
为了阻止疫情的传播,唯一的举措就是要求全体市民继续全天候封闭在家。这样的管控,感觉就像临时死亡,令整个世界都静止的没有呼吸了。
在家隔离的这些天,我一直在留心这方面的文章。其中有一篇,对此疫情当下出现的扑簌迷离,问题多多,提出了三大疑点,我觉着值得深思:
疑点之一:西安全市已是烽火连天,可为什么被认为是疫情原点的机场,相关人员近一万六千人,16轮核酸检测全部阴性?如何解释?
疑点之二:德尔塔病毒在西安肆虐,但2号病例郭女士,12日检出阳性,但是同医院26位同事无一人感染。更为奇怪的是,她租住在八院家属院,同室室友6人无一人感染,此传播链条终断。那我不仅要问,德尔塔传播力到底是强还是不强?
疑点之三:疫情爆发时,共有三条传播链。
1、巴基斯坦入境人员入住酒店工作人员1号病历,只传染给室友3号病例;
2、子牛门诊部2号病例,a、b、c三类密接者数百人无一人传染;
3、最长的是长安大学4号病例岳母和5号病例女婿传播链,三四代传染,共50人左右。
呜呼哀哉!
我只是被疫情肆孽的一城人之一,面对疫情来无影去无踪般地诡异,未来的日子,我们该怎样防范?又该有怎样的期待?
这应该是不仅令我国,也是令全世界都难以解密的难题吧?这本不该我这个吃五谷杂粮的一介臣民费心,可我却偏偏寝食难安地想的失了眠,
我想,这大概是特级忧郁症表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