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把叉打小点

(2023-03-04 18:55:35)
标签:

杂谈

有一学年,每个星期一的早上是我最忙的时候,因为周末布置的作业要赶在上课前批出来,而星期一早晨的第一、第二节课又都是我的,为了能及时批改完作业,往往我都提前半个多小时到学校去,这样,我可以有时间把作业批改完,从中也可以调整一下今天准备上课的具体内容。
正因为早上比较忙,到了办公室后除了烧上开水、整理下自己的办公桌,我一般不再去过问其他事,埋头改起了作业,对于同事进门后的打招呼,听到也就很匆忙的回应一声。
今天早上,有几个小组长交了家庭作业后,迟迟不走,我知道肯定是有些孩子想看一看自己的作业情况,我也没在意, 随他们看去。 旭:这哪个的全对,还有五角星,是大的。(五角星是对作业中做得又对又好的学生的表扬,孩子们都想得,而且他们认为越大越好。)“是耀的吧。”
耀:不是我的。那个字不像我的。
旭:是静的,肯定是她的。
静: (赶紧看一看, 扬着头笑了。)是我的呀。
旭:老师,你老把她打大五角星。
耀:就是哟!
静:还是呐?你看,老师每次把我有错的都打一个老大的×,真不好。
旭:我也是的。
耀:我的本子上打的×也老大的。
静:老师,下次你打×时能不能打的小一点?
“嗯!我下次注意。”我一边改作业,一边应着。
静:我上次就跟你讲过了,你还不是这样?
“是吗?我打×时没有想到大与小,打大了有什么不好?”
静:难看死了,让人看着就难过。
“真是这样?我是怕小了你们看不见。”
耀:还看不见?一看扣分不就知道有错了,那么大的×真难看。
“既然这样,下次老师注意点,好吗?”我一面这么说着,一面把一本作业的一道错题打上了一个大大的×。
我忽然意识到,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主体意识也越来越明确,很多事情,很多时候都能看出孩子们的主见。批改作业过程中符号的使用,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本没有什么,打钩、打×的大小好像都与我们个人的习惯有关,与对学生学业的评价没有什么关联。然而,今天学生在我改作业时的一番话,让我感到,教师看似无意识的一举一动,却有可能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
如果我们蹲下来,用孩子的眼光看待作业中的打×行为,你会发现,那些又红又大的×在作业中确实是难看,它就像一把刀似的,切割着孩子们体验学习的快乐,无情地打击着他们的进取心。
若还是不能理解孩子的心理,你可以这样来想,如果你的一篇文章或一节公开课, 请别人给你提意见,别人对于其中的问题进行放大批评,对其中的优点只是一带而过,这时你会是什么心理?我想一定是一种沮丧心情,揣着这样的心情你再写文章或上课,你能把文章写好?把课上好?
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一下,我们更能理解孩子为什么不喜欢打大的×。其实,这背后隐藏着一个教育的基本原则,孩子的教育应采取多种激励性的教育措施,而少用一些刚性的否定措施。即使孩子出现了问题,也应采取一定的策略,在不伤害他们进取心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教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