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中不甚明白的字词
(2019-03-27 21:45:18)
标签:
读书 |
分类: 读书 |
1、关壮缪gun zhuàng miù指三国蜀关羽。壮缪是宋高宗建炎二年追赠给他的封号。
2、辱膺宠命:为旧时接
受录用或号令时示意感谢感动之词。辱,犹言承蒙。膺,受。宠命,恩赐的录用。句意:承蒙接受您的任命。膺是一个汉字,读音是yng,是指胸,如:义愤填~
3、城隍:古代神话中守护城池的神,后为道教所信奉。相传《礼记·郊特牲》中蜡祭八神之一的水(即隍)庸(即城)衍化而来。三国之后即有的地方祀城隍神,唐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普遍奉祀,一般称为某府某县城隍之神,视之如同人间的郡县长官。
4、镂膺朱幩(fén坟):形容马饰华美。镂膺,马胸部镂金饰带。《诗·秦风·小戎》:“虎韔镂膺,交韔二弓。”朱熹注:“镂膺,镂金以饰马当胸带也。”朱幩,红色辔饰。
幩fén 缠在马口两旁上的绸子。
1、趺坐 f zuò佛教徒盘腿端坐,左脚放在右腿上,右脚放在左腿上。
2、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包括太学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
3、庠生 古代学校称庠,故学生称庠生,为明清科举制度中府、州、县学生员的别称。
庠生也就是秀才之意·庠序即学校,明清时期叫州县学为“邑庠”,所以秀才也叫“邑庠生”,或叫“茂才”。秀才向官署呈文时自称庠生、生员等。
《尸变》
1、衢, 读音: [qú] 。 本义:四通八达的道路。
2、阿兰若,佛教名词,其中若字念r,梵名Aranya,原意是森林,引申为“寂静处”、“空闲处”、“远离处”,躲避人间热闹处之地,有些房子可供修道者居住静修之用,或一人或数人。也泛指一般的佛寺。
3、觇读作chn,意思是指看,偷偷地察看:~望。
4、邑宰yì zi,释义:县邑之长即县令。
5、舁,yú,共同抬东西。
《喷水》
1、部曹,汉代尚书分曹治事,魏晋以后,渐改吏曹为吏部,但六部各司仍有称曹的。到明清时代,部曹就成为各部司官之称。
2、僦jiù租赁。
《瞳人语》
1、 朱茀绣幰:挂着朱红的车帘,围着绣花的车幔。读fú,基本字义。
茀 fú1.
道路上杂草太多,不便走。2.治,清除。3.古同“福”,福禄。4.车蔽,古代妇女乘车不露于世,车之前后设障以自隐蔽。5.纷乱:~离。
幰xin古代车上的帷幔。
《画壁》
1、志公:尊称 南朝梁高僧宝誌(一作“保誌”)。
2、偏袒,指偏护一方,保护一方不受伤害。古意:解衣袒露一臂,解衣露肉。
3、冁读作chn,意思是笑的样子:冁然而笑。
4、兰麝:lán shè 释义:兰与麝香。指名贵的香料。
5、纷嚣: 纷乱喧嚣。
6、吉莫 jí mò皮革名。
7、耎读音是run,是指软弱。
《犬奸》
1、捷卿:指狗。捷,迅疾。卿,戏谑的昵称。
2、尨(máng)吠奸而为奸:意思是狗本应看家护院,见奸夫而吠警,而今却自作奸夫。
《雹神》
1、驺(zu)从(zòng):古时达官贵人出行时护卫前后的骑卒。
2、负弩:负弩矢前驱;意思是充当先导。
3、治具相款:备办酒席招待。具,馔具,指供设的肴馔。
4、李左车:汉初行唐(今河北省行唐县)人,初依赵王,封广武君,后归汉将韩信,信用其奇计攻取燕、齐等地。详见《史记·淮阴侯列传》。李左车死后为雹神的传说,不详始于何时。本书第十二卷《雹神》称其“司雹于东”,且在日照县(今属山东省)有“雹神李左车祠”。而据传说,博兴县城北十五里有李左车墓,“俗传李左车为雹神,每年三月初六日,距李墓较近各村众相率顶礼谒墓祈禳;距墓远者,亦于是日相约备牲醴祭于村西北三百步外,祭毕埋之,去来均不回顾,是年辄丰稔,雹不为灾。”(民国二十五年《博兴县志》卷十七)
《娇娜》
1、眷口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juàn ku,指家属。
2、官阀:官位和门第。
3、曹丘:指汉初的曹丘生。《史记·季布列传》载,曹丘生赞赏季布,
大力为之宣扬,使季布因而享有盛名。后因以“曹丘”或“曹丘生”,代指 推荐人。
4、迕w1.相遇:相~。2.违背;不顺从:违~。
5、罣碍guà ài1.佛教语。谓凡心因迷成障,未能悟脱。2.羁绊;牵掣;障碍。
6、闬闳hàn hóng释义:里巷的大门;住宅的大门;里巷。
7、颐,1.颊;腮:支~(手托住腮)。解~(开颜而笑)。2.保养:~神。~养。
8、趣装cù zhung,是指速整行装。
9、扃 jing,是指从外面关门的闩、钩等;上闩,关门;门户。
《僧孽》
《妖术》
橐tuó,是指口袋,古代也指一种鼓风吹火器。
交知,知心朋友。
翳形术 yì xíng shù ,意思是隐身法。
有司 yu s,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泛指官吏。
《野狗》
1、炎昆,读音yán kn,是汉语词汇,比喻同归于尽。
2、阙[ qu ]1.过失;疏失:衮职有~。2.同“缺”。
《三生》
1、捽zuó1.方言,揪;抓:~头发。~着不放。2.拔(草)。3.抵触;冲突:“戎夏交~。”
2、絷zhí 1.用绳子拴捆。2.马缰绳。3.拘禁。
3、趑趄z j 脚步不稳;行走困难,想前进却又不敢前进的样子。
4、圉 (y )养马的地方:~人(掌管养马的人)。
5、 鞯jin马鞍子下面的垫子: 鞍~。
6、枥,马槽
7、 窦dòu
1.孔;洞:狗~。2.人体某些器官或组织的内部凹入的部分:鼻旁~。3.姓。
8、腓字,读音féi zì,基本意思为庇护怜爱。
9、鞫读音: j
作动词时指审问犯人,如:鞫讯;形容词时意为:贫穷的,穷尽的;名词指水涯的末端,也作姓。
10、 猘zhì
1.狂犬,疯狗:“夫~噬固能伤人,而豺声亦当自毙。”2.疯狂的:“狂马不触木,~狗不自投于水。”3.凶猛;勇猛:凶~。“曹公闻策平定江南,意甚难之,常呼‘~儿难与争锋也。’”
11、俾b,基本意思是门人、门役(代表主人站在门口为主人接客或传话)。使:~便考查。~众周知。
《鬼哭》
1、阍人[ hn rén ]1.周官名,掌晨昏启闭宫门。2.后世通称守门人为阍人。
《叶生》
窀穸zhn x ,有墓穴、埋葬、逝世之意。
结驷 :jié sì,释义:1、一车并驾四马。2、用以指乘驷马高车之显贵。
游泮,明 清 科举制度,经州县考试录取为生员者就读于学宫,称游泮。泮即泮宫,原为 西周 诸侯所设的大学之名。 宋
后州县皆置,仍沿用此称。
《四十千》
1、新城:旧县名,明清属济南府,今为山东桓台县。王大司马:王象乾,字子廓,号霁宇,新城人。明隆庆五年辛未(1570)科进士,历闻喜县令,官至兵部
尚书。卒赠太子太师。传见《山东通志·人物·历代名臣》。大司马,兵部 尚书的别称。
2、主计仆:掌管钱粮收支的仆人,相当于管家。主计,主管财钱收支帐 目。
3、四十千:旧时铜钱以文为计算单位,一千文称一贯或一吊;四十千, 即四十贯或四十吊。
4、瘗yì1.埋葬;埋藏。2.安静;文静。
《新郎》
1、奄丧:猝死。奄;急,突然。
2、忽遘闵凶:忽遇忧患。《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少宰如晋师曰:‘寡君少遭闵凶。’”
遘gòu相遇;碰上。闵凶mnxing,意思是指忧患凶祸,常指亲人亡故等。
3、于归:本指女子出嫁。《诗·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郑笺:“于,往也。”朱注:“妇人谓嫁日归。”这里指新妇重返夫家。
4、戚里qi li释义:1、帝王外戚聚居的地方。2.借指外戚。3.泛指亲戚邻里。
《王兰》
1、渠然:高大深广的样子。《诗·秦风·权舆》:“于我乎,夏屋渠渠。”
渠渠,孔颖达疏谓高大貌,朱熹集传谓深广貌。渠然,义同渠渠。
2、趣(cù促)装,匆忙整理行装。《汉书·曹参传》:“参为齐相。及萧
何卒,参乃趣治行装曰:‘吾且人相。’三日,果召参代何为相。”
3、眩然 瞀(mào 冒)瞑:神志昏迷,闭目不醒。
4、累骑:共骑一马。《晋书·阮咸传》:“遽借客马追婢,既及,累 骑而还。”
5、狭邪游:狎妓行为。狭邪,通作狭斜,指小街曲巷,妓女所居。古
乐府有《相逢狭路间行》(又名《长安有狭斜行》),写长安贵家宴乐狎妓 生活,后因称狎妓为狭邪游。
6、烟墩:明清防卫报警设施。洪武二十六年,命于“腹里边境险要处所安设烟墩,昼则举烟,夜则举火,接递通报。”见《山东通志·兵防志八·兵
制一》。明清时代,烟墩常与烽火台并称为台墩。此指烟墩废址。
7、阒其无人qù qí wú rén阒:空。指空荡荡,没有一人。
8、禳ráng向鬼神祈祷消除灾殃。
《鹰虎神》
荐,1.推举;介绍。 2.献;祭。3.草。4.草垫子。荐底,为席底。
《王成》
1、故家gù jiā, 世家大族;世代仕宦之家。
2、交谪不堪:妻子责怨,难以度日。谪,责备、埋怨。交谪,习指妻子对丈夫絮烦的埋怨、责数,语出《诗·邶风·北门》:“我入自外,室人交遍谪我。”
3、燠(yù郁)热,炎热,酷热。燠,暖,热。
4、仪宾:明代亲王或郡王之婿称仪宾
5、介:耿直。性介
6、遗泽,对于去世的尊长遗物的敬称,
意思是遗物上还保留着他们接触留下的体泽(汗渍、口津之类)。《礼记·玉藻》:“父没而不能读父之书,手泽存焉。”手泽是其一例。
7、花粉之金:旧时妇女以购置化妆品为名积蓄的零用钱。即私房钱或体已钱。
8、刻日,限定日期。
9、端,量词,旧时以布帛长两丈(或云一丈八尺、六丈等)为一端。 一端,犹言一匹。
10、停午:亦作“亭午”,正午。
11、蹀踱(dié duó),踱来踱去。义同徘徊,蹀躞。
12、欻[xū]:快速。
《青凤》
1、从子:侄子。
2、凌夷:通作“陵夷”。 衰败,颓替;此指家势衰落。《史记·高祖功臣年表序》:“始未尝不欲固
其根本,而枝叶稍陵夷衰微也。”
3、笄jī,簪。古代女子一般十五岁结发插簪,表示成年, 可以议婚;因称女子十五岁为及笄之年。
4、久仰山斗:犹言久仰大名。《新唐书·韩愈传赞》:“学者仰之如泰
山北斗云。”后因以“久仰山斗”作为初次会面时的客套话。
5、通家:家族 之间,累世通好。即世交。语出《后汉书·孔融传》。《称谓录》引《冬夜
笔记》:“明人往来名刺,世交则称通家。”
6、涂山,指涂山氏,禹之妻。古史关于禹娶涂山的 记载,有的认为她是古涂山国诸侯之女,有的认为她是涂山九尾白孤之女。
广引异闻、增补史传的书,以及推衍故训、不主经义的书,统称外传。
7、胾 zì,释义为切成的大块肉,
苗裔:后代子孙。语见《离 骚》。
老荆:老妻。一般称拙荆,胡叟年辈长于耿生,故称妻曰老荆。荆, 谓荆钗布裙。
犹女:侄女。
年家子:科举同年的晚辈子侄。
长跽(jì忌):长跪,直挺挺地跪着;表示有所哀求。
门逆之:到大门外迎接客人;表示殷勤尽礼。逆,迎。
《画皮》
1、抱襆(fú)独奔:怀抱包袱,独自赶路。襆,同“袱”,包袱。奔,急行,赶路。
2、鬻(yù):卖。朱门:指富贵人家。从前富贵人家的大门多半漆成红色,故以朱门作为富贵人家的代称。
3、詈(lì):骂。
4、楚
chǔ落叶灌木,鲜叶可入药。枝干坚劲,可以做杖。亦称“牡荆”。古代的刑杖,或学校扑责学生的小杖。楚辱:鞭打侮辱。
5、媵(yìng)妾:古代诸侯嫁女所陪嫁的姬妾;见《公羊传·庄公十九年》。即后世所谓通房丫头。
6、魇(yǎn)禳(ráng):镇压邪祟叫魇,驱除灾变叫禳,均属道教法术。
7、垝(guǐ)垣(yuán):残缺的院墙。垝,坍塌。垣,外墙。
《贾儿》
1、贾(gǔ古):经商。篇题“贾儿”的贾,指商人。
2、小丈夫:短小男子。
3、圬(wū污)者:泥瓦匠。,涂抹灰泥的泥镘,俗称泥板。
4、寄肆廊:寄存在店铺的廊詹下面
5、廛,读作chán,本意是古代城市平民的房地
6、瘥,读chài时本意指病愈;读cuó时指疾病,引申义是缺点。
7、总戎:总兵的别称。明清在边塞要地或重要州府设镇驻军,其长官称总兵,也称总戎,总领或镇台,位在提督之下。
《金世成》
矢:通“屎”。食矢
《董生》
1、篝灯:以笼蔽灯,意即点灯。此谓挑灯夜读。
2、扃(jiōng炯)户:关锁门户。扃,关锁。
3、太素脉:北宋之后流传的一种荒诞迷信的切脉术。《四库全书》收录《太素脉法》一卷。《提要》云:“不著撰人名氏。此书以诊脉辨人贵贱吉凶。原序称唐末有樵者于崆峒山石函得此书,凡上下二卷。云仙人所遗,其说荒诞,盖术者所依托。”
4、未遑爇(ruò弱,又读rè热)火:没有来得及点灯。遑,闲暇。爇,点燃。
5、尻(kāo考)骨童童:尾骨秃秃,谓没有尾巴。尻,脊椎骨末端。童童,光秃。
6、为文君:谓新寡。文君,指卓文君。《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临邛富翁卓王孙之女卓文君新寡,司马相如“以琴心挑之”,遂“夜亡奔相如”。
《陆判》
1、醵(jù):凑钱饮酒。
2、东庑(wǔ ):即东廊。庑,殿堂下周围的走廊或廊屋。此指廊屋。
3、酹(lèi ):以酒浇地,祭祀鬼神。
4、勿为畛(zhěn )畦(qí):意谓不要为人鬼异域所限。畛畦, 田间小路,引申为界限、隔阂。
5、达人:旷达之人。
6、窗稿:指平时习作的文稿。读书人惯常在窗下写文章,故称。
7、红勒:用朱笔删削、批改,《梦溪笔谈·人事》载:北宋嘉年间,
士人刘几“累为国学第一,骤为怪之语,学者翕然效之,遂成风俗。欧阳公(指欧阳修)深恶之。会公主文,决意痛惩。有一举人论曰:‘天地轧,
万物茁,圣人发。’公曰:‘此必刘几也。’戏续之曰:‘秀才刺,试官刷。’
乃以大朱笔横抹之,自首至尾,谓红勒帛,判‘大纰缪’字榜之。既而果几也。”
8、秋闱:指乡试。旧称试院为“闱”,而乡试在秋间举行,因称。经元:也称经魁。明清科举考试,分五经取士。乡试及会试前五名,各为一经中的第一名。
9、闱墨:清代于每届乡试、会试之后,由主考宫选取中式试卷,编辑成书,叫做“闱墨”。
10、山荆:对人称谓自己妻室的谦词。说本《太平御览》七一八引《列女传》:“梁鸿妻孟光,荆钗布裙。”
11、醮(jiào):斟酒饮对方;古时婚礼中的一种仪节。《礼记·昏义》:“父亲醮子而命之迎。”本指男女婚礼,元明以后则专指女子再嫁。
12、窅(yǎo )然:深远难见的样子。
13、舆从羽葆:车马仪仗。舆从,车马前后的侍从;羽葆,仪仗名,以鸟羽为装饰。《礼记·杂记》:“匠人执羽葆御柩。”孔颖达疏:“羽葆者,
以鸟羽注于柄头,如盖,谓之羽葆。葆,谓盖也。”
14、卤簿:秦、汉时皇帝舆驾行幸时的仪仗队。汉以后王公大臣均置卤簿。因亦泛指官员仪仗。卤,大型甲盾。甲盾的排列,有明确规定,且著之簿籍,因称“卤簿”。
《婴宁》
1、数武,“不远处,没有多远”之意。(武:量词,古代六尺为步,半步为武,泛指脚步)如:行不数武。
2、解颐,汉语词汇。拼音:jiě yí面现笑容。颐(yí):面颊。
3、弱息(ruò xī):原指年幼弱小的子女。后多指幼弱的女儿。
4、捉双卫:牵着两头驴子。卫,驴的别名。
5、殂cú 谢,书面文言词语,是死亡的意思。
6、藩溷fān hùn,解释为篱笆和厕所。
7、踣bó 跌倒。
8、戚里:qi li释义:1、帝王外戚聚居的地方。2.借指外戚。3.泛指亲戚邻里。
9、榇chèn,1、棺材。2、古代多以梧桐木做棺,故为梧桐的别称。
《聂小倩》
1、无二色:旧指男子不娶妾,无外遇。色,女色。
2、修燕好:结为夫妇。燕好,亲好,指夫妇闺房之乐。
3、姑嫜(zhāng ):丈夫的母亲和父亲,俗称公婆。
4、媵(yìng )御:以婢妾对待。媵,泛指婢妾。
5、尸饔(yōng 拥):料理饮食。《诗·小雅·祈父》:“胡转予于恤, 有母之尸饔。”尸,主持。饔,熟食。
6、奉匜yí沃盥,沃即浇水之意,盥为洗手洗脸,说明匜是古代盥洗时浇水的用具,形椭圆,三足或四足,有的带盖。奉者,捧也。全句意为捧着匜浇水盥洗。
7、亢宗子:旧时称人子能扩展宗族地位者为亢宗之子。亢宗,庇护宗族,光宗耀祖。
《丁前溪》
2、莝cuò,铡草或锄草。
3、束刍 【解释】: 1.捆草成束。
4、衣敝yī bì衣服破烂;踵决zhǒng jué 指鞋跟破裂,形容贫困。
5、过蒙:过分蒙受。推解tui jie,意思是指在生活上关心他人。
6、走伻zǒubēng,指派遣仆从。
7、乞头qǐ tóu ,是指讨取头钱。
《张老相公》
1、躬市奁(lián )妆:亲自购买嫁妆。奁,古时盛梳妆用品的匣子。 奁妆,即妆奁、嫁妆。
2、煿(bó):煎炒。
3、吾侪(chái ):吾辈, 我们这些人。侪,辈。
《水莽草》
1、缞麻shuāi má: 粗麻布丧服。躃踊bì yǒng,出自《晋书·慕容熙载记》,解释为捶胸顿足。
3、劬qú瘁:辛劳、 劳苦。
《凤阳士人》
1、凿枘záo ruì
也说枘凿。圆凿方枘的略语。圆榫眼,方榫头,两下里合不起来。比喻格格不入。枘(ruì):榫头。
2、絷zhí,拴系。蹇jiǎn,驴。檐,屋檐。梧,檐前柱。
3、履舄交错,读音 lǚ xì jiāo cuò,
履指鞋子,舄指双底又加木底的鞋子。全句指鞋子杂乱地放在一起。形容宾客很多。
《耿十八》
儋石dàn shí
,典故名,典出《汉书》卷四十五〈蒯伍江息夫列传·蒯通〉。儋,石罂。儋受一石,故称儋石。用以计量谷物。一说一石为石,二石为儋,谓一人所担。亦借指少量米粟。
《珠儿》
1、曛(xūn )暮:昏暮,即黄昏之后。
2、怙恃:谓父母。《诗·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怙 hù,本意是指依仗,凭借,引申义是指父亲、父母。
3、伥鬼:迷信传说中的一种鬼。据说它被虎咬死,反转来又引虎吃人。见 都穆《听雨纪谈·伥褫》。为虎作伥 wèi hǔ zuò
chāng,
4、穷泉:九泉之下,指墓中。
5、忉怛(dāo dá):悲痛。
《小官人》
1、卤簿:旧时官员仪仗。
2、堂陬(zōu 邹):堂隅,厅堂的一角。堂,此指书斋。
3、肩舆:轿子。
4、不腆(tiǎn)之仪:犹言薄礼。腆,丰厚。仪,礼物。
《胡四姐》
1、贳(shì士)良酝(yùn 云):买好酒。贳,买。酝,酒。
2、酾(shī尸,又读shāi 筛):斟酒。
3、匪伊朝夕:不是一朝一夕,言为时已久。匪,同“非”。伊,语助词,无义。
4、猪脬(pāo 抛):猪尿脬。脬,膀胱。
5、撤瑟之期:即死期。撤瑟本谓撤去琴瑟,使病者安静。见《礼记·仪礼》。后代称病故。任防《出郡传舍哭范仆射》:“宁知安歌日,非君撤瑟晨。”
6、燔fán。燔是形声字,火为形,番为声。本意是焚烧,引申为烧烤。
《祝翁》
1、缞绖(cuī dié):丧服。
2、寒热仰人:意谓生活依赖他人。寒热,谓饥寒、温饱。仰人,“仰人 鼻息”的省词,指依赖他人生存。
3、绐(dài 怠):欺骗。
4、毕刺史:名际有,字载绩,号存吾,淄川(今属山东淄博市)人。
顺治二年(1645)拔贡,官至通州(今江苏南通市)知州。康熙三年(1664)
罢宫归里,十八年(1679)聘蒲松龄设帐其家。生平详《淄川县志》。刺史, 为清代知州的别称。
5、属(zhǔ主)纩(kuàng 矿)之时:病危之际。纩,新丝绵。旧时将
其置于垂危病人的鼻端,验明病人是否断气,叫属纩。《礼记·丧大记》:“疾病,男女改服,属纩以俟绝气。”后因以属纩代指临终之时。
6、昵人: 亲昵之人。此指妻子。
7、卖履分香:也作“分香卖履”。《丈选》六○《吊魏武帝文序》引曹操《遗令》:“馀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按:指众妾)无所为,可学作履组卖也。”后因以“分香卖履”指人临死之际犹念念不忘妻妾。
《快刀》
1、杀辄导窾(kuǎn
款):意谓杀即顺窍,一刀便断头。窾,空处。《庄子·养生主》:“批大郤(隙),导大窾,因其固然。”
《侠女》
绸缪 chóu móu,意思是紧密缠缚;连绵不断;情意殷切;深奥;事前准备等。《诗·豳风·鸱鸮》等均有记载。
《酒友》
1、家不中资:语出《史记·游侠列传》。此谓家产并不丰厚。
2、浮三白:饮三杯酒。《说苑·善说》:“魏文侯与大夫饮酒,使公乘
不仁为觞政,曰:饮(而)不酹者,浮以大白。”浮白,原指罚酒,后满饮 一大杯酒,也称浮一大白。浮,旧时行酒令罚酒之称,引申为满饮。白,酒
杯的一种,供罚酒用。
3、癖于曲蘖(niè
聂):意即嗜酒成癖。癖,嗜好成疾。曲蘖,酒母。《尚书·说命》:“若作酒醴,尔惟曲蘖。”后因指酒。
4、我鲍叔也:意谓是我的知已。鲍叔,春秋时齐国人,与管仲是好朋友。
不论管仲处境如何,他对其都十分信赖。二人经商,管仲多取,他知其家贫,
恬不为怪。齐国发生内乱,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夺君位,他与管仲处于敌对 地位;结果鲍叔支持的小白(即齐桓公)取得胜利。这时,鲍叔又把管仲推
荐给齐桓公,自己甘居其下;他认为自己的才能不及管仲。因此,管仲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见《史记·管晏列传》。
5、糟丘:酒糟堆 成的小丘。《新序·节土》:“桀为酒池,足以运舟;糟丘足以望七里。” 此指酒。
6、稔(rěn 荏)密:熟悉亲密。稔,熟悉。
《莲香》
1、静穆自喜:以沉静平和自矜。
2、承逆:迎接。逆,迎。
3、罗襦luó rú1、绸制短衣。2. 细密的网。
4、衿 jīn或jìn,本意是指汉服的交领,也指汉服交领,
5、亸(duǒ)袖垂髫(tiáo):双肩瘦削,头发下垂。亸,下垂。袖,垂袖,此谓肩削。髫,头发下垂,此谓少女。少女未笄不束发,鬓发下垂。
6、葳蕤(wēi ruí)之质:谓娇嫩柔弱的处女之身。葳蕤,草名。南朝
梁任昉《述异记》:“葳蕤草,一名丽草,又呼为女草,江浙中呼娃草。美女曰娃,故以为名。”
7、绣履一钩:绣鞋一只。履,鞋。钩,旧时女子裹足,致使足尖小而弯,鞋形尖端翘起如钩,故称。
8、痨尸瘵(zhài)鬼,指因患肺病而死的人。旧时肺结核为不治之症,称痨瘵。
9、刀圭药:一小匙药。刀圭,古时量取药末的用具。章炳麟《新方言·释器》谓刀即“”;刀圭,古读如“条耕”,即今之“调羹”。
10、洞下三两行:泻了两三次。洞,中医术语,下泻。行,次。
11、怿:yì。是高兴的意思。
12、敛衽(rèn):整理衣襟而拜。衽,衣襟。
13、凡三阅月:共历三月。阅,历。
14、瘵(zhài)蛊(gǔ):劳(痨)瘵、蛊疾。即民间所谓“色痨”。古人以为淫欲过度所患之痨病(肺结核),为不治之症。蛊疾,犹痼疾。经久不愈之病。
15、眷注:垂爱关注。
16、崖略:梗概,大略。语出《庄子·知北游》。
《阿宝》
1、枝(qí奇)指:歧指,骈指。俗称“六指”。
2、赪(chēng 撑)颜:脸红。赪,红色。
3、埒(liè列)富:同样富有。埒,相等。
4、委禽妆:致送订婚聘礼。委,送。禽,指雁。古时纳采用雁,因称“委
禽”或“委禽妆”。《左传·昭公元年》:“郑,徐吾犯之妹美,公孙楚聘 之矣;公孙黑又使强委禽焉。”杜预注:“禽,雁也,纳采用雁。”委,据
二十四卷抄本,底本作“为”。
5、失俪:丧妻。
6、恣其月旦:肆意评论。《后汉书·许劭传》:东汉许劭与其堂兄许靖,“好共覈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称‘月旦评’焉。”
后因称品评人物为月旦评,或省作“月旦”。
7、掺(xiān 纤)手:犹纤手。《诗·魏风·葛屦》:“掺掺女手,可以缝裳。”掺,纤细。
8、寤wù1. 睡醒 :“七日而~”。~寐以求。2. 古同“悟”,理解,明白。3. 古同“牾”,逆。
《九山王》
2、星者: 星为古代以星象占验吉凶的方术,星者即指行此方术之人。此指算命先生。
3、藏镪(qiǎng ),蓄藏的金钱。镪,钱贯,引申为钱。
4、执鞭靮(dí):为人驾驭车马,意为乐意相从。《礼记·檀弓下》:“执羁靮而从。”靮,马缰绳。
5、浃(jiá)旬:十日,一旬。浃,周遍。
《遵化署狐》
绥绥(87suí suí) [2]
者:代指狐。《诗·卫风·有狐》:“有狐绥绥,在彼洪梁。” 绥绥,相随的样子。
细小:犹言家小,谦词。
诣阙声屈:到朝廷鸣冤叫屈。诣,至。阙,宫阙,此指朝廷。
夤缘当路:攀附权要。当路,犹当权,指执改者。
而舍之:服罪之后释放它们。舍,释放。
关西:指杨震(?—124)。震为东汉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
字伯起,官至太尉。因“明经博览”,时人号为“关西孔子”。《后汉书》本传载,杨震“性公廉,不受私谒。”迁东莱太守,“道经昌邑,故所举荆
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 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色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
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邱某疾恶而行污,与杨震刚方而清廉相形, 如杀狐者为杨,则狐当无隙可乘,以资报复。
《张诚》
恶草具:粗劣的食物。《史记·陈丞相世家》:项羽遣使至汉,刘邦“为太牢具,举进。见楚使,即佯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
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具,供设,指食物。此句据《聊斋志异图咏》
本;底本及山东省博物馆藏抄本均作“啖以恶草,且使樵”。
甘脆:美好的食物。
嗒(tà答)然:沮丧的样子。
刭:割颈。
业夏(jiǎ夹)楚之:已体罚了他。夏楚,同“檟楚”,古代学校
用檟木,荆条制成的体罚学生的用具。《礼记·学记》:“夏楚二物,收其 威也。”
非犹夫人之弟:不同于别的人家的弟弟;意谓其弟甚贤。犹,若。 夫,语中助词,无义。
眩瞀(mào 冒)殒绝:昏死过去。眩瞀,眼花。殒,死亡。
约 之:束裹伤口。
走无常者:迷信传说,冥间鬼使不足时,往往勾摄阳间之人代为服
役。这种人称为走无常者。人被勾摄时,忽掷跳数四,仆地而死,更生后能 言冥间所历之事。见祝允明《语怪》。
《巧娘》
1、天阉:生来没有生殖能力的男子。阉,阉割,割去男性生殖器。
2、阴裁如蚕:男性生殖器小。
3、得无欲如琼乎:该不是想去琼州吧?得无,莫非、该不会。如,往。 琼,琼州,即今海南岛琼山县。
4、 尺一书:即尺一牍。汉代诏书写于一尺一寸长的木版上,故称尺一
牍。《汉书·匈奴传》:“汉遗单于书,以尺一牍,??中行说令单于以尺 二牍,及印封皆令广长大。”此泛指书信。
5、里门:古时聚族列里而居,门户相连,于里有门,叫里门。此指族居之地。语见《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6、逆旅:客店。
7、猱(náo 挠)升:攀缘而上。猱,猿类,善爬树。《诗经·小雅·角弓》:“毋教猱 升木,如涂涂附。”
8、双鬟:两个丫嬛。旧时丫嬛头结双鬟,因以鬟代指丫嬛。
9、蓬荜(bì毕):“蓬门荜户”的略语,犹言草舍。住处简陋的谦词。 语见《晋书·皇甫谧传》。
10、蓬荜(bì毕):“蓬门荜户”的略语,犹言草舍。住处简陋的谦词。 语见《晋书·皇甫谧传》。
11、椓(zhuó酌)人:即阉人。旧以称宦官。椓,椓刑,即宫刑。《尚
书·吕刑》载,古代酷刑有“劓、刵、椓、黥。”
12、发硎(xíng 刑):谓刚刚磨过的刀刃。硎,磨刀石。语出《庄子·养 生主》。
13、 崖末:木未,首尾。
14、薄观之:靠近观察。《左传·僖公二十 三年》:“(晋公子重耳)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浴,薄而观
之。”薄,就近。
15、 假 女:犹义女。
《胡氏》
1、纳贽馆之:付给胡秀才聘金,留他住了下来。贽,初见礼品。馆,除舍留客;为之设馆,聘为塾师。
2、黑卫:黑驴。卫,驴子的代称。
3、作冰:作媒。
4、息女:亲生女。许字:订婚,许配人家。
5、批耳修尾:尖耳长尾;好马的体形。批,谓尖如削竹。杜甫《房兵曹胡马诗》:“竹批双耳峻。”大物:谓躯体高大。柳宗元《三戒·黔之驴》:“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6、奠雁:献雁,指迎亲之礼。古婚礼中新郎到新娘家迎亲,先行进雁之礼,取嫁娶以时,夫妇和顺,长幼有序之意。
7、道温凉:道寒喧。指相见时互致相思慰问之意。
《丐僧》
1、百衲:此从青本,底本作“白衲”。即百衲衣,僧服。百衲,谓以碎 布缝缀。
2、茹:吞食,吃。
3、藁葬:草草 埋葬。语出《后汉书·马援传》。此指以藁荐、芦席裹尸埋葬。
《优狐》
1、辟易:(bì yì)退避(多指受惊吓后控制不住而离开原地):~道侧。人马俱惊,~数里。指屏退;击退,
引申为消失。
2、营脱,设法解脱。
3、嫪毐[lào
ǎi](?―前238年),战国末期秦国人。秦王政母亲赵太后的男宠。受秦国丞相吕不韦之托,假扮宦官进宫,与秦王嬴政之母太后赵姬私通,倍受太后宠信,被封为长信侯,与太后私生两子,并自称秦王的“假父”。
后来被人告发,发动叛乱失败而被秦王嬴政处以极刑,车裂而死。
《黄九郎》
1、断袖之癖:指癖好男宠。《汉书·董贤传》:“(董贤)常与上卧起。尝昼寝,偏藉上袖,上欲起,贤未觉,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董贤是汉哀帝的臣,后因以断袖喻癖好男宠。
2、日衔半规:太阳半落西山。半规,半圆,指半边落日。《文选》谢灵运《游南亭》诗:“密林含馀清,远峰隐半规。”
3、童子无字:《礼记·擅弓》:“幼名冠字。”旧时未成年的男孩只有名和乳名,二十岁才有字,以便应酬社会交往。
4、下管钥:关门上锁;表示恳留。管钥,旧式管状有孔的钥匙;开锁后钥匙留在锁上,上锁后才能取下来,所以“下管钥”就是上锁。
5、燕会:燕婉之会,即欢会,幽会。
6、魂气己游墟莽:谓精气已消散殆尽,濒于死亡。魂气,精神和元气。墟莽,荒陇,丘坟。
7、矢山河:古人常对着山河日月等被认为永恒的物体发誓,表示这些东西不改变,自己的誓言也不变。
8、勿令秋扇见捐:不要像对入秋的扇子那样把我抛弃。捐,弃
9、分桃,指癖爱男宠。据刘向《说苑·杂言》:战国卫君的臣弥子瑕,曾把吃了一半的桃子给卫君吃。这是亵渎国君的行为,而卫君却称赞他“爱我而忘其口味”。
《汤公》
1、寻:古代长度单位。《诗·鲁颂·闷宫》:“是断是度,是寻是尺。” 注:“八尺曰寻。”
2、薅(hāo 蒿)恼:烦恼,不快。
3、宣圣:孔子。孔子自汉以来被历代封建王朝尊奉为圣人。宣,是他
的谥;汉平帝元始元年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后代又曾被谥为宣父、文宣 王等。
4、螺髻:盘成螺旋状的高髻。
5、断七:旧时人死后,满七七四十九天,招僧道诵经,称断七。一“七” 为七天。
《夜叉国》
1、交州:古地名,汉武帝元封五年设置十三州部之一,辖五岭以南,今 广东、广西以至印支半岛一部地区。
2、糗腊(xī析):干粮和干肉。糗是用炒熟的米麦捣成的细粉。腊是晒干的肉。
3、糗糒(bèi备):干粮。义同糗,常连用。
4、杜门:把门堵上。杜,堵塞。
5、骨突子:指夜叉们佩戴的珠串。骨突子,圆形杖头,即朝廷仪仗中
的金瓜。珍珠圆形与之相似,所以夜叉们称之为骨突子。
6、閧[hòng]:古同“哄”,喧闹。 [xiàng]:古同“巷”,街巷;胡同。
7、拊fǔ1.拍。 2.古又同“抚慰”的“抚”。
8、踣bó跌倒。
《老饕》
1、颁白叟:须发参白的老人。《孟子·梁惠王》:“谨庠序之教,申
之以孝悌之养,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注:“颁者,班也。头半白班班 者也。”
2、对叟休止:面向老者坐下。
3、紧关(wān 弯)弓:带住马,拉开弓。紧,拉紧马勒,使马停步。 关弓,弯弓。
4、箝:通“钳”。
5、方面纲纪:地方大员的仆人。方面,主持一方军政事务的官员;明
清称总督、巡抚为方面官、方面大员。纲纪,即纪纲之仆,指奴仆总管,亦可用作奴仆美称。
6、连遱(lóu 娄):接连不断的样子。
《连城》
1、刲(kuī亏):割
2、平章已确:商办已妥。平章,商量处理。
3、捧帨:犹言奉中栉、侍盥沐;意为居妾媵之位,给役侍奉。帨,佩巾,古代妇女用以擦拭不洁。《礼记·内则》规定:“少事长,贱事贵”都有“盥卒授巾”的礼节。
4、鹾贾cuó jiǎ,意思是盐商。
5、膺是yīng,是指胸。
《霍生》
1、口给交御:谓玩笑斗嘴。口给,口齿敏捷。交御,互相应答。《论
语·公冶长》:“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集注》:“御,当也,犹应 答也。给,辩也。”
2、归宁:回娘家省亲。宁,问安。
3、𥘗(nì匿)裤履:贴身的衣、和鞋子。《说文》:“𥘗,日日所常衣。”即 近身衣。
4、搒[péng]:用棍子或竹板子打。“榜” [bàng]:摇橹使船前进;划船。
5、自经,指上吊自杀。
6、莽,1.密生的草。也用作草的泛称。 2.粗鲁;冒失。
《汪士秀》
踏圆,读音为tà yuán 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踏球。
《商三官》
1、故诸葛城:据作者写同一故事的俚曲《寒森曲》,谓是“山东济南府新泰县诸葛村”。然此称“故”诸葛城,疑指山东诸城县旧治。诸城原为春秋时鲁国诸邑,夏商时葛伯始居于此,其后裔支分,因称诸葛。
2、楗:门闩。
3、厅事:正厅。古代官员办公听讼的正房叫听事;后来私家堂屋也称听事,通常写作“厅事”。
4、缓其结束:解开她衣服上的带结。
5、女豫让:女刺客,指商三官。豫让,战国普人,事智伯。智伯被赵襄子联合韩、魏所灭,豫让“漆身为厉,吞炭为哑”,自毁形貌为智伯报仇。未果,遂伏剑自杀。见《史记·刺客列传》。
6、嗾,拼音sǒu,1.指使狗时发出的声音。2.唆使。
7、绠 gěng,汲水 用的绳子。
《于江》
眢(yuān 渊)井:枯井。《左传·宣公十二年》:“目于眢井而拯 之。”注:“废井也。”
《小二》
1、徐鸿儒:山东巨野人,明代后期农民起义领袖。天启二年,联合景州
于宏志,曹州张世佩,艾山刘永明等起义,攻下巨野、邹县、滕县等地,切 断漕河粮道。后遭镇压,被俘牺牲。
2、易髫(tiáo 条)而髻:把少女的披发挽成妇人发髻。表示已经出嫁。 髫,童年男女披垂的头发。
《庚娘》
1、中州:指河南省。河南省为古豫州地,地处九州中央,故称中州。
3、逑好甚敦:夫妻感情很深。《诗·周南·关睢》:“窈窕淑女,君子 好逑。”逑,匹偶。敦,笃厚。
4、离逷(tì惕):亦作“离逖”。谓远离故土。《书·多方》:“我则致天之 罚,离巡尔士。”
5、筑:,撞击。
6、体姅(bàn 半):正值月经期内。《说文》:“妇人污也。从女, 半声。”
7、雪人涕:使人挥泪悲伤。雪,擦、拭。
8、匹俦:匹敌,并列。
9、比踪彦云:意思是女子亦可同英烈男子并驾齐驱。《世说新语·贤
媛》:三国魏“王公渊娶诸葛诞女。入室,言语始交,王谓新妇曰:‘新妇 神色卑下,殊不似公休。’妇曰:‘大丈夫不能仿佛彦云,而令妇人比踪英
杰。’”女父诸葛诞字公休。王公渊之父王,字彦云,曹魏末,以反对司马 氏专权被杀。比踪,并驾,行事相类。
《宫梦弼》
1、总角:指儿童时代。 古代男女十五岁前于头顶两旁束发为两结,称总角。角,小髻。
2、暗陬zōu:室内暗角。陬,隅,角落。
3、素封: 富户,财主。
4、朱提(shí时):据《汉书·食货志》及《地理志》,朱提本山名,
在今云南昭通县境,山出佳银,名朱提银,其值较他银为重。后遂以朱提为 佳银的代称。
5、畜产:犹言畜生。
《鸲鹆》qúyù
1、八哥:也称“鸟”、“八八儿”,为鸲鹆(qúyù 渠玉)的别名。形 似乌鸦,能学人说话。
2、狎xiá习:习熟。
3、绛jiàng州:明代州名,治所在今山西省新绛县。
4、畀(bì毕):给予。
《刘海石》
1、同函丈:指同塾读书。函丈,谓学塾中师、生座位相距一丈。《礼记·曲
礼》:“席间函丈。”注:“函犹容也,讲问宜相对容丈,足以指画也。”
2、订为昆季:结拜为异姓兄弟。昆季,兄弟之间长为昆,幼为季。
3、嬖(bì壁):宠爱。
4、越人术:医术。战国扁鹊,原名秦越人,又名卢医,是我国古代名 医,因以越人术为医术的代称。
5、界方:即界尺。文具名。画直线或压纸的尺子,用硬木、玉石或铜 制作。
《泥鬼》
1、上书北阙,拂袖南山:唐 孟浩然《岁暮归南山》诗:“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
故人疏。”此借以说明唐梦赉是因上书论政而辞官归隐。顺治八年,唐为翰 林院检讨。顺治命翰林院译述南宋道士伪作的《文昌帝君阴文》,唐上疏切
谏,以为:“曲说不典,无裨大化;请移此以辑圣贤经世大训。”疏留中不 下。九年,唐乃请急归葬。旋以纠弹某给事,忤当道意,遂罢归。拂袖,谓
决计辞归。
2、北阙,1、古代宫殿北面的门楼。是臣子等候朝见或上书奏事之处。2.用为宫禁或朝廷的别称。
《梦别》
捐舍:捐弃宅舍;去世的讳称。《战国策·赵策》:“奉阳君妒,大
王不得任事,??今奉阳君捐馆舍,大王乃今然后得与士民相亲。”鲍彪注:“礼,妇人死曰捐馆舍,盖亦通称。”
《番僧》
释体空:体空和尚。释:释子,和尚的通称。体空是他的法名。
《狐妾》
1、无弃葑菲:意谓不要因舍妹寒贱而舍弃其一德之长。葑菲借指
其妹,本《诗·邶风·谷风》:“采葑采菲,无以下体。”葑,蔓菁。菲,萝卜。下体,指葑、菲的块根。采葑菲之叶而不用其块根,比喻男子重
貌而不重德。
2、罂(yīng 英):一种小口大腹的酒坛。
3、鬖鬖(sān sān 三三)之老:谓白发下垂的老人。辛弃疾《行香子·云 道中》:“岸轻乌,白发。”
《雷曹》
1、潦倒场屋: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中,落拓失意。场屋,科举考场。
2、遘(gòu够)疫:染上瘟疫。遘,遇。
3、未亡人:寡妇。“妇人既寡,自称未亡人。”见《左传·庄公二十八年》注。
4、恒产:土地、房屋之类不动产。
5、恐先狗马填沟壑:语出《汉书·公孙弘传》。狗马,服役于人之最低下者。此谓恐己未及脱离贫贱而忧瘁致死,尚不如狗马得终其天年也。
6、耎(ruǎn 软)无地:绵软无质。《汉书·王尊传》:“尊子伯亦为京兆尹,坐耎弱不胜任免。”
7、瓿(bù 步):瓦器。圆口,深腹,圈足,较瓮为小。
8、盎(àng):一种大腹敛口的容器。盂(yú 鱼):形近于碗。
9、雷曹:雷部的属官。此指雷神。
10、沟浍(kuài 快):犹言沟渠。沟是田间行水道,浍是田间排水渠。
11、什袭,把物品一层又一层地包裹起来。出处《艺文类聚》。
12、临蓐(rù褥):临产,分娩。蓐,草席,古代妇女坐以临产。
13、燕颔投笔:指班超投笔从戎。东汉班超,是班彪之子、班固之弟。父死家贫,为官府抄书养母。“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燕颔,据说班超“燕颔虎颈”,相者说他有“万里侯相”。见《后汉书·班超传》。
《赌符》
1、天齐庙:供奉泰山神的庙宇。唐玄宗曾封泰山神为天齐王,宋真宗先
后封之为仁圣天齐王和东岳天齐仁圣大帝,元世祖封之为东岳天齐大生仁皇 帝。明清以来,庙宇甚多。
2、发扃(Jiōng):开锁。
3、专事樗蒲
(chū pú出蒲):专掷骰子来赌博。古博戏名,以掷骰子决胜负,得采有卢、雉、犊、白、塞等称,其法久已失传。骰子本只二枚,质用玉石,故又称明琼。唐以后骰子改以骨质,其数增至六枚,形为正立方体,六面分别刻一至六点之数,掷之以决胜负。因点皆着色,故后世通称色子。
4、珠还合浦:此指赢回输钱。本意是失而复得。《后汉书·循吏传·孟尝》载:
合浦郡海出珠宝。原宰守并多贪秽,采求无度,珠遂徙于邻境交阯郡界。及孟尝赴任,革易前弊,未逾岁,去珠复还。后遂用“珠还合浦”比喻失而复得或去而复还。
5、花骨头:指骰子。
6、“明明枭色”二句:谓寺僧掷骰,明明可望得上采,都成了中下采。
枭、卢、雉,皆古博戏采名,何者最胜,说法不一致。一般认为枭采最胜, 其次卢,其次雉。
7、负耒横经:谓勤学不倦。负耒,出处未详。耒,农具耒耜之柄。横经,横陈经书,请老师讲解。《北齐书·儒林传序》:“故横经受业之侣,
遍于乡邑!负笈从宦之徒,不远千里。”
8、呵雉呼卢:赌徒呼叫胜采的声音。
《山堂肆考》:“古者乌曹氏作博:以五木为子,有枭、卢、雉、犊、塞为胜负之彩。博头有刻枭形者为最胜,卢次之,雉、犊又次之,塞为下。”在此博是指樗蒲而不是先前的六博,蒲是簙的音转。
对博时双方先轮流投掷掷得的箸正反数,有枭、卢、雉、犊、塞之分。掷出五子皆黑,名叫“卢”,是最高的采。所以,游戏者在掷“五木”时往往喊叫希望得到“卢”,即所谓的“呼卢”。后来,人们把“呼卢”泛称为赌博,即出此典故。
《五羖大夫》
1、羖,汉字,读音gǔ,出自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指黑色的公羊,也可指山羊或阉割过的羊。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秦本纪》:
五年,晋献公灭虞、虢,虏虞君与其大夫百里奚,以璧马赂于虞故也。既虏百里奚,以为秦缪公夫人媵于秦。百里奚亡秦走宛,楚鄙人执之。缪公闻百里奚贤,欲重赎之,恐楚人不与,乃使人谓楚曰:“吾媵臣百里奚在焉,请以五羖羊皮赎之。”楚人遂许与之。当是时,百里奚年已七十余。缪公释其囚,与语国事。谢曰:“臣亡国之臣,何足问!”缪公曰:“虞君不用子,故亡,非子罪也。”固问,语三日,缪公大说,授之国政,号曰五羖大夫。
《毛狐》
1、门户向背:门户向着何方、背依何处。犹言住 宅方位。
2、倩(qìng 庆)人爬背:请人替自己搔背。
3、莲舡(xiāng 湘):女鞋的戏称,谓其大如船。旧时习称女子尖足 为金莲,故有此称。舡,船。
4、河汉:银河。比喻言论迂阔渺茫。《庄子·逍遥游》:“肩吾问于
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 极也。’”唐成玄英疏:“犹如上天河汉,迢递清高,寻其源流,略无穷极
也。”
《罗刹海市》
梨园子弟:戏曲艺人。《新唐书·礼乐志》,谓唐玄宗曾选乐工及宫女数百人,亲授乐曲于梨园。后因称演戏的场所为”梨园”,称戏曲艺人为“梨园子弟”。
权子母:指经商。权,权衡。子母,原指货币的大小、轻重,后来指利息与本钱。
浮海:泛海,航海。此指到海外经商。
率:全,都。诡异:怪异。
耳食:指不加审察,轻信传闻。《史记·六国年表序》:“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终始,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索隐》:“言俗以浅识,举而笑秦,此犹耳食,不能知味也。
任民社:古称直接理民的地方官为“职任民社”。民社,人民和社稷。
委曲:原原本本地。
离宫:别宫。古时帝王于正式宫殿之外,别筑官室,供随时游处,称“离宫”。
百执事:犹言百官。《书·盘庚》:“邦伯师长,百执事之人,尚皆隐哉。”执事,指各部门专职人员。
乞休致:请求辞宫家居。清制,自陈衰老而批准休致的,称“自请休致”;非自己所请,谕旨令其休致的,称“勒令付致”。
休沐:休息沐浴;指短期休假。汉制,吏五日一休沐;唐代十日一休沐。
乘传:乘驿站的传车。传,传车,古代驿站的公用车辆。马骥付沐,得用传乘,可见深得国王恩宠。
鲛人:神话传说,谓南海有鲛人,善纺织,所织薄纱叫“鲛绡”;鲛人常哭泣,其泪则凝为珠,见《博物志》和《述异记》。
衙官屈宋:意思是超过屈原、宋玉。《续世说》谓杜审言曾自夸:“吾之文章合得屈、宋作衙官,吾之书迹合得王羲之北面。”衙官,唐代刺史的属官。以屈原、宋玉为其衙官,是说自己的作品压倒屈、宋。
驸马都尉:宫名,汉武帝时置,掌副车之马,秩二千石,多以宗室及外戚诸公子孙担任。魏晋以后,帝婿例加驸马都尉称号,简称驸马,皆非实职。
棓(bàng 傍):同“棒”。
薝(zhān 沾)葡:栀子花。
恩慈间阻:指与父母隔离。父母慈爱有恩,故以“恩慈”代称。
贞:封建时代妻不改嫁叫“贞”。
义:此指封建时代丈夫因妻守贞,己亦不重婚另娶。
中馈乏人:无人主持家务。古代妇女在家料理饮食、祭品等事务,叫做“主中馈”。
纳婢:以婢女为妾。封建时代纳妾不算娶妻,这样仍然算作对前妻“守义”。
佳朕:佳兆,指怀孕。朕,征兆。
体胤:亲生儿女。胤,后嗣。
设祖帐:设宴饯别。古时出行,为行者祭奠路神,祝福饯别,叫“祖祭”。祖祭时设置的帷帐叫“祖帐”。
荡妇:荡子妇;出游不归者的妻子。《古诗十九首》:“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窀穸(zhūn xī 谆希):墓穴。这里指下葬。
槚(jiǎ 甲):楸树。
龙脑香:由尤脑树所提炼的香料,即冰片。一帖:一包。
《田七郎》
貙(chū初):兽名。《尔雅·释兽》:“似。”《注》:“今虎也, 大如狗,文如。”
腻帢(qià恰):满是油污的便帽。帢,圆形便帽。又,即“腻颜”,见《世 说新语·轻诋》。
皂犊鼻:黑色遮膝围裙。犊鼻,即“犊鼻”,围裙。
狼蜕:狼皮。蜕,蝉、蛇之类的脱皮,这里指兽皮。
皋比:虎皮。《左传·庄公十年》:“自雩门窃出,蒙皋 比而先犯之。”《注》:“皋比,虎皮也。”
浃旬:过了十天。浃,周匝,圆满。旬,十天。
临存:看望。
轴鞟(kuó括):起皮革。鞟,去毛的兽皮。
初度:生日。《离骚》:“皇览揆余于初度兮。”
夜舍屦(jù具)满:留客过夜的馆舍,住满了人。夜舍,馆舍、客
舍。屦,履,汉以前称屦。古代席地而坐,宾客人室脱鞋就席。屦满,犹客 满。
未尝濡缕,意谓刀过头落,血尚不及沾衣。《史记·刺客列传》谓
荆轲所用匕首,“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濡缕,沾湿衣服。
新发于硎xíng;新从磨石上磨过。语出《庄子·养生主》。硎,磨刀石。
老弥子,指久受宠爱的娈童。弥子,春秋时卫灵公的幸臣弥子瑕。
他曾假托君命,驾灵公车外出,又曾把自己吃过的桃子给灵公品尝。灵公不 但不予责怪,反而更加宠信。见《韩非子·说难》。
勾牒:拘捕犯人的公文。
纪纲:管家;奴仆之管领者。语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愬[shuò]:恐惧的样子。 [sù]:同“诉”。
《公孙九娘》
于七一案:指于七抗清事件。于七,名乐吾,字孟熹,行七。明崇祯武举人,山东栖霞人。清顺治五年(1648):据莱阳、栖霞等县,起义抗清。康熙元年(1662)起义失败。清政府对起义地区人民进行血腥屠杀,栖霞、莱阳两县受害最烈。
酹奠榛墟,到草木丛生的坟地去祭奠。酹奠,以酒洒地祭奠鬼神。榛墟,草木丛生的荒野,指荒丘墓地。
下院,佛教大寺院分设的寺院。
齿牙馀惠:夸奖褒美的好话。《南史·谢传》:谢眺好褒奖人才,曾云:“士子声名未立,应共奖成,不惜齿牙馀论。”
㧑(huī 辉)谢:谦谢。
箑(shà 霎):扇子。
粪壤:犹言异物,指已死的人。魏文帝《与吴质书》,谓看到徐、陈琳、应、刘桢等人的遗文,“观其姓名已为鬼录,追思昔游,犹在心区,而此诸子,化为粪壤,可复道哉!”
《狐谐》
掇一芹:指取得秀才资格。《诗·鲁颂·泮水》:“思乐泮水,薄来其芹。”后因称考取秀才为“掇芹”或“游泮”。
浇俗:犹言陋俗。浇,浮薄。
葭莩(jiā fú 夹孚)亲:远亲。葭莩,芦苇中的薄膜,喻关系疏远。
《妾击贼》
冢室zhǒng shì是古时对妻子的称谓。
《秀才驱怪》
鼎革:《易·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后因以指改朝换代。此指由清代明。
敕勒之术:道士符法之术。
“黄狸黑狸,得鼠者雄”:出处待查。狸,狸猫。雄,雄杰。此语犹今俗谚:黑猫白猫,捉住耗子便是好猫。
《姊妹易嫁》
新阡:新墓。阡,墓道。
佳城:指墓地。《博物志·异闻》:汉滕公夏侯婴葬时,掘地得名,
上有铭文:“佳城郁郁,吁嗟滕公居此室。”后因称墓地为“佳城”。
赤鬝(qiān 千):头发稀秃。韩愈《南山》诗:“或赤若秃,或若柴。”
雅敦逑好:非常和睦融洽。雅,甚、很。敦,敦睦,亲厚和睦。逑好,
指夫妇融洽相处,语出《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补博士弟子:指考中秀才。汉武帝设博士官,令郡国选送弟子五十
人入太学就博士受业,称“补博士弟子”。唐以后也称生员为“博士弟子”。
细君:旧时对己妻的代称。鬑鬑(lián lián 廉廉):鬓发稀少的样子。
晓榜既揭:录取榜文公布之后。晓榜,犹言正榜。乡试于放榜前一
日午后写榜,先写草榜,后写正榜。正榜写成,已至半夜,天晓时张挂出去, 故称“晓榜”。
大姨夫作小姨夫:《事文类聚》:宋朝欧阳修与王拱辰同为薛家女
婿。欧阳修娶薛家长女,王拱辰娶薛家次女。后欧阳修妻死,继娶其小妹。 因而当时有“旧女婿为新女婿,大姨夫作小姨夫”之说。这里指毛公本该娶
张家的大女儿,后来竟娶了张家的小女儿。
《棋鬼》
败颡:叩头出血。败:(磕)坏;颡sǎng:额头。
圉人yǔ rén《周礼》官名。掌管养马放牧等事。亦以泛称养马的人。
摄牒作勾役:意谓携带冥府文书充当勾魂差使。摄:拿着;勾:拘捕。
《辛十四娘》
奚奴:此指婢女。《周礼·天官·序官》:“奚三百人。”《注》:“古时从坐男女没入县官为奴,其少才知以为奚。今之侍史官婢。”
刹:梵语“刹多罗”的省称,为佛塔顶部的装饰,亦指寺前的幡杆。因称佛寺为“刹”,或“寺刹”、“梵刹”、“僧刹”。
细小:家小,指眷属。
镜台自献:意谓自媒求婚。晋人温峤的堂姑母托他为女儿作媒。一天,温峤告诉姑母说,佳婿已物色到,并送来玉镜台为聘礼。等到举行婚礼,原来新婿就是温峤本人。事见《世说新语·假谲》。后遂以“镜台自献”,代指亲自求婚。镜台,镜匣。
嗢(wà)噱:谈笑。噱[jué]:大笑。 [xué]:笑。
卓荦(zhuó luò):卓越;特殊。
醮jiào 命:指许婚之权。醮,旧指女子嫁人。古礼女子出嫁,父母酌酒饮之,叫“醮”。
古冠、婚礼所行的一种简单仪式。尊者对卑者酌酒,卑者接受敬酒后饮尽,不需回敬。笄者行礼后从正宾手中接过醴酒,轻洒于地面表示祭祀天地,然后象征性地抿一点酒。这叫“醮子”。
累足鹄俟:驻足伸颈,站立等候。累足,站立不动。鹄,一种长颈鸟,俗称天鹅。
郡君:妇人的封号。唐制,四品宫以上之母或妻为郡君。明代宗室女也称郡君。
弥甥:外甥的儿子。
钟漏并歇:暗示死亡。徐陵《答李之书》:“馀息绵绵,待尽钟漏。”以钟漏待尽喻残年。此谓钟漏并歇,系指生命终止。钟与漏,都是古时的报时工具。歇,停止。
青庐:代指新房。北朝婚礼,用青色布幔于门内外搭成帐篷,在此交拜迎妇。
蹇修:代指媒人。蹇修是传说中伏羲氏的臣子。屈原《离骚》:“解佩以结言兮,吾令蹇修以为理。”后因以“蹇修”作为媒人的代称。
银台:官名,通政使的别称。明清设通政使司,掌管内外章奏和臣民密封申诉的文件。因宋代曾专役接受章疏的机关称银台司,所以明清时代的通政使也称银台。
餪(nuǎn暖):旧时嫁女后三日,母家及亲友馈送食物,叫“餪”。
鹰准:鹰钩鼻子。准,鼻梁。
新什:新作。什,篇什,指诗篇或文卷。
乡曲之儇(xuān宣)子:识见寡陋的轻薄子弟。乡曲,乡里,亦指穷乡僻壤。儇子,轻薄耍小聪明的人。
酲(chéng)解:酒醒。酲,酒醉。
绁(xiè谢)绊:缠绕阻绊。绊,据铸雪斋抄本,原作“袢”
前一篇:六大名著之《聊斋志异》
后一篇:酒酒量酒品《酒人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