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艺可赞 精研不断

标签:
杂谈 |
当你品尝一席地道的自贡盐帮菜,啧啧称赞的江团鱼的鲜美时,你可曾想到为你掌勺的“幕后高人”是一位有十年从业经验的大厨,他师从盐帮菜的名厨,厨艺早已经精湛纯熟,却仍倾心研究新菜品,不断提高厨艺。
http://s1/bmiddle/7a370a85tc27928948df0&690
陈师傅出身厨师世家,自有“家学”渊源。民国时期,外祖父尤二爷曾经给一位盐商做私家菜,将这一生的厨艺传给其儿子(即陈师傅的舅舅)。陈师傅的父亲做的“爸爸宴”非常好吃,在十里八村都很有名气,常常被乡里乡亲请去做菜。母亲也是做菜的一把好手。你能想象,陈师傅到18岁还不会做饭吗?家里有做饭那么好吃的老爸老妈,身为男孩子的他当然不用插手厨房的事情了。
那陈师傅是怎样走上厨师这条路的呢?
18岁初中毕业后,他开始跟舅舅学习厨艺。舅舅的几个孩子上大学了,没有人愿意当厨师。舅舅怕两代积累下的厨艺,在孩子这一代人失传了,就把厨艺全都交给了陈师傅。
陈师傅除了有舅舅家“独门秘诀”外,还转益多师,博采众长。师从盐帮菜名厨邹青云的朋友夏洪。陈师傅深情地回忆道,他们当年有很传统的拜师礼,从师傅那里学会的不仅仅厨艺,还有师傅的人品,他们师门之间有很深的感情。
聪明勤奋的陈师傅颇有天赋,在师傅的传授下对技艺的掌握非常迅速。陈师傅获得过自贡市厨艺比赛二等奖,在雕刻方面也很赞!
陈师傅尊师重道,同时又是非常的开明,和自己门下的徒弟,关系如同朋友一样亲密,徒弟们已经出师,在老家做厨师。逢年过节都会去看望陈师傅,感激他交给他们一技之长,在这个世界上可以谋生。他说现在对自己的厨师团队有一种亲情在里面,这有利增强整个团队的凝聚力。
http://s16/bmiddle/7a370a85tc27944484ecf&690
我不禁想起了鲁迅先生笔下月夜煮豆的故事,遗憾再也没有吃过那么好吃的豆。旅居京城的外乡人,偶尔也会有这种感受。陈师傅是大厨,可以凭借回忆和厨艺,找寻到当年的味道,这是件幸福的事情。
他很乐意和圈中的厨友们分享彼此做菜的心得,愿意和玩辣盐帮店内的其他师傅切磋技艺,餐厅每周都要推出新的菜品,问他有压力没有?陈师傅说:“有啊,但是没有压力也没有动力了,嘿嘿,这样就会想着换着花样做出新的菜品。”
做出原滋原味的自贡菜,让更多的人品味盐帮菜,这里面有没有一种隐含的乡情呢?有没有一种厨艺文化的延续呢?无声的力量延续着,在味觉和美食文化的空间里蔓延。