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人生
(2014-11-07 08:08:49)
随着喜悦的关门声,我那想写点什么的心思也一起被关到了门外。
之前,一直想东想西的。
他也起来了,说,‘你起的真早啊。’
不早呢,英雄在高考中,不上课,闹铃调的比平时晚20分钟。
早餐的饭越来越难做,头都想破了也想不出什么新鲜的玩意儿。那些平时做的,似乎都厌了,除了现打的加酸奶的三种水果混合的果汁。
今早的饭昨晚想好了,煎鸡肉串,再做点土豆泥。
土豆削了皮,洗净,切成小块加开水煮。同时,搭锅煎鸡肉串。鸡肉串煎得差不多了,土豆也软了,沥水,加点黄油,加点奶,一点盐,压制成泥,朴素的土豆泥就成了。
土豆始终是孩子们的最爱,百吃不厌。
我小时候也有吃土豆的时光,一吃一个冬天。蒸着吃,煮着吃,炒着吃,怎么吃怎么难吃,这大约是没有油的缘故。土豆吃多了,胃里泛着酸,那滋味,着实不那么好受。
如今人见老了,眼前偶尔会现出当年热腾腾的土豆蒸熟了掀开锅盖蒸气四溢的画面。每到此时,曾经一见土豆胃里就泛的酸水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暖暖的温馨。
喜悦坐在了饭桌前,我的手上还忙着削苹果。喜悦都要出门了,我才递上他的果汁。还好,都赶上了。
连着三天看了英国某电视台拍的系列纪录片《七年-56岁篇》。电视台从不同的生活区各选了几个人,每七年追踪拍摄这些人的生活状况,所思所想,从7岁时拍起,然后是14岁,21,28,35,42,最后拍到现在的56岁。
人生只能有一个56年,却能拥有不少的7年。
我们中国人早就有说‘七岁看大’,想来以七年作为一个阶段的划分,有它的道理。
七岁时,孩子们天真烂漫,想法千奇百怪。七个七年后,人的想法都差不多:身体健康,夫妻幸福,儿孙满堂,儿孙们生活幸福,这就是好了。这就是好了。
他没看这个电视节目,我一早对他说的话就是,
“都是普通人,不论童年家境好的,家境差的,活到56岁,都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当了律师的,是;当了公务员的,是;当了地区议员的,是;当了老师的,是;当了出租车司机的,是;因身体不好拿政府津贴的,还是。孩子们也一样,也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读了牛津剑桥的,普通;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也普通。”
他说,
“这其实就是人类呀,一代代父母对儿女寄托了理想,一代代儿女传承着父母。归根到底,都是芸芸众生,普通人。那些大富大贵的,掌握权力的,毕竟凤毛麟角。我们自己普通,孩子的未来不论怎么走,也都会是普通人群中的一员。自己没做到的,不能要求孩子一定要做到。再没有比孩子们生活美满家庭幸福更重要的。”
前两天重温了电影<走向荒野>,电影根据真实改编,讲的是一个称自己为超级浪人的小孩,在成就了父母的理想,成绩可以进入任何一所如哈佛级别的大学之后,捐了自己的存款,烧了身上的零钱,抛弃了自己的旧车,与富裕却不幸福的父母失联,从此浪迹荒野,并客死荒野的故事。
什么才是真正的人生?我们所推崇的世俗的理想生活,难道就是人生的意义?电影没有好莱坞电影惯常的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以第三者的口吻,平静的倒叙方式,讲述了超级浪人两年的荒野生活以及前因后果,让人深思。
最近的这些天里,童话在学习,准备考试;喜悦在学习,准备考试;英雄在学习,仍在高考中;他也在学习,天天浸泞在哲学与艺术的思考中。唯有我,游手好闲,看电视,上网,打磕睡,在平庸中快乐着,过着普通的人生。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