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院科普】鼻子出血......怎么办?

(2015-12-29 08:11:11)
标签:

杂谈

参赛感言:

选择了从医之路就和健康科普结了缘,随着从医时间的延长,我在健康科普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谈及健康科普大赛,能够获得一等奖,有些运气的成分,但也有这十多年工作的积累。作为医生要有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多年的讲课、比赛、学术交流都为科普演讲积累了经验、锻炼了口才。

谈及个人,我不单单只对本专业的内容感兴趣,身为医生的我好奇所有与生命和健康相关的内容,在三院这个优势资源库中有机会我就会同我不同专业的同学、朋友和师长交流、学习,这也使得我在健康科普方面有了较好的储备。

做科普,急不来,要潜心下来,先做好本职,有专业才有可能是专家;除了专业,还要多有涉猎,触类旁通,将专业融入全科,毕竟人要整体的对待,决不能将之器官化、疾病化、片面化;科普的参与者是百姓,擅用百姓的思维和语言才能让大众接受,才能实现最大范围的科普。

今天的我和明天的你,是一样的,都是健康科普的参与者、践行者!

耳鼻喉科  谢立锋(2015年北京市健康科普大赛一等奖获得者)
【三院科普】鼻子出血......怎么办?
【三院科普】鼻子出血......怎么办?

鼻出血,又称鼻衄(Bí  nǜ)

是医院耳鼻喉科常见急症之一,特别是干燥时节,每天都会遇上几例出血较多的病人。

统计资料显示
大约 2/3 的人群在一生中都会经历至少一次鼻出血,而其中 6% 的患者由于出血严重需要耳鼻喉科专科医生的帮助。
可见,鼻出血对于人们来说是非常容易碰到的情况。
【三院科普】鼻子出血......怎么办? 
老百姓碰到鼻出血这一紧急情况,大多数人都会很紧张,在初步处理上难免会有不科学、不讲究的的地方。
【三院科普】鼻子出血......怎么办? 

在我们专业人士看来,常见的不当或错误行为有:

面对出血,过度紧张;

仰着头,频繁地通过吞咽把血液咽进肚子里;

仅仅鼻孔塞个小棉球或纸团;

吹耳朵眼儿、抬高胳膊等。

这些都是不当或错误的止血方法。

鼻出血初步处理
【三院科普】鼻子出血......怎么办?
1
保持冷静
 

从我们专业角度来看正确的初步处理首先要保持冷静。

过度紧张会使血压升高,进而导致出血量增加,保持冷静相对平和的头脑是第一要务。

2
稍微低头
 
因为我们的鼻腔是人体主要呼吸器官,它不是一个死胡同儿,前面是前鼻孔,后面是后鼻孔,后接鼻咽部,再向下与咽喉相连通。
【三院科普】鼻子出血......怎么办?
如果出血时仰着头,血液会由于重力向后流进咽喉,进而呛入气管或吞入食道,这样不利于呼吸和观察出血量,所以出血时要稍微低头。
3
局部压迫
 
要用拇指和食指自鼻翼两侧向中间进行一定力量的压迫,就是捏鼻子
因为从解剖上说,我们的鼻腔有丰富的血管网,又以前部黎氏区和后部静脉丛尤为密集,这也是常见的出血部位
【三院科普】鼻子出血......怎么办?
【三院科普】鼻子出血......怎么办?
通过外部指压可以压迫可能的出血血管,减少出血。
4
冷敷额颈
 
冷敷额部和颈部,因为此区域有供应头颈部的大血管,通过冷敷收缩血管,减缓出血。
鼻出血专科诊疗
如果上述合理的初步处理实施完,鼻子出血仍然难以有效控制,特别是老年人群常见的鼻腔后部出血,出血更是难以自行控制,这就需要把病人马上运至医院,找耳鼻喉科专科医生来帮忙。
【三院科普】鼻子出血......怎么办?
鼻出血  诊断

一般而言,我们专科医生在关注生命体征的同时,着重检查患者的血液常规和凝血功能,判断可能的失血量和有无潜在的凝血机能障碍导致的出血,一些严重的鼻出血病人我们需要内科医生配合处理。

最重要的是进行鼻腔的专科检查,寻找可疑的出血部位,我们常使用的是鼻内窥镜,借助纤细的冷光源可以进入鼻腔狭窄的腔道寻找出血部位。

鼻出血  治疗

在对出血情况进行分析后,我们专科医生的治疗主要包括填塞鼻腔和烧灼出血部位。

填塞鼻腔是用填塞材料对出血部位进行压迫,需要一定的力度和维持时间,操作相对简便,一般维持两天左右,但对患者而言舒适度稍差;

烧灼是在鼻内窥镜的照明下,用纤细的双极电凝器进行手术,烧灼出血部位,这个方法,在明确出血点的情况下常常止血准确有效,术后患者一般不用鼻腔填塞,患者舒适度也较高。

小 结
鼻子出血很常见,
初步处理要周全,
专业诊治有必要,
满意止血自可期。

(文:北医三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  谢立锋;编辑:张钰)

【三院科普】鼻子出血......怎么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