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僵尸婚

(2014-11-09 08:08:44)
标签:

情感

    史铁生在《爱情问题》里有一些关于爱情的论点:
    “美满的爱情必要包含美妙的性(注:本文中的“性”意指性吸引、性行为、性快乐),而美满的性当然要以爱情为前提。”
    “没有什么能够证明爱情,爱情是孤独的证明。”
    “寻找爱情,所以不仅仅是寻找性对象,而根本是寻找乐园,寻找心灵的自由之地。”
    “性行为是一种语言。在爱人们那儿,坦露肉体已不仅仅是生理行为的揭幕,更是心灵自由的象征;炽烈地贴近已不单单是性欲的摧动,更是心灵的相互渴望;狂浪的交合已不只是繁殖的手段,而是爱的仪式。爱的仪式不能是自娱,而必得是心灵间的呼唤与应答。”
    “性是爱的仪式,爱情有多么珍重,性行为就要多么珍重。”
    “所以性不能代替爱情。所以爱情包含性又大于性。
”
    “爱情既然是美好的感情,为什么要专一为什么不该多向呢?”
    “不能的原因,恰恰就是爱情的原因。简而言之:孤独创造了爱情,这孤独的背景,恰恰又是多向爱情之不能的原因。”
    “什么能证明爱情?”
    “一如既往的关心、体贴、爱护、帮助……这些就是爱情的证明么?可这是母爱、父爱、友爱、兄弟姐妹之爱也可以做到的呀?”
    “但是爱情,需要证明,需要在诸多种爱的情感中独树一帜表明那不是别的那正是爱情!
”
    “作为爱的语言或者仪式,就没有什么别的东西能够优于性。因为,性行为的方式,天生酷似爱。其呼唤和应答,其渴求和允许,其拆除防御和解除武装,其放弃装饰和坦露真实,其互相敞开与贴近,其相互依靠与收留,其随心所欲及轻蔑规矩,其携力创造并共同享有,其极乐中忘记你我霎那间仿佛没有了差别, 其一同赴死的感觉但又一起从死中回来,曾经分离但现在我们团聚,我们还要分离但我们还会重逢……这些形式都与爱同构。”
    “说到底,性之中原就埋着爱的种子,上帝把人分开成两半,原是为了让他们体会孤独并崇尚爱情吧,上帝把性和爱联系起来,那是为了,给爱一种语言或一个仪式,给性一个引导或一种理想。”
    “孤独产生爱情,每个人都因为内心的孤独而渴望被另一个人完全地理解、接受,可以褪去自己伪装的外衣,回归自己的本真,也许更像是在寻找另一个自己吧。 但是每个人又注定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几乎不存在有人可以完全地理解你,去充分地肯定你,所以人的孤独是永恒的。于是也就有了永恒爱情期待。”


    还是《韩国尽揽》。
    有天在《韩国尽揽》里看到了有种表述来说某种婚姻状态:僵尸型。
    两个自由恋爱的人婚后的几年中,关系逐渐变冷。表面上看什么都没变,两人在一起生活,一起照顾孩子,因着孩子两人相互交流,实际上两人间的情感淡漠了,原本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成了以孩子为纽带的无性婚姻。
    韩国婚姻社会研究者称这种婚姻状态为僵尸型。
    这种婚姻状态的起因是韩国社会肤浅,很多人结婚除了对配偶有一定的现实条件要求外,还对配偶有太多的期待。婚后随着各种期待的破灭,渐渐对配偶产生了失望,甚至认为伴侣(特别是心灵上的)在别处,与本身的伴侣渐行渐远,从而产生了僵尸型婚姻状态。

    韩国的婚姻大约分三类,家庭型(类似我们从前的父母包办婚姻),匹配型(各种条件符合匹配的婚姻),感性型(冲破各种条件自由恋爱的婚姻)。
    按照研究者的说法,僵尸型的婚姻状态多出自感性型婚姻。
    奇怪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