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750-1800年世界历史局势概述和综合国力排名

(2024-08-23 00:49:09)
标签:

大英帝国

清帝国

俄罗斯帝国

世界史

排行榜

分类: 时点排行榜世界通史
  1750-1800年世界历史局势概述:
  
18世纪后期欧洲逐渐确立在世界范围内的统治地位,工业革命和启蒙运动,分别从物质和精神上改变了欧洲,大幅度扩大了欧洲的优势。欧洲人跟亚非国家的交往方式,从占领沿海据点进行贸易交流逐渐转变为全面的侵略。
    英国在扩展殖民地方面成果非凡。利用法国深陷于七年战争之机,英国人在海外从容打击法国,把法国的势力从印度排挤出去,并夺取了北美的加拿大和密西西河以东的大片土地。普拉西之战揭开了英国人征服印度内陆的序幕,经过四次迈索尔战争和第一次马拉塔战争,已征服了印度约40%的土地和人口。澳大利亚这块最后被开发的大陆也成为英国人的殖民地。工业革命在英国揭开了序幕,蒸汽机成为“万能的原动机”,引领了从手工劳动到大机器生产的历史性飞跃,18世纪末英国的煤、铁产量已经占世界一半以上。无论从生产力还是军事实力来看,大英帝国在世界的领导地位已经确立。
    俄国在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已经成为霸气十足且贪婪无比的北极熊。第五次和第六次俄土战争,均以俄国的完胜告终,俄国兼并了克里木半岛和格鲁吉亚,打通了黑海出海口,其势力也深入到巴尔干半岛。俄罗斯、普鲁士、奥地利先后三次瓜分波兰,使波兰从地图上消失,俄国分得原波兰约62%的土地。俄国还越过白令海峡,占有了整个阿拉斯加,已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法国仍然更注重维持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国内工商业蓬勃发展,金融业发达,高利贷帝国的基础已经具备。启蒙运动进入高峰期,新思维不断涌现,大思想家群星璀璨,并结出了大革命的硕果。波旁王朝被大革命所推翻,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普鲁士在七年战争中,在欧洲大陆单挑奥地利、法国、俄罗斯、瑞典等国,仍然打出了一系列的经典之战,最终取得体面和局。腓特烈大帝时代的普鲁士是实行开明专制的成功范例,人口、税收收入和国库储备均取得了大幅增长。在三国瓜分波兰中,普鲁士得到了原波兰领土的20%,将东普鲁士与德意志本土的领地联为一体。奥地利致力于制约普鲁士的发展,维持中欧政治军事力量的平衡。玛丽亚·特蕾西亚和约瑟夫二世时期,也实行了开明专制,在农奴制、工商业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奥地利逐渐跻身欧洲先进国家之列。开明专制的潮流也蔓延到了西班牙和葡萄牙,使这两个边缘国家出现了复兴的气象,加上殖民地带来的滚滚财源,使西葡两国保留在世界二流强国的行列。
    相比之下,亚非传统帝国明显落后了,只有清帝国和奥斯曼帝国仍凭借其庞大的疆域和人口维持了强国的地位。清帝国在乾隆时期,消灭准噶尔汗国,平定新疆回部,征服了西南的大小金川,在文治方面,组织了《四库全书》等大规模的文化工程。清帝国已达到全盛,人口占世界的36.7%,疆域面积达到1300多万平方公里,但这个时期也是中国人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睡得最沉的时候。奥斯曼帝国仍然在亚欧非三大洲拥有辽阔的领土,但在宿敌俄国和奥地利的多次打击下,一再丧师失地,使该国早于其它亚洲国家踏上了痛苦的改革摸索之路。
    北美洲的13个殖民地组成了美利坚合众国,踏在大英帝国的肩膀上横空出世,西半球自此之后在世界历史舞台上不再寂寞。


1760年世界主要强国排名
1.英帝国(23)(君主:乔治三世) 超级大国
2.清帝国(8)(君主:乾隆皇帝) 超级大国
3.法兰西王国(30)(君主:路易十五) 世界级一流强国
4.俄罗斯帝国(12)(君主: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 世界级一流强国
5.奥斯曼帝国(23)(君主:穆斯塔法三世) 世界级一流强国
6.普鲁士王国(4)(君主:腓特烈二世) 世界级二流强国
7.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5)(君主:玛丽亚·特蕾莎) 世界级二流强国
8.西班牙帝国(15)(君主:卡洛斯三世) 世界级二流强国
9.荷兰共和国(8)(执政:威廉五世) 世界级二流强国
10.葡萄牙帝国(7)(君主:若泽一世) 区域级一流强国
11.瑞典王国(5)(君主:阿道夫·弗雷德里克) 区域级二流强国
12.阿富汗杜兰尼王朝(1)(君主:艾哈迈德沙) 区域级二流强国

1760年世界主要强国分项目排名
疆域资源:1.俄罗斯帝国,2.西班牙帝国,3.清帝国
人口总量:1.清帝国,2.马拉塔联邦,3.西班牙帝国
军事实力:1.英帝国,2.清帝国,3.普鲁士王国
文化科技:1.法兰西王国,2.英帝国,3.清帝国

大事记:
1757年,清帝国灭准噶尔汗国。
1757年,普拉西之战,揭开了英国人征服和统治印度内陆地区的序幕。
1757年,罗斯巴赫会战,普鲁士击败法国与神圣罗马帝国的联军。
1756-1763年,七年战争,英国、普鲁士等国对法国、奥地利、俄罗斯等国作战,英国从法国手中夺得了加拿大和印度沿海的多个殖民地。
1761年,帕尼帕特战役,阿富汗杜兰尼王朝打败印度马拉塔联军,占领印度西北地区。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被视为工业革命时代的开端。
1740-1786年,腓特烈二世时期,普鲁士军事力量强大,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
1735-1795年,乾隆皇帝在位时期,清帝国的国势达到全盛,版图也达到最大。

点评:
18世纪中期,欧洲各国的竞争日趋激烈,先后发生了波兰王位继承战争(1733-1738年)、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0-1748年)、七年战争(1756-1763年),三次国家集团之间的大混战使欧洲主要国家都卷入其间。结果是英国利用法国的精力被牵扯在欧洲大路上的时机,在海外不断打击法国的领地,殖民扩张的优势进一步扩大;俄国国力继续水涨船高,更深入地介入欧洲事务,成为欧洲地缘政治的重要一极;法国继续保持在欧洲大陆的主导地位,但受到普鲁士、奥地利的制约。
随着英国海上优势的扩大,海外殖民地的拓展,工业生产效率的不断提升,英国首次坐上世界头号强国的宝座,并将在此后一个半世纪中独领风骚。1760年代,哈格里夫斯的珍妮纺纱机和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先后问世,这些都是技术的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的硕果,打开了产业革命的大门。




1780年世界主要强国排名
1.英帝国(24)(君主:乔治三世) 超级大国
2.俄罗斯帝国(13)(君主:叶卡捷琳娜二世) 世界级一流强国
3.法兰西王国(31)(君主:路易十六) 世界级一流强国
4.清帝国(9)(君主:乾隆皇帝) 世界级一流强国
5.普鲁士王国(5)(君主:腓特烈二世) 世界级一流强国
6.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6)(君主:约瑟夫二世) 世界级二流强国
7.奥斯曼帝国(24)(君主:阿卜杜勒·哈米德一世) 世界级二流强国
8.西班牙帝国(16)(君主:卡洛斯三世) 世界级二流强国
9.荷兰共和国(9)(执政:威廉五世) 区域级一流强国
10.葡萄牙帝国(8)(君主:玛丽亚一世) 区域级一流强国
11.瑞典王国(6)(君主:古斯塔夫三世) 区域级二流强国
12.日本国(18)(君主:光格天皇) 区域级二流强国

1780年世界主要强国分项目排名
疆域资源:1.俄罗斯帝国,2.西班牙帝国,3.清帝国
人口总量:1.清帝国,2.英帝国,3.西班牙帝国
军事实力:1.英帝国,2.俄罗斯帝国,3.普鲁士王国
文化科技:1.英帝国,2.法兰西王国,3.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

大事记:
1768-1774年,第五次俄土战争,俄国取得完胜。
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英国殖民统治被推翻,北美十三个殖民地成立美利坚合众国。
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发表。
1765-1790年,瓦特不断改良蒸汽机,使其适应于工业应用,开启了蒸汽时代的序幕。
1773-1775年,俄国发生普加乔夫领导的大起义,被叶卡捷琳娜二世镇压。
1772年,俄国、普鲁士、奥地利第一次瓜分波兰,波兰失去30%领土和三分之一人口。
1780-1784年,第四次英荷战争,英国海军在一系列海战中击败荷兰海军。
1767-1799年,英国通过四次迈索尔战争,使迈索尔成为附庸,征服了南印度主要地区。

点评:

18世纪后期的世界格局发生了根本转变。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启,世界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大幅度拉大,人口不再与经济总量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欧洲的领先优势大幅度扩大,欧洲主要国家对世界各地的殖民,从占领沿海据点发展到占领整个区域;斗争的焦点,也从欧洲人与殖民地之间转变为欧洲人之间争夺殖民地的竞争。
普鲁士的崛起是18世纪中期的重大事件。这个国家没有得天独厚的客观条件可恃,制度上的优势才是强国之本,包括在军事、司法、教育等方面比邻国领先一步的制度优势,令人生畏的“普鲁士精神”正是由执行制度的毅力和不可抗拒性所表现出来。腓特烈二世作为杰出的军事统帅和战略理论家,留下了不少写入军事史的经典战例,在文治上也颇有成就,但他在外交上的失败,使普鲁士在“七年战争”中曾遭遇俄国、法国、奥地利、瑞典从东、西、南、北四面围攻,一度濒临绝境。这也说明了,普鲁士(以及它的继承者德意志帝国)这样四战之地的地缘环境,非常需要像俾斯麦这样的外交高手,转“四面受敌”为“三面逢源”和一面重点打击。
1776年美利坚合众国正式建立之后,在独立战争中与当时的世界第一强国大英帝国顽强作战,毫不示弱。不过,1780年时的战局尚处于不利局面(决定性胜利发生在1781年),因此这个新生国家尚未能进入世界主要强国排行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