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学反思 |


部编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试卷分析
不知不觉。本学期已经学完了三分之二了,周二我们进行了第六单元的语文测试。本次测试全员参与,但成绩十分不理想,A类学生才12人,不及格人数竟然达到了5人。本次测试稍微有些难度,但差距有点太大了。现在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对试卷进行简单分析。
1、用横线画出正确读音。这个题目本身难度不大,但因为学生的不认真读题造成的丢分却是很严重的。全班58人,竟然有高达20名学生因为没按要求做题导致白白丢掉全部的8分。本题要求学生用横线画出正确读音,但是不认真的学生都打成了“”,除了不认真审题,本题出错较多的是“兴起”中“兴”的读音,多数学生拼不准,在这里“兴”应该读一声。这里给那些由于粗心导致丢分严重的学生敲响了警钟。
2、读拼音写词语。本题中有三个词学生出错较多,一个是“志向”,一个是“难道”,还有一个是“军师”。不少学生平时没有写过,虽然单个的字都会写,但是放到一起不知道是哪些字了,对于低年级要求会写的字要多扩词,将生活中用到的词尽量多告诉学生,另外还要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注重积累学过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3、给下列的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再组词。本题丢分也不少,这次考查了两个母体字“马、方”,“方”是语文园地当中出现过的,学习的时候还多补充了一些,还是有出错的,出错多的还是在“马”字基础上加偏旁组新字,有不少学生空着,也有学生以“马”字为偏旁,另外还有个别学生仍然在第一个括号里只写偏旁,这种低级错误不应该再出现了。平时学生在学习新的生字的时候,尽量把以前学过的类似的字放在一起积累,这样用到的时候也不会太束手无策。
4、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本题共三组例子,第一组是在括号里填上重叠的量词,像“一条条龙船”中的“条条”,这一组中有部分学生填上了单个的量词,这其实是不符合要求的,除此之外,出错较多的是“一(
5、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本题考查了两组类似的词语,第一组是“连续、继续、陆续”,第二组是“敬爱、亲爱、心爱”,像这样的题目学生应该先大体了解每个词的意思,再根据句子意思选择。本题出错的不多,个别学生需要我注意。
6、按要求写句子。这种题型每次丢分都很严重,虽然不少题目都做过,但还是有不少丢分的。本题考查的一个点是把字句和被字句之间的互换,这两个小题简单,大部分学生能做对。第二个点是仿照例子补充句子,例子是“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要求学生补充后半部分“多么令人难忘啊,——!”不少学生照抄了例子,这肯定是不行的,还有的学生不符合实际,尽量写自己经历的,比如说“多么令人难忘啊,2018年的儿童节。”等等。第三个点是把给出的两个句子用关联词连起来,这个平时没练过,出错很多。题目是这样的“禹三次路过自己家门口。禹没有走进家门看一看。(用‘虽然……但是……’连成一句话)”首先,给出的是两句话,加上关联词后应该是一句话;其次,由两句话变成一句话,原来句子中的人名要省略一个或者用代词代替;最后还应该注意关联词的位置。这个题应改为“虽然禹三次路过自己家门口,但是他没有走进家门看一看。”第四个点是用给出的词语写话,“一年一度”这个词出错较多,有的学生懒得直接借用了人家给的词,这是不可以的,学生应该在横线上写一个完整的句子,还要用上“一年一度”。学生应该在理解这个词的基础上去写,“一年一度”应该用在比较大的节日上,个人的生日不是很合适。
7、给下列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这是园地中的训练重点,在同步上也进行了练习,这次考到的也是我们练习过的,仍有不少学生个别句子标点加错。从现在开始,学生在读书的时候要关注一下标点了。
8、大阅读展示我最棒!考查了学生对神话故事的积累,关于大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出错较多。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本题总体来说难度不大,第一小题回答的时候顺序很重要,要求学生读短文的时候要仔细,按照顺序填写,不少学生没有留意。第二小题跟短文关系不大,要求照样子写词语,写出像“大口大口”一样的ABAB型的词语和像“又大又红”一样的ABAC型的词语,这样的词语平时一直在积累,还需要学生不断地复习。最后一小题丢分较多,问题是“读了这篇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大部分学生没有答到点上,学生答题的时候应该落脚到短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上。
10、经典诵读展示,本次考查的是《芙蓉楼送辛渐》,要求学生平时多背诵一些古诗。
11、看图写话。本次看图写话其实也不难,主要一点部分学生图片观察不仔细,写出来的内容不能很好地体现图片,看图写话要求学生尽量抓住图画中的内容,结合给出的提示写出一段完整通顺的话。可以适当添加想象,但不能喧宾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