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黑水鸡鸟类观察科学小论文记录育儿 |
分类: 六年级文字 |
http://s2/mw690/7a37fe4cgcc28b3cf5361&690
http://s12/mw690/7a37fe4cgcc28b4a4695b&690
http://s16/mw690/7a37fe4cgcc28b55fc7af&690
http://s11/mw690/7a37fe4cg7ad0df090e5a&690
http://s11/mw690/7a37fe4cg7ad0df2783ea&690
一、前
暑假的一天早晨,我和爸爸经过这条新建的街路,望见那片沼泽地上有类似“野鸭”的动物在游动,数量有三、四十只。从事林业工作的摄影迷老爸岂能放过这样的机会,赶紧取来相机,拍下了这些“野鸭”的照片。几天后,爸爸利用野生动物图鉴工具书和网络,发现这群“野鸭”不是野鸭,是黑水鸡。知道这一结果后,第一次见到野生黑水鸡的爸爸和我都异常高兴,我的脑海里更是产生了观察黑水鸡的强烈好奇心。于是,8月24日至9月23日,在老师的指点下,在爸爸的帮助下,结合课堂上所学的科学知识,利用爸爸的单反相机镜头,我对野生黑水鸡的体态外型、生存环境、主要食物、生活习性等方面进行了多次不定时的观察,作了记录,对观察结果进行了小结,并根据观察结果提出了今后观察方向和保护建议,以供参考。
二、资料链接
由于所学的知识有限,我在网上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以便对我的观察有所帮助。现将一些资料摘录于此。
黑水鸡(学名:Gallinula
繁殖期4—10月。雌雄成对单独繁殖,有时亦成松散的小群集中在一个苇塘中繁殖,巢间距最近为1—3m。营巢于水边浅水处芦苇丛中或水草丛中,有时也在水边草丛中地上或水中小柳树上营巢,周围均有芦苇或高草掩护,巢甚隐蔽,呈碗状,主要由枯芦苇和草构成,内垫芦苇叶和草叶。每窝产蛋通常为6—10枚,也有少至4枚和多至12枚的。蛋呈卵圆形和长卵圆形,灰白色、乳白色或赭褐色,披有红褐色斑点。孵蛋由雌雄亲鸟轮流承担,孵化期19—22天。雏鸟早成性,刚孵出的雏鸟通体披有黑色绒羽,嘴尖白色,其后一直到额甲为红色,孵出的当天即能下水游泳。
三、我的观察
黑水鸡的体长30厘米左右,额甲是红色的,头、颈、上背为灰黑色,下背、腰部、尾巴上的羽毛呈橄榄带褐色,两胁有宽白色条纹,尾下覆羽两侧是白色的。嘴短,红色,端部黄绿色,脚灰绿色,脚上部有红色环带。
(二)生存坏境
这群黑水鸡生活的沼泽地里生长着许多青草、空心莲子草、浮萍等,还有许多枯死的桔树。旁边的田坎上,生长着小沟树、算盘子、小乌桕等灌木和许多杂草。白鹭、青蛙、蟋蟀、蝴蝶等动物和它作伴。由此推断:黑水鸡主要栖息于富有芦苇和水生植物的淡水湿地、沼泽、湖泊和水稻田中,喜欢有树木或水生植物遮蔽的水域,不喜欢很开阔的场所。
特别记录:8月26日早晨,我在观察时发现了它的窝,位于沼泽中心地势最高、水草最丰美的地方。它的窝离人们活动的地方较远,窝旁的水草青绿茂密,一只母鸡和几只小鸡躲在里面很难发现,而且生长旺盛的水草可以提供充足的嫩叶嫩茎作为它的食物。
特别记录:8月26日早晨,我观察到了母鸡喂小鸡的情形。母鸡经常把啄来的食物嘴对嘴喂给小鸡。小鸡淘气不听话时,母鸡也会用嘴啄小鸡。
成年鸡喜欢成双成对活动,小鸡喜欢成小群在一起觅食、玩耍。它们善游泳和潜水,可以说是水、陆、空三栖动物。它们遇人立刻游进草丛,或潜入水中到远处再浮出水面,能潜入水中较长时间和潜行较长距离。游泳时身体浮出水面很高,尾巴常常垂直竖起,并频频摆动。它在下大雨是一般不出来活动。它一般不起飞,人靠得很近特别惊动它的时候它才会起飞。起飞时要在水面上助跑很长一段距离,飞不多远又落入水面或草丛中。
特别记录:9月2日早晨,我观察到一只黑水鸡站在树桩上不停用嘴梳理羽毛。它可以把嘴伸到尾巴里,还可以把嘴伸到翅膀下,不断挠首弄姿。它在树桩上梳理了很长时间的羽毛才回到水中,原来黑水鸡很爱美呀!
四、今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