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城三十天之生活日记(2)

分类: 杂谈 |
2021年12月24日
封城第二天。
截止到今天,本土病例为155例。
从9日到今天,依次为49例、75例、155例,累计病例超过500例。可见,疫情不仅没有减缓的迹象,反而更猖狂了。面对如此局面,很是令人焦虑和不安,这传播的源头究竟出在哪儿?我主观臆断,是不是跟前几天人们拥挤着做核酸,跟超市大拨哄抢的人流有关呢?
未来的一周,对西安势必更加关键,从这样的走势看,我们此次封城的时间不会太短。我在网上看到了一组其他城市封城的时间数据:
郑州:
7月30日出现首例确诊病历,前后进行6轮全员核酸检测,8月28日解封恢复生产生活,历时29天。
张家界:
7月29日出现首例确诊,前后进行7轮全员核酸检测。8月25日解封娱乐恢复营业,历时27天。
扬州:
7月28日首例确诊,前后8轮全员核酸检测,9月3日解封恢复正常生活,历时38天。
厦门:
9月10日莆田首例确诊,9月12日厦门首例确诊。前后进行6轮全员核酸检测。10月6日解封恢复生活,历时26天。
哈尔滨:
首例确诊9月21日,前后进行7轮核酸检测,10月15日解封恢复生活,历时29天。
由此可见,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足够的耐心,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
既来之,则安之。
西安下雪了!
站在窗外,看着外面纷纷扬扬的雪花,不知道是喜还是忧。雪是冬季里的绝配,更是人们在冬季里翘首期盼的白色浪漫。年轻时,遇到这样的下雪天,定会跑出去踏雪、拍照、呼吸沁人心脾的空气。年纪大了,便会约三五好友,在暖融融的屋子里围茶桌而坐,随着茶香氤氲,各自捧一杯滚烫的热茶,边品边聊,边聊边品,尽享这偶来的快意人生。
可此时此刻,看着飘雪的场面,心情却跟以往大不相同。甚至觉着这场雪来的很不是时候,人们不仅不会有好心情待它,甚至还会埋怨它给眼下的生活带来了不便和寒冷。
真是心情决定一切啊。
目前,我们已经封城几天了,新冠疫情的感染病例非但没减,还在不断刷新着历史记录。疫情不退,病例不减,再洁白的雪花,再浪漫再诗意,也难以让人真正地快乐起来。
不过,在这个寒冷而飘雪的天气里,不是所有的都那么冷若冰霜,身边仍不乏温暖和传递温暖的人,首当其冲的就是那些身穿防疫服的大白们了。
大白这名字,人们肯定不陌生了,因为它早已被世人定义为最美逆行者的爱称了。
在这雪花飞舞的严寒之日,他们要雷打不动地坐在冰天雪地里给大伙做核酸,一做就是一天。这个期间,由于身穿防疫服,他们不能吃不能喝,甚至不能去方便。我排在做核酸的队伍里,只要想想埋头工作的他们,内心就会一股股的热流向上涌。所以,在这个特殊的雪天里,他们成为我心中最可爱的人。
当我做核酸时,站在大白跟前,虽看不清她的尊容,却能辨清她是个清秀的小姑娘。只见她动作熟练,操作麻利儿,棉签捅进嗓子眼儿,几乎没有半点不适感。我希望她慢一点,让我在她跟前多待一下,可是,整个过程不过一分钟就完成了,而下一个紧接着就跟上了。真的连声说谢谢的时间都没有。我都移步了,可我又忍不住地回来了。我指指小姑娘的手说:“天儿这么冷,辛苦你了。”小姑娘听后,也用手指指自己的另一只手腕说:“阿姨,不辛苦,你看,我这里贴着热敷贴呢。”
我没有来得及看她手腕上的热敷贴,而是深陷在她稚嫩的声音和质朴的回答声中了,那声音真是比雪花更澄澈纯洁。我带着敬仰和感动不舍地离去。
除了大白,在我身边还有一团火焰同样让我感到温暖和感动,那就是小区物业的工作人员。
通常,业主与物业之间就是一对天生的矛盾体,彼此之间磕磕碰碰皆为常事。可是,自从小区封闭后,物业和业主之间的关系一下子就转变了,距离也迅速拉近了。好像我们中国人自古就有这样的特点,平常看不见,患难见真情。越遇到困难,越抱团,越具有凝聚力。
自从小区封闭后,物业工作人员每日表现的就像一群大家长,为业主做着各项提醒、告知和应急服务,特别是在组织核酸检测这项工作中表现的相当到位。
以往做核酸,现场总是熙熙攘攘,人头攒动,人们费时费力地等待不说,最要紧的人群集聚必然隐藏着传播的风险。此次封城后,为了全小区业主的安全,物业调整了做核酸模式,采取以楼号为序,逐楼检测。
我们小区,有几十栋楼,上千户人家,建筑模式有多层、点式、高层,复试等,物业人员除了在微信群实时通知,物业人员还要亲自一栋栋去喊,对高层住户还要上楼去逐层呼叫。
尤其令人称道的是,每天核酸检测都得要小一天时间,每次核酸检测收尾时,物业人员都会不顾疲劳地逐楼呼叫,确保无一人漏检。
这样的举措,小区业主自然是绝对的受益者,我们不仅避免了集中在现场排队受冻之苦,省时省力,还规避了疫情传播的风险。反之,物业工作人员就成了此举最大的奉献者。
我相信,有了这次的经历,我们小区的物业和业主之间的关系肯定会变得越来越融洽的。
雪落长安,地冻天寒。可它在人与人之间传递出来的真情面前,自然的冷也就算不了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