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風的“穿越”

(2012-03-22 13:56:34)
标签:

杂谈

巴金说要建“中国现代文学馆”和“文革博物馆”,前者落成很久了,后者始终不见踪影。不过今天网络上,却有不少文风文体,活生生就像六十年代遗物。随手就有一例,是一个网友的帖子,因其中提及我的名字,于是我在微博上看到,全文抄下:

    倡议书:1,把揭批韩二进行到底;2,继续收集与韩大、韩二的相关资料;查阅与其相关联系人的回忆文章;3,广泛宣传韩二的危害及目前的揭批成果;4,对于受蒙蔽的文化人,如:易中天、许子东、梁文道、窦文涛、方方等要给予同情、给足出路。他们更多为过气而迂腐的文人,还是要争取的。

    韩方之争,有什么内幕,我“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此处不论。但这篇倡议书的文字格式,委实精彩。其中“进行到底”的口号体,“继续收集…相关资料”的调研态度,“广泛宣传…揭批成果”的宣传策略,以及对受“蒙蔽者”给出路的政策水平,只有换掉相关人名,必可放进文革博物馆,做为一个时代文体的实证。

    于是我很好奇,这发帖者“林中佛子”(住黑龙江大庆,几乎全部帖子是一个主题“坚决铲除H2草包”)多大年纪,是有意延续昔日批判精神?还是年轻一代无意识中继承了六十年代文风?

    我在微博里说这份倡议书文风格式好熟悉,林中佛子回帖说:“请原谅我的措辞,其实主要是调侃的意味……”

    我其实也没有批评的意思,只是好奇:这样一种文体格式,是怎么隔代穿越遗传的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今日重提雷鋒
后一篇:巴萨输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